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的疾病及其防控方法(5)

2018-01-18 02:14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4期
关键词:白点体表鱼体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孟思妤1 孟长明1 陈昌福2

3.2 鱼波豆虫病。鱼波豆虫病作为淡水鱼的原虫病是很早以前就为人们熟知的,在海洋中生息的鱼类也有类似的虫体寄生,有时给养殖场和种苗生产场带来损失。海洋性鱼波豆虫病的分布范围,从亚寒带到热带遍布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在25种海产鱼、3种逆河性鲑科鱼类和2种章鱼中有寄生的报道,宿主范围极其广泛。

【症状】该病在鱼类种苗生产阶段多发。被寄生的种苗食欲显著下降。寄生刺激引起黏液分泌导致鱼体体表白浊,鳍条基部可见出血。也曾发生过大量寄生这种寄生虫导致牙鲆种苗约40%的死亡病例。这种寄生虫也寄生在采卵用成鱼和未成年鱼,随着病程的进展鱼体体色变黑,体表的一部分发生溃疡伴随出血。鳃被虫体寄生后,出现上皮细胞增生,鳃小片相互粘连的病症。

【病因】海水鱼的鱼波豆虫病的病原是动物性鞭毛虫类的鱼波豆虫属(Ichthyobodo sp.)。该虫与寄生在淡水鱼和逆水性鲑科鱼类的板口线虫属鱼波豆虫在形态上极其相似,但是,通过感染试验等可以进行种类判定。这种寄生虫体长8~10μm,小型,通常有2根鞭毛(偶见4根),寄生时呈纺锤形,离开宿主自由游泳时呈椭圆形。该虫在体表和鳃上皮细胞上固定寄生,细胞口突起伸向宿主细胞内摄取营养。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坏死,体表上皮层广泛崩解,使鱼体渗透压调节发生障碍。

【对策】试验已经证明,在高密度饲养等应激刺激下,寄生该虫后的鱼的发育缓慢,易于发生大量死亡。在养殖牙鲆发病时,给饲养水槽底铺设沙子可以自然治愈这种疾病。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感染鱼可能靠自身的防御能力恢复健康,减轻危害。

3.3 白点病。最近,牙鲆开始在陆地水槽中饲养,而这种疾病易发于夏季高水温期水槽内饲养的当年鱼,一旦发生该病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重视。

【症状】患病鱼的除体色稍微黑化外,外观上看不到特别的异常现象。严重感染时鳃和体表有大量黏液分泌,常可见到白点出现。轻度感染时,仔细观察也可见到肉眼可见的白点。

镜检可见鳃小片表皮内有活泼运动的白点样病原虫,其形状通常为豆包状。患病鱼摄食不活泼。

【病因】这种疾病是由原生动物中属于纤毛虫类的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寄生所引起。从表皮内取出的虫体基本呈圆形(直径0.3~0.5mm),有4个串珠样的核。

【对策】降低饲养密度,提高换水率,此外,更换饲养池,进行水槽内消毒。有可能的话,可在海水潮流好的海面进行临时避难。

3.4 纤毛虫病。1985年前后,生产种苗的牙鲆稚鱼中发生了一种纤毛虫寄生虫病,该病引起了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

【症状】 患病鱼摄食不良,体色全身黑化。严重的患病鱼,可见患部表皮白化,体表、鳍条与鳃盖内侧发红和糜烂,鳃呈现贫血等症状。有时外观上也看不到特别明显的症状(限于患病部位在脑部的情况下)。

【病因】由原生动物的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Miamiensis avidus)寄生所引起。该虫为长20~45μm的泪滴形,全身有纤毛,运动活泼。在鳍条基质、体表鳞囊内、真皮下的结缔组织和脑等高密度寄生,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织抹片或压片标本可以检出该虫。未见报道脑内寄生的其他纤毛虫。该虫为条件性寄生,池塘中剩下的饵料、死鱼是其喜爱的生存场所。

【对策】患病鱼脑内多有这种虫体寄生,有效治疗很困难。引进种苗时应该进行该虫寄生情况的检查,及时除去水槽底的污物,维持适当的换水率以及饲养密度是预防和抑制感染扩大的核心对策。

3.5 三代虫病。该病是在牙鲆的饲养过程中散见的寄生虫病。

【症状】由于三代虫侵食鱼体皮肤,因此皮肤的黏液分泌异常,形成白斑状的糜烂病灶,进而发展为伴随皮内出血的溃疡病灶。在内脏看不到显著的变化。三代虫的单独寄生情况通常少见,多与属于纤毛虫类的车轮虫共同感染。另外,如继发弧菌或滑行细菌后皮肤病灶会加重。

【病因】病原为属于扁形动物单殖类的三代虫(Gyrodactylus sp.)。其主要寄生在体表的有眼侧。该虫后端吸盘中央的1对短且粗的锚钩,长度35~40μm。

【对策】尚未探讨淡水浴的有效性。继发滑行细菌感染时,配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白点体表鱼体
医 学 指甲上有小白点是缺钙吗?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粉刷匠的孩子,真让我羡慕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消除大型锻件内白点缺陷的工艺方法浅析
刷子李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