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兴趣培养

2018-01-18 10:03李其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欣赏课乐曲旋律

李其华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206-01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目前许多音乐欣赏教学形成了“不是教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形式单调乏味,使本来可以成为生动活泼的美的享受的音乐欣赏课,变得枯燥而无味,从而使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失去了兴趣。

著名的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音乐欣赏课,这就成为首要任务。为此笔者从日常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巧妙的导入,激发聆听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音乐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生的聆听。而老师巧妙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趋势下,能够激发孩子想听的欲望。例如:欣赏《小猫圆舞曲》一课,老师抓住低年级孩子喜欢小动物这一心理特征,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里,有我们熟悉的小动物的叫声,你们仔细听是哪种小动物,它一共叫了几次?”这时,孩子就特别好奇,他们就带着这份好奇的心非常安静的聆听音乐。

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兴趣

欣赏教学要适应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點,尽量采用综合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中去。并通过参与体验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1.参与歌唱比较听辨

我们常常能哼唱一首首经典乐曲的最好听的那部分旋律,而那段好听的旋律就是乐曲的主题,也是音乐的核心和精华,一段精彩的旋律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美的主题常使人终生难忘。音乐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演唱并让学生熟记主题音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音乐记忆力。例如,欣赏《花儿与少年》一课,先播放一段歌手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让学生熟悉和喜欢这个音乐主题旋律,然后请学生唱一唱乐曲的主题,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听赏,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分别出现了几次?出现在乐曲的哪里?(开头、中间、还是结尾?)接下来问:乐曲中还有一段旋律,你们熟悉吗?(熟悉第二乐段旋律)比较他们在情绪上的差别。学生马上能感受到两个主题音乐在情绪上的区别。(主题一的情绪:欢快、活泼,主题二的旋律:抒情而优美。)在此基础上填上歌词唱一唱,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他们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你唱我答,热闹的场景,最后老师简单介绍什么叫“花儿”和所表现的内容。

2.参与乐器演奏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乐器的演奏也是表现音乐的方式之一。而小学生比较善于模仿,请学生用乐器模仿音乐的节奏,比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演奏的同时他们会全神贯注的聆听和感受音乐,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和音乐产生共鸣,也会在参与演奏的过程中感受到演奏的乐趣。例如:《春节序曲》一课,课的开始请学生听《春节序曲》引子部分的旋律,这段音乐是什么情绪的,你们什么时候能听到?(生:春节,非常喜庆。)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老师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这个热闹的场面的?(师用小鼓配上简单的节奏型给乐曲的引子加以伴奏)(学生很快听出是打击乐器:鼓)那你们想和我一样敲着小鼓给歌曲伴奏吗?(生:想)那我们一起来学学节奏,在学会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着音乐敲着小鼓(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筷子做鼓棒,用自己的小凳子代替小鼓)“庆祝春节”。全班齐敲“小鼓”,这时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锣鼓喧天的音乐声中来了,自然就能理解这段音乐所表达的喜庆的场面。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参与节奏及律动表演

引导学生利用身体的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这种身心结合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情绪、节奏以及乐曲的结构,学生都十分有兴趣。很愿意参与到其中。例如:欣赏《爱的祝愿》一课。课的开始,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听一段音乐,边听边仔细观察,老师画了什么图形?(生:?茭心形)接下来老师介绍这只是乐曲的主题部分,下面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和着音乐画?茭,(一个乐句,画一个?茭形)在划的同时仔细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曲独奏的。(生:小提琴独奏)这时学生既不是机械的做动作,也不是单纯的听音乐,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来,再如欣赏《非洲鼓魂》一课,聆听音乐时老师带着同学们加入拍手的动作,在能够自主找到拍手的节奏后,逐渐加入脚步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加上队形的变化和情绪的表达。随着音乐边做声势动作边变化队形,行走中放松、自由地表达情绪。在队形的变化中、在声势动作的表现中,感受非洲音乐自由、热情、轻松的韵律,学生感觉轻松而愉快!

三、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欣赏《春野》一课,让学生静静的聆听,听后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仿佛到了什么地方,心情怎样?(生:眼前仿佛是一望无际的春野,旋律的轻忽飘渺,像是穿着白纱的仙女在花丛中穿梭,恍若扑鼻花香迎风而来,散发着一种唯美的浪漫)学生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准备好的纱巾,)对乐曲进行再次表现,或配乐(选择合适的打击乐曲),或配音(衬词“噜、啦、哒”,或插入描写春天的诗歌轻轻吟诵)进行创作。创作分成吟诗的、纱巾表演云雾缥缈的、打击乐的、配音的,然后和着音乐完成自己的再创作。)

四、教师的讲解,力求简明生动

不同年级学生的水平,对欣赏曲进行讲解、提示当然是必要的,如:作品相关的常识、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曲式结构等。但教师的讲解力求精简、生动,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多采用简单提示后倾听音乐,再让学生探索的方法,在做讨论探讨,最后老师做必要的讲解和提示。例如: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一课,播放乐曲第一乐段的开头,导入问题: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喜庆、欢天喜地、举国欢庆)是什么事能让全国人民举国欢庆?边寨的人民会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这种高兴的心情?这一系列的提问,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这时来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再合适不过了。简单的介绍后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就能更深刻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核心。最后引导学生唱:乐曲的主题一和主题二,探讨和体会节奏、速度、音色的变化与情绪的关系。

以上是笔者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兴趣培养常用的几种形式,教师在学生完整欣赏音乐作品时还要注意,不应在欣赏时干扰音乐,破坏了音乐美,不要只重视形式而忽略了音乐本身。

音乐欣赏课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的特点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审美主体的兴趣,提高欣赏趣味性,发展音乐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猜你喜欢
欣赏课乐曲旋律
春天的旋律
始乱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