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刮痧治疗外毛根鞘囊肿18例*

2018-01-18 15:30肖丽婷杨佃会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毛根膀胱经刮痧

肖丽婷,李 镜,王 旭,杨佃会

(1.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外毛根鞘囊肿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皮肤肿瘤样病变,具有家族遗传性,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0 %以上发生于头皮,临床上通常以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手段。笔者在临床跟师过程中见吾师采用针刺联合刮痧治疗外毛根鞘囊肿1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均来自2016年9月~2017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岁~46岁,平均28岁;病程1 a~18 a。均符合2005版《新编皮肤科诊疗指南》诊断标准:①位于皮肤浅层,呈柔软或较坚实的圆球体,突出于皮肤,边界清楚,直径小者数毫米,大者可达10 cm,表面与皮肤有粘连,但基底可移动,表面皮肤可查到一个开口小孔,挤压时可有少许白色粉状物被挤出,味臭秽;③患者无自觉症状,继发感染者囊肿突然增大,红肿热痛,触之表面柔软。

2 治疗方法

①针灸处方:常规针刺百会、合谷、列缺、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阴陵泉、丰隆用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天1次,6 d为1疗程。②刮痧:在患者背腰部,以刮痧油为介质,采用平刮法,沿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方向,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刮拭,以患者能耐受、刮痧后背部皮肤轻微发热或潮红为度,隔日1次,6 d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根据皮损评分变化来判断综合疗效,若随访期患者囊肿复发,则判定治疗无效。痊愈:囊肿消失,表皮平整,即囊肿消退率=100 %,且囊肿无复发;有效:囊肿部分消失,表皮稍凸起或凹陷于皮肤,即0 %<囊肿消退率<100 %,且囊肿无复发;无效:囊肿未减或有增大,表皮凸起于皮肤,囊肿消退率=0 %,或囊肿复发。

3.2 治疗结果

18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 %。

4 典型病例

林×,男,24岁,就诊日期:2016年10月30日。主诉:头部结节和囊肿增大、增多2 a余。病史:患者头部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粟粒大小的肤色结节,无其他不适,未诊治。后结节缓慢增大,且数量增多,结节处毛发逐渐脱落,结节无破溃、糜烂、渗出,无明显痒痛。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皮下囊肿,未予处理。刻下症见:头部十余个大小不等的近肤色结节,小者如粟米,大者如蚕豆,结节隆起于皮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破溃及渗出,质韧,无明显触痛,无波动感,纳眠可,二便调,苔白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脂瘤;西医诊断:外毛根鞘囊肿。治则:健脾利湿,清热化痰。给予上述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头上的囊肿数量稍有减少,原本粟粒大小的结节近乎消失,蚕豆大小的结节明显变小,且结节上均生长出1 cm~2 cm长度不等的毛发。随访3个月,患者头上仅剩5个黄豆大小的结节,结节上毛发长度变长,密度增加,其余结节消失处,毛发接近正常,无复发。

5 体 会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脂瘤”范畴,又名“粉瘤”“渣瘤”。《外科选要·病有三因不同治论》中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又有不内外因,内无七情干内,外无六淫伤外,何由来也,其病得于饥饱劳役,喜怒不常,饮食者冷热不调,动作者勤劳不惜,以致脏腑不和,荣卫不顺,脾胃受伤,经络凝滞,故为疾者,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隔,其病多生于肌肤之间,似瘰痰注气痞瘿瘤之属,治法不必发表攻里,只当养气血,调经脉,健脾和中,行痰开郁治之,法为最善。”患者因其平素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导致脏腑失调,脾胃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而水湿内生,聚水生痰,日久化热,湿热挟痰凝于肌腠毛窍发为本病。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官能》谓:“用针之要,勿忘其神”,而督脉“入属于脑,上巅”,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脑又为元神之府,故选用两经交会穴百会镇静安神。《四总穴歌》云:“头项寻列缺”,《玉龙歌》曰:“头面纵有诸样疾,一针合谷效如神”,本病发于头部,故选用合谷和列缺治疗头面病症。《灵枢·五邪》道:“邪在脾胃……皆调于三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合治内府”,故选用足阳明胃经下合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通玄指要赋》云:“阴陵开通于水道”,故取其健脾清热化湿之功效。三阴交、丰隆亦分属脾胃两经,除有调补气血的作用外,也有通腑祛湿除痰之效。《医学正传》谓:“刮、放、焠 ”诸法,皆能使腠理开通,血气舒畅而愈”,《医方集宜》云:“北方刺青脉以出气血,南方括胸背手足以行气血,俱为散之义也”,由此可见,刮痧法长于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散邪毒。现代研究认为,刮痧有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和加强新陈代谢等功能[2]。而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最长的一条经脉,在其背腰部第一侧线上均匀排列着汇集脏腑之气的背俞穴。因此,将刮痧法与足太阳膀胱经相结合,不仅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更能激发脏腑之元气,健脾燥湿,调畅气机,使郁热从皮毛透达于外,促进毛发生长。上述诸穴合用,配合刮痧疗法,标本兼顾,共奏健脾利湿、清热化痰之功。

猜你喜欢
毛根膀胱经刮痧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冥婚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冥婚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