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2018-01-18 01:15杜强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抹灰外墙屋面

杜强

(重庆市铜梁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重庆铜梁 402560)

在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局势下,建筑功能越来越丰富,但发挥建筑功能和确保建筑得以正常使用的前提是切实做好防渗漏等基本工作。然而,从现状来看,建筑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很多防渗漏施工技术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建筑防渗漏技术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以实现预期的防渗漏目标。

1 房屋建筑渗漏成因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渗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防水施工质量不合格,尤其是在民用建筑中,外墙、屋面都会出现渗水问题。其中,屋面渗漏最为常见和严重,而屋面渗漏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如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与温差变形等;框架梁柱与砌体间裂缝发生渗漏的原因为施工时遗漏了剪力墙和填充墙间的拉结钢筋。建筑外墙施工完毕后,穿墙螺孔及槽钢洞孔在进行封墙时没有做到密实,留下缝隙,也会产生渗漏[1]。在对填充墙进行砌筑时,竖向头缝砂浆不满足密实性要求,在灰缝刮浆时,浆液容易流进砖孔以内。

建筑渗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表1所示,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建筑施工材料、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施工管理与维护。为避免建筑产生渗漏,提高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效果,首先要做好设计,优选施工材料,保证防水施工质量,同时加强管理和维护。

表1 建筑渗漏主要影响因素

2 建筑防渗漏技术与技术应用

2.1 防渗漏技术

在我国,建筑防渗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可初步总结为三个主要阶段,即远古时期的建筑防渗漏、封建时代与近现代。其中,远古时期的房屋以袋穴和干栏式为主,所用防水材料大多为野草,这种简易的防水可以起到一定防雨和防潮效果;封建时代建筑以庙宇或宫殿为主,防水材料也从野草变为屋面瓦,在满足基本的防水要求基础上,还提供了观赏等其它功能;到了近现代,建筑结构出现巨大变革,钢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成为主流建筑结构,防水材料也正向新兴材料发展,契合了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2]。

由此可见,我国建筑防渗漏的不断发展都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与创新基础上的。从最早期的干栏式建筑到封建时代的以土木或砖木结构为主的庙宇、宫殿,再到近期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随着建筑结构的演化、推进,建筑防渗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而在建筑防渗漏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历久弥新的技术、材料,如沥青防水卷材等,它的防水性能虽然不如新兴材料,但却在漫长的实践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以此为核心的工艺方法也得到更新,这不仅保证了建筑的防水效果,还大幅延长了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又比如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图1)等。因此,现阶段建筑防渗漏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探究。

2.2 技术应用

2.2.1 屋面防渗漏

屋面的防渗漏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屋面防水性能的好坏。据统计,引起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为排水坡度不合理,在现行技术规范当中,对各种屋面材料提出了排水坡度要求,如表2所示。为了避免屋面产生渗漏,提高防水性能,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并做到精心设计。

表2 屋面排水坡度要求

屋面防渗漏施工开始前,需先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达到牢固状态,且表面没有裂缝等缺陷;防水层收口过程中,在女儿墙上进行开槽,塞入柔性防水层收口之后使用硅酮密封膏实施有效封闭,以免防水卷材的末端出现渗漏或剥离;严格按照规范及图纸的要求对细部节点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在进行防渗漏施工时,还要注意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排除屋面积水[3]。

目前出现了很多屋面防渗新理念,为了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增大建筑绿化面积,很多学者及设计、施工人员提出防水、排水相结合,充分利用植被防水等新思路,在这种思路的带动下,坡屋面植被防水构造等新防渗技术应运而生,并很快得到大范围普及。坡屋面植被防水构造如图2所示,虽然其结构较为复杂,但与以往的防水层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增大建筑绿化面积,优化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保温与隔热功能;有效保护下层防水材料,延长其使用寿命;丰富建筑整体内涵;削弱屋面眩光。在屋面坡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选择适宜的种植容器,如花池和花槽等,但要注意设计的合理性,以免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图2 屋面植被防水构造

2.2.2 外墙防渗漏

建筑外墙的防渗漏性能影响着建筑实际使用效果,外墙结构如图3所示。基于此,必须对外墙防渗漏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和功能要求选取适宜的防渗漏技术措施。外墙防渗漏施工前,需对所有进场材料实施质量抽检,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与多孔砖等,需在现场进行抽样送检,只有经过送检且结果合格的才能在施工中使用;砌墙与抹灰施工中用到的砂浆,其水泥等原材料应具有良好防渗漏性能。

墙面砌筑施工中,应避免墙面透光与重缝,灰缝应均匀,对填充墙上的缝隙进行严格控制,不得使用干砖进行砌墙;抹灰之前对墙体上的孔洞进行检查,不平整的部位使用砂浆找平,若厚度较大,则需进行分层找平,也可直接使用粘结布或钢筋网[4]。

图3 外墙结构

建筑外墙抹灰施工用材料选择不当,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预留洞眼;所用施工方法不正确,外墙和门窗洞、口之间的交接位置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都会引起外墙渗漏。具体的建筑外墙防渗漏技术为:①外墙抹灰过程中,应使用实际含泥量在2%以内而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做好原材料的控制;②抹灰施工中禁止使用劣质、过期的水泥。水泥的安定性及凝结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③根据规范的要求在外墙上预留洞眼,使用半砖与防水砂浆进行二次封堵和砌筑,并在表面再次涂抹比例为1:3的防水砂浆,较小的圆孔可使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进行二次填塞,直至达到密实;④采用人工凿毛的方法对外墙基层实施毛化处理,同时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保证养护的有效时间。对于基层而言,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其平整度不满足要求,则要实施局部凿除,然后使用砂浆修补平齐;⑤在进行抹灰施工以前,先对墙面上的污物进行清理,同时提前1d进行洒水保湿,为后续抹灰施工做好准备;⑥对于基体交接位置,其处理必须满足建筑外墙抗裂及防渗技术要求;⑦外墙应分层抹灰,不得一次成活,操作过程中对分层厚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为6~10mm。此外,在抹灰时,各分层的接缝必须错开,同时将其设置在梁和柱的中部;⑧外墙涂料找平腻子厚度应控制在1mm以内;⑨在嵌缝的过程中,应使用勾缝条实施抽压出浆,直到完全密实;⑩挑檐、窗台、腰线、雨篷、窗眉及阳台等特殊部位在进行抹灰时,应设置至少2%的坡度以实现快速排水。滴水线的抹灰必须做到顺直和密实,避免流水或排水受阻等现象的出现[5]。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近几年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但很多建筑仍存在渗漏问题,建筑的屋面、外墙一旦发生渗漏,会对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在了解渗漏成因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推出新型防渗漏技术。作为建筑防渗漏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渗漏施工技术水平,从而为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廖日鑫.对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02):343.

[2]陈 庆.解读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7):46~47.

[3]雷海龙.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86.

[4]覃发转.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83~84.

[5]林艳.浅析防渗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12):34.

[6]杜 瑶.探究防渗漏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实际应用[J].四川水泥,2015(12):200.

猜你喜欢
抹灰外墙屋面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分析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一种免拆模、免抹灰框架柱施工技术
磷石膏砂浆在内墙抹灰施工中的应用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