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南水北调的传说

2018-01-19 03:29陆海权
西江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娘娘江面湘江

陆海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筑长城,南统岭南,又派大军南征,但由于道路崎岖,湘江和漓江又互不相连,这给军队行军运粮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运输问题,秦始皇命令官员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筑一条运河,这就是灵渠。

灵渠,又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灵渠位于桂林东北60公里处兴安县境内,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灵渠连结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发展南北水路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很大作用。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全长37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巧,一年四季均可通航。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后汉时,灵渠作为岭南沟通中原的重要水道,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内陆航线。当时的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通过其港口进出口的货物多经过灵渠运抵中原。如今,灵渠的主要功能已转为农田灌溉。

郁郁苍梧山,盈盈西江水。梧州有着古苍梧郡、古广信县、古广府城的文化底蕴,加上历朝因战乱避难,或因流放贬官的隐儒雅士、人杰英雄多聚于此,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故事和传说。

相传,天帝令火神祝融掌管珠江水系,祝融觉得珠江流量浩大,而北方缺水,连年旱灾,意欲将西江水转通漓水接湘江,再注入长江,开南水北调之先例。祝融便召集各路神仙商议此事,他命儿子共工负责监工,各路神仙定点分工,议定于子年子月子日子时开工,天亮之前完工。

共工此人,性情凶狠,处事蛮横,专与华夏之民作对。他心血来潮时,经常施展神力,呼风唤雨,用洪水伤害天下的百姓,把一个好端端的华夏弄成一片汪洋,百姓们苦不堪言。

此事让龙母娘娘知道了,她知道共工处事蛮横,担心填江改水一事会祸及生活在水边的疍家人。于是龙母娘娘找到疍家人,并告之子年子月子日子时有难,让他们上高岸避水,否则身家性命不保。疍家人不信有难,多数人不肯离岸避水,只有少数人准备上岸离迁到旺甫。龙母娘娘别无他法,只得有违仙道,教疍家人解难方法,她让疍家人各自准备一个竹筒火把,等到子时鸡叫为号,一齐点火,照亮整个江面,每艘船上用鸡笼关养一只大公鸡,到时自有妙用,疍家人全都依计而行。

待到那一日,子时一到,共工带领各路神仙们依约行事,带领穿山甲、钻地鼠、骆驼在湘漓之间开山疏渠运土,命象神于漓水吸桂水引领西江水倒流。夸娥氏在三山立定,搬起了第一座山向西江投填,轰隆一声,大山被投入江中,紧接着第二山又被投下江中,西江顿时翻江倒水,水流往上涨升,山柱往下游退移,夸娥氏伸掌正要把江稳住,河水便倒流抚河,水势滔滔。这时远处的公鸡开始啼鸣,夸娥氏心中一惊,因为这是各仙回归天宫的号令,如果到了天亮则回不了天界。一鸡啼叫,百鸡齐鸣,整个江面都是“喔喔”的鸡叫声,夸娥氏再看看抚河口对开的火山上通红一片,红光照亮了江面,以为天快亮了,夸娥氏顾不了填江的任务未完成,只一个翻身就飞回了天界,这时没有神力加持的二山在江中就此静止了。

原来,子时一到,龙母娘娘就跳到夸娥氏填江的第一座山上,变成一只大公鸡,钻在鸡笼中高声鸣叫,引得每个船上提前关养的大公鸡一时齐鸣。同时,疍家人一齐点火,照亮江面,顿时红光一片,好像天快亮一样。静止在抚河口的第一座山就是现今的系龙洲,投下水的第二座山就是今天的长洲岛。

共工的填江改水任务就此失败了,并落下了坏名声。疍家人为了纪念龙母娘娘,每年在抚河口岸设点祭拜,后来又建成龙母庙。

虽然这只是一个前人传说,但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南越的重视。南水北调是朝廷对南越的管理,也是为了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

猜你喜欢
娘娘江面湘江
一线光阴入洞中
可爱的红嘴鸥
夕阳的江面
湘江魂
一天中的盱江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不做寿
湘江渡
大雪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