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8-01-18 04:10姜琳孙秀杰蒋英姿李健李丛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

姜琳 孙秀杰 蒋英姿 李健 李丛荣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 常由感冒引起, 治疗不及时威胁患儿健康甚至是生命[1]。近年来环境等因素导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药物, 在功效、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上有所不同。本研究中, 作者将其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1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所有患儿均经过本院正规病理检查、X光检查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发病时间1~5 d。排除标准:患儿合并严重的心脏、肝脏类疾病, 或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对照组男27例, 女28例, 年龄4~9岁, 观察组男29例, 女26例,年龄4~11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20~30 mg/(kg·d)红霉素联合5%葡萄糖, 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给予10 mg/(kg·d)阿奇霉素静脉注射, 连续治疗3 d后转换为阿奇霉素口服, 1次/d, 连续服用4 d后停药4 d, 连续治疗2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肝功能检查结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周期过后, 患者肺部检查显示正常,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肺部检查显示正常;好转:患儿病情好转明显, 但是X光检查仍可见未恢复症状;无效:患儿肺炎症状依然明显,X检查与治疗前相似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痊愈23例, 显效24例, 好转3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5.45%(47/55);观察组愈29例, 显效22例, 好转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73%(51/55), 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3.3±0.7)d, 咳嗽好转时间(3.6±1.2)d, 啰音消失时间(8.1±2.3)d, 平均住院时间(13.5±1.6)d。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2.1±0.2)d, 咳嗽好转时间 (2.2±0.9)d, 啰音消失时间(6.6±2.5)d, 平均住院时间(10.2±1.4)d。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肝功能检查结果比较 对照组发生局部疼痛9例, 胃肠道不良反应4例, 皮疹5例,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7%。观察组局部疼痛3例, 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 皮疹1例,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 两组患者用药前的肝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 用药后对照组3例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异常, 观察组2例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异常, 经过护理人员处理后均正常, 两组肝功能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而致, 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 占小儿肺炎的1/5左右。支原体为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 具有DNA和RNA, 兼具细菌的特征, 对抗生素敏感度高[2]。但与细菌不同的是, 支原体无细胞壁, 因此青霉素和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无效。目前常用的支原体肺炎治疗药物为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两种药物均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使用后可以与患者体内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性结合, 阻止支原体DNA或RNA的正常移位和细菌蛋白质的形成[3]。临床实践证明,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红霉素作为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虽提高了患儿的支原体治疗效果, 但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肠胃消化道不良反应, 对肝肾不全患儿还可导致其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引起溶血, 极少数患者出现肾衰竭症状[4,5]。阿奇霉素序贯是一种新的治疗支原体肺炎药物, 治疗效果上同红霉素, 并且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临床上有更广泛的应用。另外, 在中度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中, 红霉素的应用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周期通常为10~14 d, 但是对于中度以上支原体肺炎, 由于治疗过晚,治疗周期可延长至4~6周。阿奇霉素在治疗中度以上支原体肺炎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具有独特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在炎症细胞中的浓度高于组织浓度, 并且组织浓度为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 且验证部位的浓度可比非炎症部位的浓度高5~6 倍 , 半衰期较长 , 为 68~72 h[6-8]。通常阿奇霉素对患儿肠胃功能的影响较小, 对肝脏的损害明显优于红霉素。在使用剂量上, 红霉素的剂量通常为20~30 mg/kg, 1次/d, 可连续使用。而阿奇霉素的使用剂量则为10 mg/kg, 1次/d, 但治疗7~8 d后需要停药3~4 d。静脉应用3~5 d后改为口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并且有效防止病情复发[9,10]。随着医学临床研究的进展, 发现一些患者对红霉素具有抗药性, 而阿奇霉素的效果则明显优于红霉素。

在本次治疗中,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 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红霉素, 另外在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上,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9%)远低于对照组(32.7%)(P<0.05), 充分体现了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上的优势。另外, 在一些研究报道[3-5]中显示,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在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上较为接近,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阿奇霉素序贯可以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相比可明显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降低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并在正确的指导下, 正确选择用法与用量。

[1] 胡亚美, 江载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2015, 9(3):137-138.

[2] 袁壮, 张春艳.儿科也提倡的抗生素疗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 6(3):67-69.

[3] 夏菁.氮环内脂的独特药动力学与临床应用.首都医药, 2014,5(5):25-28.

[4] 刘翠红, 贺荣立.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肺炎衣原体肺炎疗效分析.临床医学, 2015, 12(27):167-168.

[5] 乔玲玲, 张丽荣.阿奇霉素健康人体药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18(7):293-295.

[6] 傅洪瑞.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河南医学研究, 2015, 40(2):110.

[7] 江星, 何柳芳.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2):180-182.

[8] 胡云.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浙江医学, 2007, 29(6):613-614.

[9] 蒋卡丽, 曹清勇, 温勇晖, 等.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北方药学, 2016, 13(4):97-98.

[10] 许全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河北医学, 2013, 19(1):120-122.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饭后1小时服用红霉素效果佳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