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药的给药方法与技术(9)

2018-01-18 03:36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渔药投药投饵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4)投饵量与投饵次数

为了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不仅要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还需要考虑怎样投喂才有利于养殖鱼类摄取药饵。一般而言,养殖鱼类的个体越大、饲养水温越高,对饲料的摄食量也越大,但是,如果以养殖鱼类的单位体重决定摄食量,就会发现规格越小的养殖鱼类按体重计算的摄食量越大。

药物在药饵中的浓度越大,即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增强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投喂药饵的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有人以虹鳟为试验鱼进行了投饵量对鱼体吸收药物影响的研究。分别对3组试验鱼投喂相当于其体重1.0%、2.0%和3.0%的含有磺胺甲基嘧啶的药饵后,定时测定鱼体内的药物浓度,结果发现投饵量越大的试验组鱼体内的药物浓度越低。一般而言,养殖鱼类体内的药物浓度与治疗效果是呈正相关的,即体内的药物浓度越高治疗效果就会越好。所以,为了提高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利于养殖鱼类对药物的吸收。

然而,对养殖鱼类的人工饲养都是以池塘和网箱为单位进行的大批量饲养的,而尽量地使饲养的养殖鱼类快速生长是所有饲养者的希望。在养殖鱼类的饲养过程中,当饲料的投喂量不足,或者饲料的品质不均匀,个体间的摄食不均匀,就会导致养殖鱼类个体出现较大的差异。投喂药饵的目的就在于治疗疾病,让患病的养殖鱼类均匀地摄食到药饵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前提。投喂药饵时减少投喂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的经验是采用平时投饵量的一半为宜。

由于减少了投饵量,每天的投饵次数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对虹鳟进行每天1次投喂饱食量或者分为3次投喂后,对供试鱼摄食状况的检查结果表明,每天投喂1次饵料的试验鱼能全群平均摄食。因此,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投喂药饵时,因为投饵量比平时减少,以1次投喂全天的饵料量为宜。空腹的鱼体更容易使药饵中的药物进入鱼体内而达到药物的有效浓度,所以,不是特别需要的话,投喂药饵的当天以不追加投饵为好,必要时则以投喂不添加药物的普通饵料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投饵量越少使所饲养的鱼类均匀摄食就越困难,因此,精心投喂药饵是必须的。

5)开始投喂药饵的时间

发现饲养的养殖鱼类患病并且确认病原体后,就要尽量做到及时地用药,但是,根据其摄食和游动状态、死亡数量和外观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当每天的死亡数量达到了全群的0.1%以上时,就应当开始投药治疗。

6)投喂药饵的期间

在各种渔药的使用说明书中,都根据其药物治疗疾病的种类,对投药量、投药方法、投药期间作了明确的记载。对渔药而言,投药期间较短的为3天,较长的为10天左右。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养殖的鱼类品种和养殖环境不同,对渔药的投药期间也有不同的规定。在美国,采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投药期间为患病养殖鱼类的死亡停止后继续投药2天;而在日本,将所有水产医药品的投药期间都规定在5~7天以内,并且在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特别注明不能连续投药8天以上。我国的渔药和养殖鱼类的品种较多,其养殖形态也有较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与国外的用药期间相比。一般而言,采用抗菌素类药物的最短疗程为5~7天,对于一般急性传染性疾病,当病情缓解后还应继续用药2~3天。用杀虫药物治疗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病时,还应该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周期以及当时的环境条件,灵活地掌握药物的用量与用药程序。

2 浸泡(药浴)

对患病养殖鱼类进行药液浸泡虽然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但是,其主要过程都是将药物首先溶解在饲养水中或者用某种容器盛装的水中后,再将养殖鱼类放入药液中浸泡,以清除寄生在养殖鱼类体表的病原生物。与将药物拌在饵料中使养殖鱼类口服药物的给药方法相比,养殖鱼类口服的药物是经过消化道吸收而进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而用于浸泡养殖鱼类的药液除了能直接清除寄生在体表的病原生物外,还能通过患病部位和鳃部被机体吸收。

1)水量的测定

由于药物要稀释在水中制备成一定的浓度,因此首先要正确地测量水体。如果在容器中浸泡养殖鱼类,只需要准确计算加入容器中的水即可。当浸泡法用于饲养池中时,就必须丈量池水面积和水深,才能准确计算出池水体积。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渔药投药投饵
忆知名人物对中医药论断浅谈中草药渔药的研发方向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渔药年产值8亿元,41家兽药GMP企业!凭借“渔药名片”,今年临猗有哪些改变?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养鸡投药十注意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临猗打造“渔药名片”,渔药之乡将强势崛起,引领中国渔药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