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鸭病防治中的应用

2018-01-18 10:11陈湘江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病鸭浆膜小鸭

陈湘江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随着我国养鸭规模的扩大,鸭养殖业逐步向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伴随这一趋势,相关鸭病的种类及频率越来越多,病情多呈现复杂性。至此,相关研究人员运用中药作用对鸭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中药能抑制鸭子身上的病毒及有害微生物,抑制效果明显且见效快[1]。如鸭子肝炎症状可以通过使用板蓝根及枯草得到缓解,前胡和射干也可以抑制鸭流感。除上述疾病之外,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合理运用中药作用可以显著提高鸭子的抵抗力,抑制疾病发生,最后达到健胃增肥的效果。

1 鸭病的常见种类

1.1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1周龄左右的小鸭,其主要原因在于小鸭身体抵抗力弱,又没来得及注射免疫疫苗或注射时间较短,体内抗体体系尚未建立,导致该病发生,此病又被称为小鸭病毒性肝炎。此类病状主要表现为鸭子会习惯性的将脖子缩成一团,行走时步伐摇晃、头部向后倾斜、双腿颤抖,甚至排泄些不正常的粪便(如黄白色的粪便)。感染过深的小鸭解剖可见,肺部淤血严重,肝脏异常肿大,而且随时有出现死亡的危险。

1.2 浆膜炎

浆膜炎主要发生于1~2个月的鸭子,该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又被称为传染性浆膜炎。此类病状主要表现为鸭子食量降低、活动量减小、眼睛周围分泌黏稠状物、羽毛严重掉落及排泄出绿色粪便,最后精神变得萎靡直至死亡。感染传染性浆膜炎的鸭子,解剖可以发现,心脏和肝脏出线肿大,皮肤呈现明显的黄色,如果对于病鸭进行针对性的中药治疗,则会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降低病鸭发病和死亡率。

1.3 蛋包炎

蛋包炎主要发生于产蛋鸭,尤其是初产蛋的发病率最高,此类病状主要原因在于对鸭子饲料的喂养不均衡或不合理[2]。

1.4 鸭流感

鸭流感主要发生于整个养鸭过程中,其病发率及死亡率相对较高,至于鸭子幼小时期因注射疫苗并且严格把控时间,避免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现鸭场出现类似病情应及时展开治疗,同时,隔离可疑鸭群并进行药物治疗,规避鸭子大规模的感染直至死亡。运用中药可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此病。

2 中药在防治鸭病上的运用

化学防治及药物防治一直都是鸭病防治的主要方式,但受鸭子本身对化学药物的敏感致使在化学药物运用中十分注意鸭子自身状况及事故后补救事项;同时,受我国鸭子养殖技术及养殖人员素质的局限,对鸭病进行化学防治风险较高,因此,在我国鸭子养殖过程中较多的选择相对温和的中药防治。中药药材丰富多样且较复杂,能多功能地调理鸭子个部位,最终达到根治效果。而且中药有几点优势:(1)中药极少导致鸭群中毒,几乎没有此类报道;(2)中药可以全面调理病鸭的身体系统,将病鸭体内的毒素逐步排空,最终达到根治效果;(3)中药更容易被病鸭吸收,而且容易被病鸭排出,不会出现药物残留问题;(4)中药与化学药物相比,来源广泛,成本低,养殖户就地取材,长期饲喂,调理身体系统,提高机体抵抗力[3]。

3 中药在鸭病预防中的注意事项

中药可以说是防治鸭子养殖过程中的有效方式,而且与化学类药物相比,优势明显。但要使用中药,需要养殖人员必须有较高的医药素质,于用药、及时诊治、病情判断等方面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食药过程中可以采用将药物切碎、熬制、磨粉掺拌等方式,对已经制成的中草药片也可以直接喂食鸭子,几种方式的效果差距并无大异。在使用中药时,最后采用人工饲喂方式,根据药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饲喂方法。除此之外,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和化学药物混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 总结

综上所述,防治防治采取中药防治的方式既符合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对鸭子病情的防御及病情有较大成效,尤其是中药药物的供给便捷及相关医药药物技术的高超,使中药防治对鸭病防治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及较高的用药方式。因此,即使我国当前鸭子养殖技术欠缺,医药水平起步较低,但只要坚持前进方向,坚持完善及改善鸭子养殖的技术、用药方式及管理模式等,我国鸭子养殖规模一定能得到长足发展,是我国鸭子养殖在国际上成为佼佼者。

猜你喜欢
病鸭浆膜小鸭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智救小鸭
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
小鸭
胃癌浆膜外侵犯CT征象分析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