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之旅:印度锡金州

2018-01-18 08:54凯特琳娜·米罗诺娃晓章
海外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尼尔库克灵魂

凯特琳娜·米罗诺娃+晓章

街道上没有垃圾,水龙头里流淌着清澈的自来水,食物是有机的……这里的居民说:“我们生活在最健康、最幸福的地方,我们的心灵也无比纯净。”良好的卫生条件对印度很多地区来说是奢望,但这里完全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印度。这里就是锡金。

“准备好入境许可证,我们已经到印度“锡金”边境了。”司机说。只有持有印度签证,且具有国务院移民局的特别许可的外国人才能踏上锡金的土地。

锡金像是独立于印度的一个王国,没有虔诚之心的人不受欢迎。1642年,锡金王国成立,成为一个世袭君主制国家。直到1972年,锡金被印度吞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861年英国与锡金签订相关条约,锡金政权被英国把持。1975年,印度悍然出兵吞并了锡金,将锡金变成印度的第22个邦。

锡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到处都有英文标语。“清洁、绿色之城——锡金”,“请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我读着加油站墙上的标语。路旁一个绿色的垃圾桶上,亮黄色油漆标注出大大的两个字:“用我”。在锡金,污染环境会被罚款:乱丢烟头——200印度卢比,乱丢塑料袋或其他“无机”物——1000-2000印度卢比,随地大小便——500印度卢比。喜马拉雅沿线设有很多厕所:小房子门上贴着“轻点关门”的标语,其中很多位于悬崖边上,悬崖旁边是深渊或瀑布,粪便都会随风飞走。

锡金人不仅追求外在的整洁,还向往内心的纯洁。锡金人为自己的藏族血统感到自豪,他们认为拥有一颗无比纯净的心灵是亲近佛陀的最佳方式。

锡金的各部族都非常支持政府的“有机计划”,他们还会自行定期组织有机垃圾分类教育。我们来时正赶上当地夏尔巴人在村里举办“零垃圾节”。

没有瓶子和电

在海拔将近2000米的悬崖上,售货小木屋像一个个巨大的篮子,售卖着各种背后印着节日口号的纯棉T恤和各种草药。

“哪里不舒服?膝盖痛吗?平时喜欢散步吗?把这个拿回去,用沸水煮或者冲泡,喝下去。”一位身穿五彩缤纷长袍,系着丝绸条纹围裙的售货妇女说道。山间不时地会跳出两名舞者,他们头上驾着用碎布拼制成的“雪狮”。相传,雪狮是如来佛祖的保护神,象征着西藏和喜马拉雅。

一路上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海报,让人想起中学的手抄报纸:海报上贴着各种关于锡金保护区、分类垃圾桶和志愿者签名的照片,还用大字写着“所有垃圾都请扔进垃圾桶”“有机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塑料瓶是生态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它们无法被分解”……锡金人饮用过滤自来水,分类垃圾,塑料器皿非常不受他们的欢迎。就连电在锡金也被认为是邪恶的,因为发电站污染空气,破坏生态平衡。每个锡金人都会自觉地节约能源。

晚上,我们下榻的宾馆里没有灯光,屋里只摆放着一套简单的家具,墙上贴着一张海报,整个房间都沉浸在黑漆漆的锡金夜色中。气温在零度左右,但房间里没有暖气,我跑到锅炉房,想接点热水,让房间里暖点。但锅炉设备也是限时的,5分钟自动关闭。当然,5分钟足以接满一盆热水了。但当地人完全不觉得冷,他们只穿一件毛衣和夹克,而我还要再披3条毛毯。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特别冷,便拿着手电筒到屋外找店主。

“你不冷吗?这样不会冻坏吗?”我惊讶地看着店主14岁的儿子波利,他只穿了一件薄T恤,背后写着“我爱你,锡金”。为了暖暖身子,我在餐厅点了一杯茶。

餐厅在一个低矮的木制小屋里,每张桌上都放着牛奶和盐。

“加点牛奶或盐能带来更多能量,”布楚解释道,“我们每天都喝这种茶。每天从早上5点开始,锡金人就喝着这种茶开始一天的生活。”

“每天那么早起床,你们通常每天都做什么事情?”我问道。

“每天早起都要祷告,无论发生什么,锡金人都不会占用每天的祷告时间。我们每天一早就背着大篮子去森林里采集落叶,一去就是半天的时间。我们把树叶堆成一堆,以获取有机肥料,来滋养土豆。在这个海拔高度,除了大米和土豆,其他作物很难存活下来。野生杜鹃花也能在这里生长,我们用它酿酒,每天睡前喝一杯杜鹃花酒很助眠。”

布楚端上来一碗蒸土豆、一碗米饭和一瓶杜鹃花酒。我尝了一口这美味的“葡萄酒”,味道有点像小时候的糖煮水果,里面仅含有几克酒精。

喜马拉雅精神

我住在镇上的卡库克家里,他是学校老师,我们称她阿姨。

“我们还有一种‘竹筒里的啤酒,是用大米酿造的,不但喝不醉人,重点是它是有机的,盛酒的容器也是有机的。”

卡库克阿姨和其他锡金人一样,住在没有墙壁,全是竹子架成的房子里,阳光透过竹缝照进屋里,山上的风也可以穿“墻”而入。据当地人说,这房屋设计能帮助锡金人感受喜马拉雅山脉。

科拉里亚是锡金土著人,相传,他们是喜马拉雅第一批居民,当地人称他们是“喜马拉雅请来的客人”。

“你知道我们怎么庆祝节日吗?喝竹里的啤酒,到山间散步,走3公里去看鸟!”卡库克说,“我们的节日都与自然有关,我们的祷告词里也经常有对大自然的美好期望。”

雷布查人是锡金最好的农民,在历史上他们一直是在低地定居的人。山脚下的自然资源更丰富,几乎终年温暖晴朗,土壤肥沃。

“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大米、豆蔻、生姜、番石榴和菠萝。还有树薯,这是一种天然能源。我们早餐时煮树薯吃,以其最纯粹的形式,不加调料和配菜,这样吃对身体很有益。”卡库克说。我细细品尝树薯,它的根部是橢圆形的,味道像土豆,但更甜,含纤维更多。

“那你们有家禽或农场吗?你们平时吃鸡吗?”我感兴趣地问道。卡库克答道:“我们的信仰只允许那些住在寸草不生山区的人吃肉,前提是,他们不能是和尚。我们无权剥夺其他生命,不杀生,热爱自然,保持纯净之心。”

信仰

“灵魂必须保持纯洁,拯救一个生命是件好事,可以帮人净化灵魂。”我们的老向导尼尔拉说道。我向他抱怨说,今天我本想救一只飞进我房间的蝴蝶,让它从窗户飞出去,但不知怎么的,房顶掉下来一块石头把它砸死了……

“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尼尔拉安慰道,“不要为此累积消极的想法,这样也会堵塞你的灵魂。”

为让我摆脱消极想法,尼尔拉带我去了当地知名的圣湖。相传,曾有一个转世和尚在这里看到了如来佛祖。湖水的形状酷似佛祖脚的形状。现在锡金人经常来这里祷告。

湖水周围的栅栏上都是祷告鼓。“要顺时针方向转动,寺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祷告鼓,有从地板到天花板那么高,就在这附近,我们去看看吧。”尼尔拉说,“锡金人认为,每转动鼓一轮,就能使烦恼减少一些。”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转动着的祷告鼓……

我们脱掉了鞋子,因为尼尔拉说,在这个湖周围观赏必须要赤脚。这里海拔1700米,湖水很冷,我哆哆嗦嗦地小步前行。而我身旁的锡金人都精神饱满,丝毫不为冰冷的脚底所动。我为自己的软弱感到羞愧,又耐着性子继续前行。

在圣湖边,不能大声喧哗、大笑和野餐,不能在湖里洗手,不能喝湖水,不能抓湖里的鱼。“心灵洁净比行为自由更重要。”湖边的一张海报上写道。

“我们很喜欢打坐,”尼尔拉说,“这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连打坐都做不到,根本没资格谈论灵魂的纯洁性。但不是必须在湖边,可以在其他任何地方。每天都做这件事很重要。强烈推荐你也试试,打坐的时候沉思,能让你受益良多。打坐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调整好自己。”

“怎么做?”我问。

“首先,在打坐前不能吃其他东西,除了没馅的饺子——象征灵魂从所有躯体中解放出来,就像这些饺子一样。其次,需要选择适合的位置。”尼尔拉说。

“好的信仰就是让人的灵魂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纯净对吗?”我问。尼尔拉摇摇头说:“不是的,所有仪式都是为了保持灵魂的纯洁性,不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方面。但在藏传佛教中,罪恶永无止尽。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灵魂保持纯洁,就不要伤害任何人,不要有任何不好的思想,即便不做好事,也要活得干干净净。”

[译自俄罗斯《环球》]

猜你喜欢
尼尔库克灵魂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美国法院禁止女粉丝骚扰库克
库克岩石
一个小奖品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尼尔丝历险记
灵魂树 等
库克 瞬间变大V
浮世绘
英背包客奇迹生还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