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麦冬前壮苗的措施

2018-01-18 14:07李艳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麦区半冬性播量

李艳辉

(石家庄市鹿泉区农业技术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200)

培育冬前壮苗及适宜群体是小麦高效丰产的基础,培育小麦冬前壮苗和适宜群体,需做好以下几点:

1 品种选择

选择分蘖力中等偏上、抗冻性好、耐旱抗倒、无致命缺陷及冬性适宜的品种。冀中南地区可种植半冬性品种,中北部地区既可种植抗冻性好的半冬性品种,也可种植冬性高产品种。当前小麦用种有偏春性化趋势,毕竟冬性弱些的品种在安全越冬的前提下早熟高产,但需注意,冬性弱些的品种不一定不抗冻。矮秆大穗、分蘖力差、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以及高分蘖力品种不适宜河北种植,矮秆大穗品种普遍具有晚熟、亩穗数不足或早衰缺陷,高分蘖品种普遍抗倒性较差;分蘖力中等偏上、中等株高的品种易形成合理的产量结构。选用抗旱品种,一定要选其中抗倒品种;多年实践表明,像石新828、石新633、济麦22、良星66、良星99、婴泊700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

2 种子包衣

麦种选用质优种衣剂包衣,至少亩增产50kg。小麦包衣必须杀菌剂、杀虫剂都用,杀菌剂要选择广谱高效的产品,杀虫剂要选择具内吸传导性的产品。像防治小麦散黑穗、腥黑穗、秆黑粉等系统性侵染病害及侵染根部、茎基部的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冠腐病和全蚀病等,关键是杀菌剂种子处理,只要抽穗后田间有散黑穗病穗,说明种子包衣环节未做到位。防控地下害虫和苗期地上刺吸式害虫以及他们传播的病毒病(丛矮病、黄矮病),杀虫剂必须要有内吸性。杀菌剂可选戊唑醇(用有效成分3~4g处理100kg种子)、烯唑醇(用有效成分4~5g处理100kg种子)、苯醚甲环唑(用有效成分6~9g处理100kg种子)、硅噻菌胺(用有效成分20~40g处理100kg种子)或咯菌腈(用有效成分3.75~5g处理100kg种子)。杀虫剂可选吡虫啉或噻虫嗪,吡虫啉单剂应首先含量60%或70%的剂型,高浓度吡虫啉不仅防虫效果好,对促根抗旱、促分蘖及分蘖成穗均有显著作用,100kg种子用药100~150ml即可;70%的噻虫嗪亩用5~10g。德国拜耳种衣剂“奥拜瑞”为二元种衣剂(360g/L吡虫啉+12.5g/L戊唑醇),较单剂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100kg种子用药125~150ml即可。

3 底墒前灌

凡是土壤质地适中的麦田,土壤墒情差时,均应浇地造墒,底墒灌水应不低于80方/亩。为保证玉米晚收、小麦足墒播种,可采取底墒前灌,玉米收获前灌水,待土壤墒情适耕后,收获玉米,整地播麦。根据石家庄地区轻壤或壤质土壤失墒速率和适宜播期推算,冀中南以9月22日前后灌水为宜,北部麦区可适当提前,南部麦区适当推迟。

4 精细整地 科学施肥

玉米收获后,宜用摆锤式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至少2遍,粉碎秸秆的长度应小于12cm。亩产450~550kg小麦需亩底施纯氮6.4~9.5kg,亩产550kg以上的需亩底施纯氮7.1~10.8kg;五氧化二磷每亩底施7.2kg左右、氧化钾每亩底施5.0kg左右即可。推荐施用硫基复混肥或加施硫磺粉(每亩施5kg左右),不少地方因长期施用不含硫的高浓度氮磷钾化肥,已显现轻度缺硫。加施微量元素肥料,可亩施硫酸锌1~2kg、硼砂0.2kg、钼酸铵30g。当前,高产典型多出自养殖户承包田或刻意培肥的试验地,因此,有条件地方还应增施有机肥,亩施腐熟粗肥2~3方或干鸡粪500kg左右。多年旋耕地块,整地前应使用全方位深松犁深松1次,然后再旋耕。旋耕深度宜在15cm以上,至少旋耕2遍。旋耕时若土壤墒情过大时,第一遍旋耕与第二遍时间间隔应保证到6h。旋耕机作业速度在5km/h以下。刀轴转速可根据土壤质地及墒情来调节,质地粘重、紧实、含水量大时转速可适当降低,但降低转速后必须要降低行进速度,以便证旋耕质量。为防止旋耕的土壤过于疏松,致使播种过深或冬季受旱灾、冻害影响,第二遍旋耕时可用再安装一镇压棍的旋耕机旋耕。

5 精细播种

小麦机播应选用带镇压辊的播种机等行条播,行距不大于15cm,播后擦耙即可。要以品种定播期,以播期定播量,中北部麦区种植冬性品种,最适播期在10月1~5日,亩播量9~11kg为宜;中部麦区种植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5~10日,亩播量10~12kg为宜;南部麦区种植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10~15日,种植春性较强的品种不得早于10月13日,播量13~17kg为宜。在适宜播期之后播种的,每晚播1d,播量增加0.5kg/亩。秸秆还田地块、抢墒播种地块适当增加播量10%~15%。

6 其他注意事项

质地粘重地块宜采用先整地播种、后浇出苗水的方法,播量也要适当增加。免耕播种小麦,应先将玉米秸秆粉碎后再播种,还田秸秆覆盖于地表,春季会使土壤产生逆气温效应,地温回升慢,不利于返青和分蘖成穗。再遇到像2007年、2017年秋季多雨年份,因土壤湿粘影响适期播种时,不妨借鉴南方稻麦两熟区经验,实施小麦撒播或用匀播机播种,以保证适期播种。撒播或匀播机播种,播量需增加1/3左右,且播后必须适时镇压(表土失墒后镇压)。撒播的作业程序是粉碎秸秆→施肥→旋耕→播种(播肥机撒种即可)→再浅旋耕→镇压。播后降雨或土壤湿粘时切勿镇压。

猜你喜欢
麦区半冬性播量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播期和播量对春小麦银春10号产量的影响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河南省同一适宜生态区小麦品种引种备案目录(第四批)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不同播量对新麦2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