立足知识本质提升思维能力

2018-01-17 01:46祝运
江西教育B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直尺尺子小棒

祝运

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认识厘米”一课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究等过程中不断形成合理信念:不管从尺的哪一条刻度线开始量,被度量的物体里包含几个1厘米,那么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种触及数学学科内核和知识本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片段一】自主操作,引出本质

师:拿出直尺,先试着量一量红色小棒的长度。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生:(图1)我把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上的0,另一头正好对着6。所以,我认为这根小棒长6厘米。

师:有没有谁的测量方法或结果和他不一样?

生:(图2)我把小棒的这一头对着尺子的一头,另一头不到6,所以我认为这根小棒的长度比6厘米短。

师:两种不同的方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赞成第二种,因为测量的时候要一头对齐。

生2:我赞成第一种,因为测量的时候要从0开始,如果从直尺的头开始(手指直尺的前端空白处),这里什么都没有。

【赏析】上课伊始,张老师并未按部就班直接教授“什么是厘米或1厘米”,而是另辟蹊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直接动手测量,借助操作让学生已有经验实现“可视化”:学生错误的操作就暴露了学生“前经验”中的不合理成分;尽管部分学生能正确操作,但认为“测量要从尺上的刻度0开始,一端要和0刻度对齐,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事实上这只是度量的一般方法而已,未涉及度量本质,这也就反映了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经验的表层阶段,未上升至科学理性的认识。而且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测量信念、方法和结果又为接下来知识本质的学习提供了切入点。

【片段二】互动交流,突出本质

师:1厘米不是指一个刻度,而是指一段长度,比如刻度0到刻度1这一段。那么,在这把尺子上,你还能找到别的1厘米的长度吗?

生1:我觉得刻度1到刻度2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生2:我觉得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3:我觉得这里的每一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4:我在我的这把直尺上一共找到15个1厘米。

……

师:观察得真细致!不过,老师有一个疑问,直尺上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的1厘米?如果直尺上只剩下一个1厘米,(出示图3)我们还能用它测量出这根小棒的长度吗?

生:我觉得不行!如果只剩下一个1厘米,那么,小棒的一头对着0,另一头就看不到数字了,我们就没法知道小棒到底长几厘米。

生:我觉得可以,只是要麻烦一些。我们可以先用这把直尺量出小棒中的1厘米长,做上标记;然后从标记往后再量1厘米,再做标记。这样一直量下去,量6次正好量完。所以,这根小棒的长度就是6厘米。

师:如果这根小棒再长一些,这种方法还能用吗?

生:能!只是测量的次数要更多一些。

师:看来,直尺上有几个1厘米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想办法知道这根小棒里究竟有几个这样的1厘米,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是更愿意用这样的直尺(图3)呢,还是用自己手中的直尺?

生1:我更喜欢自己的直尺,因为这样很方便,不用一次一次地去量。

生2:我也更喜欢自己的直尺。用自己的直尺,我们只要一頭对着0,另一头对着几,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它是几厘米。

师:为什么另一头对着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生:因为它的一头对着0。(学生一时找不到更好的理由。)

师:想一想,当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的刻度0,另一头对着刻度6,那么,这根小棒中包含了几个1厘米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学生数完后,发现里面包含了6个1厘米。) 如果另一头指着刻度7,那么它的长度里包含几个1厘米?

生:它的长度里包含了7个1厘米。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小棒的一头指着刻度0,另一头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吗?

生:因为一头指着刻度0,另一头对着刻度几,它里面就包含了几个1厘米。所以,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赏析】“一端要和0刻度对齐,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是我们日常测量的常规操作。事实上,这样的常规操作来源于“用厘米量”的本质,是度量原理的外在表达。但教学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操作性表层的纯技能训练,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期处于不思考或浅思考状态,久而久之,思维能力必然弱化,技能训练就简单化、模式化为枯燥的、程序化的机械训练,甚至是惰性旋转。张老师循序渐进,在学生的度量活动与学习进程中巧借特殊直尺,启发学生感悟“用厘米量”的本质就是看“被度量的对象里包含了多少个1cm”,在此基础上,借助特殊直尺与常规直尺的对比,顺势引导学生自然发现“一端要和0刻度对齐,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背后的数学本质。这样的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深度学习,着眼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学习,这种在真实、自然、自主的感悟中习得的技能才是真正有用的技能。

【片段三】拓展思维,深化本质

师:下面的三把尺子上分别有一根小棒,第一根小棒两端对着直尺的刻度0和刻度4,第二根小棒两端对着直尺的刻度0和刻度7,第三根小棒两端对着直尺的刻度 2和刻度8,你能一眼看出它们各是几厘米吗?

生1:第一根小棒的长度是4厘米。

生2:第二根小棒的长度是7厘米。

生3: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8厘米。

生4:我觉得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6厘米,因为它的前面没有指着0,而是指着2,8-2=6 厘米。

生5:我也觉得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6厘米,因为我数了一下,发现它里面有6个1厘米。

生6: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如果小棒的一头对着0,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后面的数字;如果小棒的一头没有对着0,我们就不能直接看后面的数字了。

生7:我也想提醒大家,如果小棒的一头没有对着0,我们可以把小棒向前移动,直到小棒的一头对着0,这样,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小棒长几厘米了。

师:继续提高难度。如果我们把直尺上的数字全部擦除(出示图4),你现在还能知道这根小棒长几厘米吗?

生:能!我们知道这一格是1厘米,所以我们只要数一数它里面有几个1厘米,就能知道它的长度是几厘米了。

生:我还有办法,我们只要把尺子上的这些刻度从0开始都标上去,就能看出小棒的长度了。

生: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我们给尺子标刻度时,不要从最左边开始标0。而是看一看,小棒的一头在哪里,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标0。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出小棒的长度了。

【赏析】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适度训练,但科学的训练应当给予学生感悟、比较、分析与概括策略和方法的机会,不断凝练要义,提升认识,抽象出数学技能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在学习过程中,张老师提供给学生很多变式练习,帮助学生积累多种度量方法和经验,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到无论从哪儿开始度量,无论有无刻度,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在于被度量的对象里究竟包含了多少个1cm,这才是“用厘米量”的本质,这种经过思维淬炼的技能才是真正有用的技能。而且,经验具有可迁移性,对“用厘米量”本质的细致剖析,也为后续的质量的度量、面积的度量、角的度量等活动提供了基本的认知框架,为学生自主抽象、建构度量原理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

猜你喜欢
直尺尺子小棒
直尺和缝衣针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尺子变身记
三角板“牵手”直尺
尺子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