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农产品发展前景及参与贸易问题的利弊研究

2018-01-17 10:38张蕴
经营者 2018年18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生物科技转基因

张蕴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迅猛增加到2007年的1.143亿公顷。目前,世界各地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籽,它们在所有转基因产品中的比重高达99%。由于转基因技术不成熟,因而各国對转基因贸易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就产生了因转基因农产品带来的贸易纠纷。

关键词 转基因 生物科技 贸易争端 比较优势

一、转基因科技产品应用的推广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推广协会(ISAAA)称,2007年全球有1.143亿公顷转基因农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贸易额也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世界转基因作物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转基因产品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美洲,进口地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转基因产品应用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贸易额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估算,1996年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这4种主要转基因作物的出口额达7.18亿,1999年增至102.52亿美元,增长了14.28倍。有人预测,到2025年,美国转基因产品的市场贸易额将达到25200亿美元。尽管转基因产品本身存在很多争议,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目前仍然存在着某些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现象。但现代生物技术将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世界各地都在抓紧时间研发转基因产品,所以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的全球化、一体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二、转基因产品是一把双刃剑

生物技术的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但在短期内对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各异。就亚太地区的农民和消费者而言,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转基因作物对农业害虫和益虫以及对生态平衡和土壤中的生物、土壤肥力可能产生影响,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风险。转基因食品不仅能够生产出口味更佳的食品,而且能够抗病虫害,抵御洪涝灾害,便于储运,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人类的食物质量。产量的提高特别适合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三、转基因产品引起贸易争端

转基因产品引起的贸易争端最严重的就是欧美转基因农产品贸易争端。美国为转基因农产品出口国,欧盟为进口地区,欧盟对进口转基因农产品加以限制,贸易大战由此而产生。中美在转基因大豆上也产生了贸易争端,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不论在价格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有优势,于是中国仿照外国在进口大豆时进行限制,大豆之战从而展开。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不平衡,欧盟为了保护其幼稚产业,获取具有光明前景的基因产业经济利益;二是技术因素,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转基因产品检验和鉴定的科学标准很难统一导致易产生贸易争端;三是安全因素,即转基因是否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还不得而知,各个地区的认识有分歧从而产生贸易争端。

四、引起贸易争端的原因

引起贸易争端的原因:一是经济利益分配不均;二是生物安全看法不同;三是政策制定出发点不同;四是公众接收的信息的差别;五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别。现代转基因产品存在着一种垄断优势。转基因技术的垄断厂商利用知识产权法寻求市场的绝对控制权。美国主张转基因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目的就是在于维持既有的垄断优势。保护主义是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障碍。欧盟对美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存在逆差,欧洲小庄园式的农业与美国大农场式的农业相比,存在规模经济的劣势。当拥有更强竞争优势的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出现在欧盟面前时,欧盟为了维护本集团的经济贸易利益,以种种借口封杀转基因农产品的流入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五、给我国政府的一些政策建议

要进一步鼓励对转基因农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高度重视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尽快完善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的立法工作,要学会有效地利用技术贸易壁垒的措施,要加强对出入境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活动和扩大公众宣传。

(一)转基因产品进口问题的建议

利用技术贸易壁垒:一是加大对转基因产品进口监管的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的相关立法,细化管理体系,强化职能;三是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制度。

(二)转基因产品与农业技术推广

加快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对转基因产品贸易规则和条例的研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实施安全监管战略,防范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转移带来的安全隐患,充分利用WTO规则,保护国内农业产业和农民的利益。

我国在转基因产品贸易中处于劣势,鼓励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同时要加快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步伐,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六、结语

以21世纪最前沿的技术——基因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转基因产品,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因为它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对解决粮食问题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世界上高潮迭起的转基因产品纠纷,表面上看是各自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但实际上是各自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使然。我国要在转基因产品竞争中拥有优势,还得从自身做起,进一步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等各方面的研发,关于转基因的立法工作也应趋于完善,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我国的利益。

(作者单位为淮南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温海波.论转基因产品的法律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07.

[2]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袁宜. WTO责无旁贷——论转基因农产品贸易规则及其制定[J].国际商务研究,2001(5).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生物科技转基因
AI生物科技公司Cyclica
转基因
美国:含5% 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需标注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生物科技让里约奥运更安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福布斯:美国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TOP10
玩转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