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8-01-18 04:10王丹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酮体酮症酸中毒

王丹阳

在糖尿病并发症当中,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病情严重且难以治疗的疾病, 胰岛素为主要治疗药物, 一方面药效受给药方式的影响[1], 传统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不能较好的控制给药速度和剂量, 容易引发低血糖, 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可控性较强[2], 疗效更好;另一方面护理质量还会影响药效。本文为了研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效果, 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1日~2017年6月1日本院收治的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通过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 女11例;年龄51~82岁, 平均年龄(72.25±7.09)岁;病程3~9年, 平均病程(6.10±1.1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2例, 女12例;年龄53~81岁, 平均年龄(72.12±6.38)岁;病程3~8年, 平均病程(6.24±1.1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胰岛素泵治疗。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各种反应及生命指标, 严格控制低血糖事件,询问患者的各种感知, 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及时上报。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层面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漫长的病程, 疾病的长期折磨会使患者出现多种负面情绪, 甚至悲观厌世, 因此在予以治疗的同时, 要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来随时掌握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 在交谈期间, 保证态度和善, 语言亲切, 大多数患者年龄偏大, 子女工作繁忙, 孤独感比较严重, 因此建议家属多多陪伴在患者身边, 护理人员也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 消除其孤独感,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了使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案更加了解, 将有关知识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图片、PPT等方式来展示治疗成功的案例, 定期组织患友交流会及有关讲座,点燃患者的生活的美好愿景。②基本生活护理。将胰岛素泵安装后的注意事项详细说明, 告知其警报仪器所处位置, 以便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来处理异常情况, 在日常洗浴更衣时, 注意清洁穿刺点部位及周围的皮肤, 保持干燥, 在饮食方面, 要按时就餐, 减少含糖量较高的食物的摄入量, 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指导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如何进行床上翻身、排便的技巧, 将咳嗽、深呼吸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 为了防止泵管脱落, 嘱咐患者在带泵活动时, 要控制活动幅度, 并注意每天观察穿剌点皮肤周围的情况, 如有红、肿、发痒的情况及时更换注射部位。③置泵的护理。将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提前保存在室温环境下>30 min, 防止胰岛素因温差而产生气泡, 对剂量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将胰岛素泵的治疗目的、原理、有效性、注意事项、应用方法、装置出现问题时的表现等内容用书面的形式提前告知, 安置胰岛素泵至适宜位置,如上肢、大腿、腹部(脐周5 cm除外)的皮下组织, 由于腹部吸收胰岛素的性能较高, 同时不会过多影响日常活动, 因此一般都将胰岛素泵安置在患者的腹部, 严格遵守步骤安装仪器, 控制剂量和注射速度(每个步骤需要2名护士核对),对患者的各种反应加强监护,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5.24±2.15)h, 血酮体转阴时间为(15.26±2.34)h, pH值恢复时间为(10.35±2.27)h, 血糖达标时间为(5.29±2.31)d, 胰岛素用量为(35.20±5.58)U/d;对照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8.16±2.05)h, 血酮体转阴时间为(25.63±3.12)h, pH值恢复时间为(14.58±2.21)h, 血糖达标时间为(9.54±2.15)d, 胰岛素用量为(45.56±4.12)U/d。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在糖尿病所有并发症当中, 属于一种十分危急的病症, 若不及时治疗, 会危及生命安全。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应用较多[3], 其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也可利用胰岛素泵给药, 前者应用效果较差, 主要体现在药速、药量不好控制方面, 而胰岛素泵和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系统类似, 不间断的向体内输注胰岛素[4-6], 可准确掌控给药速度和药量,获得很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为了使疗效更进一步, 还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常规内科护理比较机械化, 内容相对简单, 而系统性的护理内容全面, 包括心理、生活以及置泵时的护理, 心理护理旨在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7-10], 使其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各项操作, 生活护理从日常饮食、皮肤清洁、床上翻身及排便注意导管脱落等方面加强指导, 可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本文数据显示, 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可靠,使用安全, 值得推广。但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与护理人员胰岛素泵的操作技能掌握、各种常见故障的处理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不能重治疗、轻护理, 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1] 孟海燕.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3):242-243.

[2] 张培红.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6):11-13.

[3] 曹玉娥.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临床研究, 2016, 24(10):113.

[4] 张艳萍, 袁晓红.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b04):176.

[5] 黄映华, 陈雪云, 郭粉莲.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海南医学, 2014, 25(22):3431-3432.

[6] 李万菊, 杨娥, 蒲卉明, 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护理研究, 2006, 20(24):2188-2189.

[7] 李玲.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3):3098-3099.

[8] 吴立华, 刘青员.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8):26-28.

[9] 耿秀英, 安新荣, 刘凤琴, 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 3(4):380-381.

[10] 汪秀萍, 沈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 10(3):112-113.

猜你喜欢
酮体酮症酸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尿酮体“±”或“+”代表啥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