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貂配种后前期的饲养管理

2018-01-18 10:11安伯玉陈明生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断乳体况毛皮

安伯玉 陈明生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面对当前皮毛产业的不利因素,诸城市在适当减少水貂养殖数量同时重点引进和发展优良品种,对皮毛动物进行精细化管理,饲养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目前形成了以水貂等皮毛动物饲养和皮毛加工为主的新格局,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优良品种养殖专业户(场),以便降低养殖风险,由于毛皮市场价格波动较其他产业要大,近几年毛皮交易价格有所下降,毛皮动物的养殖数量明显减少,从事养殖目的就是获取经济效益,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水平,种兽是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关键,因此,提高种群质量是立业之本,加强良种推广及育种等饲养管理工作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也能带来良好的经济利润。

1 种公貂配种结束后前期的饲养

种公貂在配种结束后,体能消耗相当大,体质随之下降,此时种公貂由于营养不足,体质虚弱,精力消耗过度,抵抗外来因素的侵袭能力降低,易引起疾病发生,造成死亡或换毛缓慢,造成来年配种时公貂不发情或发情迟缓,性欲减退,精液质量差,配种次数减少,种貂的利用率低,导致受配母貂不孕或空怀率高和胎产仔数少等,因此,种公貂在配种结束后养殖人员应及时给予营养补充,使种貂尽快恢复体质状况,加强并重视对种公貂的饲养管理工作,种公貂在配种结束后20d左右,应连续饲喂配种时期的饲料,饮水保持清洁卫生,观其体况已恢复正常,方可转为一般饲养管理,具体应减少蛋白质与能量饲料的供应量,使机体蛋白质和能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饲料中采取逐渐减少鸡蛋、鱼等蛋白质原料用量,逐渐添加肉粉、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逐步降低动物性油脂用量,相应增加糠类等低营养的饲料用量,以防种公貂在配种结束后长得过肥。

2 种公貂配种后前期的管理

配种结束后,淘汰配种能力差、精液品质差及伤残等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畜,种公貂配种结束后饲养人员应加强对种貂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卫生防疫,预防疾病发生,养殖场的粪尿和污物应及时清除,每日要清扫棚舍和小室,清除剩食,各种用具及饲养环境应清洁卫生,用过后及时清洗和消毒,定期进行场内消毒,严把饲料质量关,饲料要保持新鲜、卫生,绝不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夏秋天要注意防暑降温,注意遮蔽防止阳光直射,对蚊、蝇和老鼠要尽力消灭,以防胃肠炎、痢疾、传染病、中毒病等的发生,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炎热的夏天可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VC等减少热应激的物质,不应随便开灯或遮光,避免增减光照,影响种貂发情周期的变化。

3 种母貂配种后至仔貂断乳分窝时的饲养管理

母貂配种后至仔貂断乳分窝时一般有3个多月的时间,母貂经过妊娠、分娩、哺乳几个阶段后,母貂自身的体力和营养消耗很大,母貂的体质状况明显瘦弱,导致机体本身抗病下降,抵抗外来干扰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应加强对其饲养和管理,同时注意避免和消除环境因素对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注重饲养技术和饲料营养水平,加强妊娠、分娩、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满足各期营养需要,要做到断乳后最初几天应减少饲喂量,防止母貂患有乳房炎,断乳后母貂按照哺乳期的营养水平饲喂,以便让母貂快速恢复体况,待饮食和体质恢复后再按照维持期饲料水平进行饲养,一般经过20d左右母貂体况就能恢复,待恢复后改为一般性饲养,饲喂的日粮与公貂相同。

猜你喜欢
断乳体况毛皮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怀孕母猪如何饲喂
奶牛分娩前体况对泌乳量、脂代谢及氧化状态的影响
仔猪断奶要“三减”
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