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心得

2018-01-18 04:10高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代偿

高峰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症是指在患者心脏过度疲劳的状况下, 造成患者心脏排血功能减弱, 并且排血量没有办法满足患者的组织器官和代谢的需要, 因此便造成了组织和器官的灌注量不够, 引发心力衰竭病症[1]。本次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本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本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新型护理组, 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7.8±3.4)岁。新型护理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9例;年龄51~77岁, 平均年龄(66.8±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新型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为:①心理护理:相关医护人员在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 向患者讲述药物的正面效应, 并且讲述心力衰竭病症治疗成功的病例, 并由此实施心理性暗示。嘱咐患者和家属,给患者以稳定的支持、陪护, 并由此消除患者的焦躁、恐惧情绪。②用药方面的护理: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会和肝素、胰岛素等注射液相互排斥, 采取单管进行注射,放置患者在同一条静脉导管当中输入注射, 严格的把握好药物的禁忌[2], 防止和硝酸甘油、硝普钠药物进行合用, 降低低血压出现的风险性。③生活护理:充分的满足患者需求,对呼吸较为困难的患者进行口腔的清洁护理, 保证床单的整洁和干燥, 减少对患者皮肤的刺激。帮助患者进行翻身, 避免形成压疮, 同时要加强患者夜间的病房巡视, 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均恢复或者接近正常的水平, 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消失, 患者的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血压、心率等得到显著改善, 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指标没有变化, 或者没有达到上述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新型护理组治疗显效18例(45.0%),有效20例(50.0%), 无效2例(5.0%), 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常规护理组治疗显效11例(27.5%), 有效16例(40.0%),无效13例(32.5%), 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新型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新型护理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16例(40.0%), 满意23例(57.5%), 不满意1例(2.5%),满意度为97.5%(39/4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8例(20.0%), 满意17例(42.5%), 不满意15例(37.5%), 满意度为62.5%(25/40)。新型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P<0.05)。

3 讨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药物是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新药物, 重组人脑利钠肽药物在氨基酸的排列、生物活性与空间的结构上面与内源性脑利钠肽有较大相似性质, 重组人脑利钠肽主要作用在患者的肾脏, 抑制肾素的分泌, 并由此来提升肾小球的过滤效果, 有效的舒张血管平滑肌和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阻力时, 还能够同时减轻心脏前后的负荷, 治疗心力衰竭病症。但是在重组人脑利钠肽药物的使用过程当中, 可能会出现低血压、低血钾和静脉炎症状,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会产生影响[4-7]。有关研究显示, 在药物治疗过程当中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8-10]。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 新型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 常规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 新型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 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2.5%(25/40), 新型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数据说明, 在重组人脑利钠肽药物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症的过程当中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 重组人脑利钠肽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症的过程当中, 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干预, 可以有效的保证临床治疗有效率,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葛广豪, 杨栓锁, 马江伟,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2):1296-1300.

[2] 梁海青, 郭牧, 张云强,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8):801-804.

[3] 储毓舜, 孙婧, 张梅, 等.托伐普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24):4126-4128.

[4] 熊峰, 王海蓉, 赵明明,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35(1):98-100.

[5] 葛慧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中国老年学, 2016, 36(3):602-604.

[6] 王晓昕, 王英, 王美娜,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0):908-909.

[7] 魏军, 董丽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中国伤残医学, 2014(24):197-199.

[8] 刘亚平.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4):569-570.

[9] 余琴.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抗感染药学, 2016(2):403-405.

[10] 薛歆.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吉林大学, 2007.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代偿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