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护理、助产专业教学见闻及启示

2018-01-18 10:03罗钟亮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课程建设

罗钟亮

【摘要】介绍并分析英国西苏格兰大学护理、助产专业的生源结构、校园环境、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建议组建合理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整合专业教育资源、推进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校园的建设,增加实践力度。

【关键词】护理教学  西苏格兰大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39-02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Scotland,UWS)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5个校区和6个学院,分别提供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该校较早开始提供职业培训课程,主要提供以就业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擁有权威的认证和实践经历的机会。2016年11月-12月,我有幸在西苏格兰大学的佩斯利校区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和学习。 其多元化的生源结构、 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模块式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及实践导向的教学内容等值得我们借鉴。

1.西苏格兰大学生源结构、校园环境、课程设计、课堂实施等简介

1.1生源结构。

英国高校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入学不设统一的全国性考试。该校生源结构呈献多元化,有高中刚毕业学生,也有已经工作过的在职人员。共同准入标准为统一的英语和数学书面考试;也有专业价值观、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方式等相关方面的面试考核,其他条件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制订。

1.2校园环境。

校园设计非常人性化,覆盖无线网络,走廊里也有公共的计算机,方便学生搜集信息、联络和完成作业等。根据课程的不同形式设计不同的教室,有的是阶梯教室,有的是带桌子的独立椅子,有的是六边桌等。图书馆里专门分开了安静区域和讨论区域,为学生讨论、导师一对一辅导提供了学习的场所。

1.3行业委员会指导课程标准制定,紧贴临床。

英国的护理和助产专业高等教育课程的标准由英国护士和助产士协会制定,医院和学校共同商讨课程的增加、减少和更新。专业课程的设计基于病人需求和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临床,由课程说明、临床循证证据、建议的教学方法、课时、伦理要求等构成,充分体现了行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的引领。课程的授课,大多以讲座“Lecture”搭配讨论“Seminar”进行。每门课程老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3,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课程标准分4个模块:(1)知识和理解;(2)实践需要的知识和理解;(3)沟通、计算机应用和计算能力;(4)基本认知技巧:问题的解决、分析、评价。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完全为解决临床问题而设计,对于学生工作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和隐形能力重点培训。

1.4课堂重视互动,评价方法多元化。

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制作需要的材料发给学生,并且在不断更新。课堂采取多种形式,有讲座、讨论、陈述展示、模拟练习等。比如有关分娩的内容,学生课前制作相关内容的海报,老师请每个小组来汇报,每个小组4-5人,把自己制作的海报展示给大家,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实训课练习的是产前产后出血的急救情境模拟练习,老师在课前把模拟人和出血模型准备好,课堂开始给学生案例,老师演示如何观察、抢救、护理、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练习,另一小组在隔壁的房间观看练习实况并点评,结束后互换。每位学生承担的角色不同,分配的工作也不同。老师考察的不是学生的操作本身,而是在旁边观察学生能否跟患者、其他成员沟通、沟通是否有效、关键时刻决策是否正确、团队合作能力如何,最后老师评价、学生互评的也是上述内容。

2.对护理和助产专业发展的建议

2.1组建合理的专业教学人才团队和科研团队。

培养或者引进省内乃至国内有声望的护理专业负责人或科研负责人1-2人,增加临床一线教师的聘用力度,搭建职称、学历、能力合理的人才梯队,使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能力的老师有个性化的专长。护理专业属于文理交叉学科,但自然科学课题申请较少,也比较困难,课题申报内容集中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等方向,发表的论文集中在综述、调查等方面,课题中利用的统计方法也较为单一,护理专业教师的论文交流、课题交流较少,建议多开展科研交流活动,加强护理研究设计、测评工具开发、调查设计、质性研究、应用统计学分析技术等科研方法论的培训。

2.2整合专业教育资源,推进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

在教师配备充足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标准,编制校本教材,推进成人护理生命周期课程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讨论、提问、游戏、角色扮演、演示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方法[1],授课充分利用模拟人、标准化病人、远程课堂、精品课程、MOOC等手段和资源,给学生提供高仿真环境。情景模拟教学和考核强调团队协作和评判性思维的练习,通过高仿真模拟练习,使学生练习在医院情景下如何做好工作,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并提高自我效能。这些隐形能力的培养才是学生职业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2]。

2.3继续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校园的建设。

推进学院网络的覆盖和教学平台建设,方便教师和学生上传下载各种资源。继续丰富教学资源库,将微课精细化,资源方便查阅,尽量减少老师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学会查找资料和学习的方法,课堂上集中解决问题或练习,锻炼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表达能力、展示能力。

2.4增加实践力度。

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但仍有较多的不足。首先,临床实践与理论结合脱节。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间隔时间长。其次,护理临床教育重视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忽视了病人个案的分析和解决。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并且理论和实践穿插学习,让学生学以致用。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有时间反思工作以来自己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反思自己单纯的知识传授。增加考试并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课堂还给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课程,如何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便利来为教学服务。以后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范改娥.英国护理教育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3(5),1535-1536.

[2]徐燕,王志红,李家顺.英国4所大学护理本科成人护理课程的研究和思考[J].护理学报.2007(1),21-24.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课程建设
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