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2018-01-18 10:11张海智李四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针头注射器猪只

张海智 李四华

(云南省鹤庆县辛屯镇畜牧兽医站 671502)

免疫接种是预防猪场传染病有效方法之一,猪场经济效益与免疫成败密切相关,免疫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猪场自身因素、疫苗因素、应激因素等。只有综合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贯彻落实,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免疫目的。

1 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猪场自身原因

猪群个体的免疫应答不同,对疫苗的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猪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由于消毒制度不健全,猪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猪只在注射疫苗之前已经感染了病毒,处于潜伏阶段,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若此时注射疫苗,可导致猪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加速猪的发病或死亡。

猪只发病,正在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造成抗原受损或免疫抑制。

1.2 疫苗因素

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质量不合格或破损、失效、过期;疫苗在采购、运输、保存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疫苗本身的功能受损;疫苗取出后受到日光直射或温度过高;没有使用相应的稀释液,用蒸馏水或普通生理盐水甚至冷开水、矿泉水或自来水稀释,稀释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用完,从而降低了疫苗的效价和免疫原性;注射过程中采取打飞针的方式或没有确切掌握各种疫苗的注射量,导致剂量不足。

1.3 应激因素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环境过冷、过热、高湿、通风不良、饲料突变、拥挤、长途运输、转群、追捕、打耳号、惊吓、阉割、采血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从对免疫应答产生影响。

1.4 营养因素

当猪营养不良,缺乏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免疫球蛋白产生受到影响,免疫系统被破坏,猪的免疫应答力降低,抗体产生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必然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1.5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养殖户没有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的意识和能力,未根据当地或本场猪病流行情况,制订出合理的免疫程序,而是照搬使用其他地区或猪场的免疫程序,缺乏针对性,免疫效果不理想。

1.6 注射器械消毒不严

注射器械没有充分消毒;一个针头连续注射,若遇潜伏感染疫病的猪只,则针头带毒,甚至造成整瓶疫苗污染,使免疫接种变成了带毒传播;注射部位没有充分消毒,或碘酊用量过多,未等挥发就急于注射,疫苗遇碘变质失去免疫力。

1.7 免疫方法不当、操作不规范

猪场防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疫苗免疫过程中,注射部位不准确,分不清皮下、皮内、肌肉注射。使用的针头长短、粗细不合适,注射后疫苗外流,打飞针,推针快,拔针急,注射剂量不准确,剂量不足,则不能产生有效抗体,剂量过大,则引起免疫耐受。注射疫苗后,猪没有做标记,免疫数量多时,操作忙乱,有的猪漏注,有的则重复注射。

肌肉注射免疫时打 “飞针”,疫苗根本没法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饮水免疫时,免疫前未限水或饮水器内加入水量太多,使配制的疫苗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饮完,饮入剂量不足。

1.8 霉菌毒素及免疫抑制性药物的影响

在饲喂霉变饲料时,猪场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猪饲料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这些霉菌毒素可引起猪只不食、呕吐、腹泻、嗜睡等临床反应,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链霉素等激素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使免疫细胞减少,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2 对策

2.1 加强管理,保证猪场健康

健康的猪场在免疫时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否则,免疫注射后其免疫应答能力较差。因此,平时应做好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猪场免疫力。建立健全兽医卫生消毒制度,严禁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猪场,如有特殊需要经严格消毒方可进入。

2.2 严把疫苗质量关

从正规厂家购买优质疫苗,疫苗长时间保存在-15℃以下,可在8℃以下的冷藏条件下运输。使用在有效期内的疫苗,使用疫苗之前先检查疫苗瓶,包括有无瓶签,瓶盖是否松动脱落,瓶有无破裂,疫苗颜色变化和冻干块是否疏松等,发现这些问题的疫苗最好丢弃不用,疫苗稀释时应选用厂家配套的专用疫苗稀释剂或生理盐水。疫苗使用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稀释后当气温在15℃以下,应在4h内用完;当气温在15~25℃,则应在2h内用完;当气温在15℃以上,则应在1h内用完。

2.3 减少应激因素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群营养需要,减少应激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免疫接种不要与阉割、断奶、转群、运输等同时进行。

2.4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对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要检测仔猪的母源抗体,根据抗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全面开展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并及时进行补免。

2.5 注射器械严格消毒

免疫时最好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金属注射器可重复使用,但注射器和针头需完全拆开,采取高压灭菌或蒸煮消毒20min以上,充分干燥后备用,防止水对疫苗的影响。选择适当的针头、针号和长度。

2.6 加强培训、规范操作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防疫员操作技能。最好能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对可重复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完全拆开注射器与针头,采取高压灭菌或蒸煮消毒20min以上,充分干燥后备用,防止水对疫苗的影响。选择适当的针头、针号和长度。一般是采用肌肉注射,主要是猪颈部肌肉,注射疫苗漏出时,应补免1次。注射部位用5%碘酊消毒,并用75%酒精棉球脱碘,干燥后方可注射疫苗。当需要免疫接种的猪数量较多时,对免疫过的猪做好标记,防止重复免疫和漏免,可能做到一猪一针头,最差也要保证一窝猪一针头,按先强后弱的顺序免疫。

2.7 加强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规范药物使用

在饲料及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干燥,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对轻微霉变饲料可添加一定量的脱霉剂处理,要选择一些广谱的、吸附性强、能提高机体的免疫但不吸附饲料中营养成分的脱霉剂。对严重霉变饲料,要全部废弃。严禁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猜你喜欢
针头注射器猪只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注射出来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