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控防措施分析

2018-01-18 10:11罗伟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养殖业检疫畜牧

罗伟明

(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和林业局 410137)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业也正在快速发展中。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养殖范围越来越大,养殖动物种类越来越多。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养殖技术越来越高,畜牧养殖业已是人们发家致富的一个机遇。但在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动物疾病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若动物疾病不能得到很好管理,会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严重情况可能还会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本文主要阐述对动物病因及防控措施。

1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分析

1.1 人为原因

动物形成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人为原因。其一,养殖人员在给动物服用药物时,使用的药物不合理,从而给动物身体造成损害,产生这一问题最主要原因是养殖人员专业水准过低。其二,虽然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养殖业为降低成本,没有及时更换养殖设备、建筑等[1]。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养殖场的排污及通风设施并不完善,动物很容易患上疾病,而且管理的欠缺也会使动物患上疾病。

1.2 环境原因

动物生长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动物健康。如动物生长环境中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因素,如不能及时处理,动物在新陈代谢中不能很好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致使动物体内不能有效调节,从而导致动物疾病的产生。

1.3 动物原因

有很多动物因母体存在先天性传染病,导致很多小动物在还没出生前就已感染病毒。因为已经被感染病毒,导致疾病会在小动物身上不定期产生。这样的疾病产生主要原因在动物自身,养殖人员要做好动物母体疾病的排查。

2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控防措施

2.1 加强管理工作

畜牧养殖业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改善动物生长环境,从源头上减少疾病产生的风险。选择养殖场所需考虑各方面因素考虑,如地理位置、空气质量及气候等。然后联系动物自身成长规律,科学合理进行养殖场所选择。养殖场大多选择在通风良好、排污排水通畅的位置。除了对养殖场所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外,还要加强动物生长环境的管理。要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清理、消毒,保证通风换气、空气质量良好,水资源干净等[2]。加强这一系列管理最主要原因是尽量在根源上阻止疾病传播,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在保证动物生长环境干净的同时,对动物粪便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减小对环境的危害。

2.2 强化检疫工作

养殖人员进行检疫工作能使动物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所以养殖人员需要制定一套完善严谨的检疫制度,并且要将制度落到实处。养殖人员的检疫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对刚出生或是新引进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查看是否携带病毒、疾病等。在确定其身体指标全部正常,消毒后才可以与其他动物混养。第二,针对每位人员或者来往的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这样也是阻绝外来病毒的关键点。对人员及车辆的消毒必须安排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从而保证动物身体健康。检疫工作除了要对外来车辆、外来人员及新生和引进的动物进行消毒外,还要不时对养殖动物进行各项检查,特别是在疾病高发时期,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检查对患上疾病的动物进行疫苗注射,从而防止病情蔓延。在配制动物饲料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进行饲料调配,从而保证动物每天营养充足,提高身体抵抗力。

2.3 加强疾病处理与后续工作

在养殖场内发现动物患有疾病后,养殖人员要及时处理患病动物,并做好后续工作。这样也是避免疾病扩散,对其他动物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养殖人员要不时检查动物,发现患有疾病的动物应立即隔离。动物被隔离后,养殖人员需尽快找到病因,并及时配药。对未患病的动物注射疫苗,提高动物免疫力,防止被疾病传染。针对已经不能救治的患病动物需进行及时谨慎的处理。养殖人员需要对患病动物、处理全过程进行记录,事后从中进行经验总结,为将来工作做参考。

3 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面对动物疾病,不仅要依靠药物对动物进行预防与救治,还有从养殖场自身出发。养殖场内需有一个良好环境,养殖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对养殖场及动物进行有效管理,减少疾病发生。

猜你喜欢
养殖业检疫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