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18 04:10江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妇科腹部护理人员

江徽

疼痛是人体组织受损以及修复期间的一种复杂的身心反应, 手术以后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 对手术以后的康复也带来较大影响。目前, 临床当中一般采取止痛药来缓解手术以后疼痛, 然而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 可以使产妇腹部手术以后疼痛明显减轻[1]。本研究选取108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为开腹手术, 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 且手术以后拔管时未注入镇痛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4例。观察组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0.4±9.2)岁;对照组年龄26~61岁, 平均年龄(32.5±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够明显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的负性心理。患者对疼痛的一系列反应属于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受,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 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体贴, 理解患者的痛苦, 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对强烈克制疼痛的患者采取鼓励与支持[2]。②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耐心讲解疼痛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明确告知一系列不良心理会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 然而减轻不良情绪则能够使疼痛的阈值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实施松弛以及意象干预;松弛干预可以应用患者的身体进行活动, 如节律性呼吸或者有规律的根据顺序使患者的肌肉紧张与松弛,进而能够减轻或者减少外来环境所造成的刺激。意象干预则指的是通过具有目的性的思想活动, 设想一个可以达到某一种治疗的目的, 进而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3]。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正确指导患者能够改变对药物不良反应和耐受性的认识, 利用疏泄以及安慰, 耐心倾听患者对疼痛的主诉, 给予同情与安慰, 同时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暗示以及松弛等相关心理治疗给予有效干预, 使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③舒适干预。 临床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等选择一些轻柔、舒适的音乐, 进而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同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使患者感受到如家里一般的温暖, 使整个身心保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 使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另外, 当患者疼痛发作的时候, 护理人员要适当在其病床旁边逗留, 协助患者更换舒适体位, 精神方面给予安慰, 进而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除此之外, 临床护理人员可以采取视觉分散法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音乐以及歌声可以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 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进一步提高, 缓解患者的痛苦[4]。④疼痛干预。当患者主诉疼痛的时候,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方式、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监测,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同时给予全面评估。当疼痛程度<5 时改变体位, 协助患者保持一个适宜体位。通常手术以后6 h采取半卧体位, 可以使患者腹部肌肉张力明显减轻, 进而使切口疼痛明显减轻, 当疼痛程度>6 时, 则要对其采取止痛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评分越低, 表明疼痛程度越轻[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11±1.43)分, 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为(3.77±1.75)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科手术以后疼痛属于一种急性刺激, 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病理和生理反应, 如免疫力低下、代谢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以及心率加快等, 同时对患者心理带来困扰;因为疼痛患者无法很好的进行休息和活动, 严重的甚至引发各种不良情绪。根据相关统计证实[6], >80%的患者主诉疼痛对睡眠造成影响, >70%的患者主诉疼痛对其生活带来不良影响,>60%的患者反映对其心理造成困扰。所以, 如何从以往的被动镇痛转变成为主动预防, 将疼痛护理干预全面落实到实践当中, 是目前相关临床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话题。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由于切口疼痛, 不敢用力咳嗽、深呼吸以及翻身,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其所造成的病变对手术以后的恢复造成较大影响。临床手术以后疼痛大部分是集中在手术以后的24~48 h, 这个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手术以后疼痛的重点[7-9]。临床手术以后初期给予疼痛评估是有效止痛的第一步,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生命体征及体态等相关客观表现, 明确了解疼痛程度, 同时对疼痛的部位、程度以及性质给予有效评估, 进而便于制定一个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而使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另外, 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减少其对止痛药物的依赖, 便于患者舒适渡过整个疼痛期, 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11±1.43)分, 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为(3.77±1.75)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10]。

综上所述, 对妇科腹部术后疼痛采取护理干预, 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 郭逸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当代护士旬刊, 2014, 7(4):67-68.

[2] 张丽芳, 邓宁.舒适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中国卫生产业, 2015, 9(19):59.

[3] 王心平, 戎明梅.有效护理干预在妇科四级腔镜手术后非切口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中外医学研究, 2015, 4(29):131-132.

[4] 朱晓云.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肋肩疼痛的效果观察.安徽医学, 2016, 9(7):153.

[5] 刘丽, 王艳萍, 陈庆洪.妇产科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疼痛的效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2(34):198.

[6] 杨志兰.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基于时间和体位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影响.中国保健营养 , 2017, 27(20):90-91.

[7] 黄日花, 黄远霞, 黄雪梅.围术期心理护理联合音乐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8):84-85.

[8] 乔琼, 雷雯, 周林玲.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6(S1):76.

[9] 何丽敏, 付爱凤, 兰秀丽, 等.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1):34-35.

[10] 温霞.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4, 24(5):2721-2722.

猜你喜欢
妇科腹部护理人员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