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善用风药调肝治疗妇科病初探

2018-01-19 08:47浙江省义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义乌322000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风药荆芥凝血因子

浙江省义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义乌,322000)

贾科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风气通于肝”,道出了通过风药以调肝的理论根据。何为风药,“风药”最早见于李东垣《脾胃论》,曰:“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风药之用本在其升散之性,《脾胃论》亦有言:“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再次提出了以风治肝的机理。后世医家将风药概念延伸,凡具有祛风解表、祛风止痉、平肝息风、祛风通络、祛风除湿等疏散外风和平息内风作用的药物均划入风药范畴。风药多属辛散轻扬之品,其核心即是“动”之一字。风乃天地浩荡之气,惟风性能独兼五气而生养万物,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天之风气流行推动,自然界万物方动,继而生长化收藏有常。风药临床一般多见于治疗内科疾病,傅青主却另辟蹊径,将风药广泛地应用于经、带、胎、产等妇科诸疾,值得我辈探讨并深究。

青主常用药平和,无大温大燥之物,均是临床中常用之品。最常用的风药为荆芥、柴胡。《傅青主女科》中有20余首方剂应用荆芥(穗)[1],炮制上有生、炒之分,剂量上有大、小之别,散见于带下、血崩、调经、小产、正产、产后、血晕、类中风、阴痛等章节。柴胡使用频次为14[1],另有升麻、桑叶、紫苏之属,亦为常用。现将学习《傅青主女科》应用风药以调肝治疗妇科疾病的特点及机理剖析一二,以备大家参详。

升发解郁,调木通经

肝者,将军之官,肝为刚脏,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升发生长的特性。《本草经解要》载:“荆芥辛以达风木之气,温以发相火之郁,郁火散而风宁,诸症平矣。”又载:“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阳以生气血,故主推陈致新也……清气上行,则阴气下降,所以益精。”《傅青主女科》“经水先后无定期”条下之定经汤中有药八味,其中就有荆芥、柴胡此两味应用频率最大的药物。

其在释其方义指出:“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肝气郁而气不应……此方舒肝肾之气,非通经之药也……肝肾之气舒而经通……不治之治,正妙于治也。”故傅氏创此定经汤的机理可见一斑,其用意在于升发气机,舒木解郁,调肝气发肾郁,气行则精备,经水自行矣。

开提畅达,疏木治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风胜湿”,指风药味辛,可疏导气机,气化则湿亦化,而具有行水之能,且具醒脾之力。淡渗药与风药合用,则水易行,湿易化,即是“风能胜湿”之用[2]。女之带下证,不论黄带、白带、赤带,湿均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故治疗总难离开治湿。《傅青主女科》亦提出“夫带下俱是湿证”的理论。《傅青主女科》白带条下之完带汤,乃现如今治疗带证的要方。完带汤中有药十味,其中亦有荆芥、柴胡此两味应用频率最大的药物。《本草经百种录》言:“柴胡……以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其功如此。天下惟木能疏土。”青主亦在释其方义中指出:“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故在治疗带证的过程中,青主再次稍佐荆芥、柴胡二味疏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引血归经,藏木救危

肝能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作用,故肝有“血海”之称。《纲目》载:“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散瘀血,破结气。盖厥阴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贾丞相称为再生丹,戴院使许为产后要药。”《本草思辨录》言:“荆芥散血中之风,为产后血运第一要药。”《本草征药》更是提出荆芥治风藏于肝中以治血的机理:“长于治风,又兼治血,何也?为其入风木之藏,即是血海,故能并主。”《傅青主女科》产后气喘篇所述症状与现如今产科危症羊水栓塞如出一辙:“妇人产后气喘,最是大危之症,苟不急治,立刻死亡……盖肺主气,喘则肺气似盛而实衰。当是之时,血将脱而万难骤生,望肺气之相救甚急,若赤子之望慈母然。而肺因血失,止存几微之气,自顾尚且不暇,又何能提挈乎血,气不与血俱脱者几希矣。”如此生动的描述,说明三百多年前的青主已认识到羊水栓塞发生的急迫与极高的致死率,且创立救脱活母汤以治之。方仅九味药,余皆大补阴阳气血之药,妙在其加入了一味黑芥穗。《本草新编》云:“荆芥……但入之血分之药中,使血各归经,而不至有妄行之虞……血过凝滞,荆芥之浮动则易流,所以可引之以归经。”亦生动地描述了荆芥可在患者高凝状态下引药入各经,画龙点睛,起波澜于一潭死水。《傅青主女科》中,用荆芥止血治崩就达11方之多,有“荆芥通经络,则血有归还之乐”,“芥穗引败血出于血管之内”等论述,反映了荆芥祛瘀通经以止血的机理, 荆芥止血与其活血祛瘀作用分不开。用活血以止血与西医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平衡方能维持凝血功能的正常运行理论颇为相似。30年前就有研究表明荆芥炭可使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缩短,认为可通过体内凝血、抑制纤溶活性双重作用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达止血作用[3]。西医认为肝脏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多数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均在肝脏中合成,能消除或灭活被激活的因子。目前,已确认的 14 种凝血因子中,有12 种在肝脏内合成[4]。当患者发生肝脏疾病,会引起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失衡,导致凝血相关指标发生异常,有如下几点因素: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患者肝脏受损,维生素 K 吸收发生障碍,维生素 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前体无法转变成具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因子减少;异常抗凝物质及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当肝脏损伤时,其合成肝素酶的能力降低,肝素抗凝物质在体内积聚,促使凝血异常[5]。青主亦在释其方义中指明用荆芥之由“……更加荆芥以引血归经,则肺气安而喘速定,治几其神乎”,更言“方妙,不可加减”,愈加证明了处方之精准,心思之周全,配伍之严谨,运用之微妙,荆芥能引血入肝,木藏则血止。西医之肝虽不同于中医之肝,但我认为中医肝之概念可涵盖西医之肝,此中诸多原理似与西医理论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傅青主女科》以风药调肝广泛应用于治疗经、带、产妇科诸疾,理法严谨,方简效显,为后世医家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特别如青主所创救脱活母汤可治疗产科危症羊水栓塞,现如今羊水栓塞一旦发生,亦是九死一生,青主有此豪言,虽不能尽信,但此书作为妇科经典从三百多年流传至今,必有其一定的事实依据支撑,这何尝不是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傅青主女科》书虽不甚厚,蕴藏其中的医理药道却深奥异常,此书堪称女科一宝,我辈当加强发掘。

猜你喜欢
风药荆芥凝血因子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荆芥香里夏日爽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风药治疗泄泻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