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试试“鸡尾酒法”

2018-01-17 02:15李辉代丙勤
大众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全套性行为定期

李辉 代丙勤

今年我們迎来了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作为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线人员,我们总结了几点预防艾滋病的经验,称之为预防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包括推广安全套使用、主动检测知晓感染状况及暴露后预防。

预防的黄金策略——安全套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策略就是推广安全套的使用。这个策略,已经被称为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黄金策略。需要在此强调的是,安全套必须全程使用,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产品,如果安全套有破损或者侧漏,或没有在性生活的全程采用,其保护性就会大打折扣。全程规律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不仅可以预防艾滋病,同样可以阻断梅毒、淋病等性病的传播。

主动检测——知己知彼

艾滋病预防的第二个策略就是主动检测,知晓感染状况。早在2013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就提出了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愿景,同时还表示,2020年将力争实现三个90%的防治目标。第一个90%,就是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这也与我们今年的宣传主题“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相吻合。

自1988年以来,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据报道,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有3/4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知晓自己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而在我国这个比率约为74%,这意味着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虽已感染,但自己却不清楚,无奈只能等到发病后才能被动发现。这样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在不知道自己感染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将艾滋病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人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度过窗口期后,尽快到具备艾滋病筛查资质的机构进行筛查。在我国,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均具备实验室检测能力,部分疫情严重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也具备快速筛查能力。

除主动检测外,我们还推荐定期检测。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检测呢?首先就是多性伴性行为人群,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和异性多性伴人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多性伴人群不能保证每次性行为100%使用安全套,有的和陌生人戴套,和熟悉的人就不戴套。对这部分人来说,定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不能保证性伴是单一性伴的,也建议双方均接受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更好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暴露后预防——亡羊补牢

最后一个策略是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是指可能受到艾滋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阻断感染的一种预防性治疗措施。它并非一种治疗方式,而是通过短期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以防止HIV感染的预防手段。也就是说,艾滋病也有像“紧急避孕药”一样的阻断药物,在发生危险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需要注意的是,暴露后预防不是100%都能成功的。

此外,暴露后预防必须在暴露后72小时内启动,最好在24小时内启动。启动服药越早,阻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一旦有暴露可能,应争分夺秒地寻求专业医疗资源指导。同时,用药前后的评估检测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虽能阻断,但不可放纵

我们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知道艾滋病有阻断药物的人群比例非常低,为了预防艾滋病,这一个知识点应大力宣传。

那么,有了阻断药,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是因为阻断药只在特定的医院配备,发生了危险行为后不能保证自己能在72小时内服上阻断药,国家应在阻断药物的可及性上多下功夫。二是阻断药需要连续服用28天,副作用大,价格高昂,并且有阻断失败的可能性。因此,它只能作为事后补救的手段,而非放纵自己的理由。

总而言之,终结艾滋病,防大于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规范好自己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愿我们一起努力,让健康永伴!

猜你喜欢
安全套性行为定期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泰国民航局已批准10家外航复航
动物进化中的性谜题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烽火重燃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