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瓣榆叶梅繁育技术试验分析

2018-01-18 10:47
现代园艺 2018年16期
关键词:榆叶梅重瓣芽接

张 旭

(湟源县东峡国营林场,青海 湟源 812100)

重瓣榆叶梅适宜生长于海拔相对较低的沟渠或者坡地区域,此外,还可能生长在林地边缘、灌木林下或者其它位置。从现状来看,各地城市中已有很多公园都栽培了此类树木。重瓣榆叶梅本身具备小型乔木与落叶灌木的双重特征,通常能够达到5m的植株高度。

与此同时,此类榆叶梅还拥有优良的耐旱性与抗病性,但是并不能够抵御水涝。因此,在繁育此类榆叶梅技术操作中,应紧密结合重瓣榆叶梅表现出来的各项生长特性,通过运用灵活性的试验举措,全面优化繁育实效性。

1 繁育重瓣榆叶梅技术试验

在此次繁育试验中,运用春季嫁接方式,完成针对榆叶梅的相关繁育处理。繁育时间最好选择为早春时节。接穗采集时,应选择1年生、侧芽饱满,并且健壮的植株实现上述繁育操作。对于有待接穗的榆叶梅,应将其存储至地窖或者冷库内部,然后等到5月份,再着手完成相应的嫁接处理。此外,选择山桃(1年生或者2年生)作为砧木,据此完成嫁接繁育处理。

在选择具体繁育方法时,通常可以运用绿枝扦插、硬枝嫁接或芽接的不同繁育措施。例如,在涉及到绿枝扦插时,应将其控制于0.5cm的枝条粗度以及8cm的穗长,然后将2片叶子保留在顶端枝条位置上。2~3cm的基部部位,应当视情况完成浸染操作,运用100mL(IBA)/L作为浸染溶液。

砂子基质可以用来完成插穗处理,对此需要保证5cm的插穗深度,经过上述插穗处理,还需覆盖特定厚度的遮阳网。等到第40d时,应将适量的水分喷洒于遮阳网上。如果遇到阴天,喷水次数可以视情况予以减少。

采用芽接方式,穗条粗度至少应当保证0.4cm,芽片应选择在1.2cm的芽上部位做切割处理。对于距离地表5cm的位置,可以进行相应的砧木处理,通过运用横向切割操作切割其中的皮层。在此前提下,应当开设1.5cm的竖向切口,切口形状为“T”型,然后对芽片做插入处理。芽片在全面插入以后,就要在其外侧包裹塑料条,确保能够暴露叶柄与芽片。

2 试验结论

相比于传统繁育手段,如果选择嫁接法实现全过程植被繁育,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并且加快榆叶梅成长速度。与此同时,还能够简化整个操作流程。通过运用全过程嫁接处理,榆叶梅植株可以呈现较大的冠幅与较高的植株高度,逐渐加深花色,并且增加花瓣总数。

在当前现有各类栽植技术中,“T”芽嫁接技术能够达到最优的幼苗成活率,其次为嵌芽繁育技术。具体在繁育榆叶梅植被时,针对上述2类繁育手段,应当灵活加以运用。如果条件允许,插皮接方式能够得到高成活率,必要时还可以选择劈接方法。然而相比来讲,劈接繁育方法具备更多便捷性与简易性。对于当前现有的繁育操作而言,劈接榆叶梅的繁育方式应当作为首选。

此外,繁育技术还应包含插穗处理技术,对其有必要使用特定的生长调节剂作为辅助。通常情况下,对于生长调节剂,最好将其限制于100mL(IBA)/L浓度。与清水处理相比,运用调节剂完成榆叶梅插穗处理,可以获得更高的成活率。在未来该领域实践中,还需更多地着眼于枝条嫁接、扦插法以及芽接繁育方式。

3 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繁育榆叶梅相关的各项技术举措正在实现全方位的演变与改进,在此前提下,诞生了多种植物繁育方式。截至目前,林业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已经意识到改进繁育模式价值所在,同时,也在尝试适用于特定区域的榆叶梅繁育方式。因此,在实践中,对于重瓣榆叶梅应当选择合适的植被繁育方法,确保从全方位的视角入手,优化植物性能,并且实现整体上的绿化目标。

猜你喜欢
榆叶梅重瓣芽接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榆叶梅在园林绿化中的养护与管理
——以精河县为例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韩国认定“重瓣金光菊(幼叶与茎)”为新食品原料
贵州桑树冬季芽接技术
榆叶梅的园林应用及栽培养护
简述榆叶梅繁殖技术
榆叶梅的生长环境及整形修剪方法探讨
桃树春季芽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单瓣榆叶梅育苗和重瓣榆叶梅嫁接及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