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区茶歌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扬

2018-01-19 14:07
福建茶叶 2018年9期
关键词:茶歌茶区安溪

马 俊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我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有史书记载,自神农尝百草时期,茶文化就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数千年的岁月积累和文化沉淀,我国茶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区茶歌,是伴随着茶区劳动人们的劳动过程应运而生,属于茶文化兴起的产物,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出现,再加上受自身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茶歌的发展与传承陷入瓶颈期,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既能保留我国传统茶歌的特色,又能让当代人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承,成为茶学研究者深思已久的问题。

1 茶区茶歌起源发展和地域特征

1.1 茶歌的起源

我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在云南、福建、安徽等省份,分布着多个茶叶主产区。在这些产茶区里,不仅茶叶资源丰富,而且种茶历史悠久,茶农在种茶叶、采茶的劳作间,随意创作的曲调被口口相传,逐渐演变发展成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茶歌文化。

可以说,茶歌是从茶叶生产、采摘、品饮这一过程中,衍生而来的一种茶文化现象,它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并成为我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据现存茶史资料记载,茶被作为歌咏内容,最早出现于西晋孙楚的《出歌》,那句“姜桂茶荈出巴蜀”中的“茶荈”,指的就是茶叶。

茶歌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由诗成歌,即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以茶为主题的诗作,被改编成民间歌词的;第二类是由谣成歌,也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经文人整理配曲后,再返回民间被传唱。第三类则是茶歌的主要来源,就是茶农在茶田里劳作时,随性创作的民歌或山歌。茶农用歌唱的形式,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茶园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茶歌的发展

从现存茶史资料上看,茶歌早从宋元时期就出现了,当时有不少产茶区都有着唱茶的习惯。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那个时期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茶歌传诵的重要性,所以只是被采茶者口头传唱,既没有形成音乐,也没有形成体系,更没有详实的书面记载。不同地区的大多数茶歌都来源于诗歌,但曲调形式并未被流传下来,再加上采茶歌被当做词牌使用,现代文人并不知晓,它的词格、内容、音韵结构等,至今无法对当时的茶歌旋律、内容进行了解。

直到明清时期,随着茶逐渐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茶歌才渐成体系。茶歌在《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有了曲谱记载,但没有记录歌词内容。如今,能够确定的是,我国在9世纪至18世纪间,有4000多首茶歌,但大多数茶歌的内容和曲调却无记录。

到了上个世纪中后期,不少茶学研究者开始对现存茶史中的茶歌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对各地采茶剧源流进行细致考察,才逐渐厘清了我国茶歌的历史发展情况。从现存的茶曲目录看,多数采用“南吕”曲调,比较有名的是《闺中闻杜鹃》、《夏日》、《闺情》等,演唱方式以连套为主。

茶歌的早期形式就是一支小调,只有四句,后来演变成联唱形式,能从一月唱到十二月,因此被称为“十二月采茶歌”。由于茶歌来源于茶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茶歌发展中,民众还与当地的民族舞蹈相融合,在中国传统节日里,被广泛的传唱、演绎。后来,又逐渐形成茶戏,并孕育出南昌采茶戏、粤北采茶戏以及祁门采茶戏等地方剧种,茶歌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好景象。

1.3 茶歌的地域性

我国是茶的故乡,分为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茶歌,来源于茶农的生活和劳作日常,产生并流传于这些茶叶产区。由于茶区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这就使得茶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以闻名全国、位于华南茶区的安溪茶歌为例,安溪茶歌始于明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曾经在安溪各地,尤其铁观音、乌龙茶的重要生产地广泛流传。在过去贫困乏味的生活里,唱茶歌成了茶乡群众消除疲劳、抒发情怀、调节生活的主要形式。在当地,世代流传播两岸“有茶便有歌,有歌便有茶。”安溪茶歌具有的朴实、抒情、悠扬的山野风味,以及轻快、明朗的叙事风格,与当地茶农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和茶区地域特色,密不可分。

同样,位于江南茶区的湖北宜昌土家族茶歌,则具有另一番地域风情。在土家族人眼里,茶还是重要的感情交流媒介,敬茶待客、祭祀贡品、以及土家族人婚姻的信物,“高山岭上一树茶,年年摘哒年年发,头道摘了斤四两,二道摘了八两八,斤四两,八两八,把给幺妹儿做打发。”这首茶歌,传递着土家族人爱的讯息。

不难看出,茶歌的发展,与民族和地域密不可分,茶歌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其与茶文化、传统文化是一并传承的。

2 我国茶歌的传承和发扬现状

茶歌,类似于民歌,多是在茶区茶农间传唱的调子,口口相传,代代流传。而茶区,多位于少数民族聚集区,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给茶歌赋予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茶歌文化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各茶区的茶歌在流传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因此,茶区的茶歌在传承上,以本土特色为基础,吸取不同地域的茶文化特色,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不管是茶歌的发展,还是传承,都应该从茶文化的背景下,大力着手进行研究。

然而,随着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经济发展节奏的加快,我国的茶区茶歌在传承过程中,也面临着发展瓶颈,诸如传唱人少、新鲜血液不足、缺乏良好的展现载体、缺乏市场环境、社会知晓度等。

众所周知,茶歌,多是茶农在劳作时,随意创造的民歌,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如果还是用传统形式进行传唱、演绎,就会与时代需求与特点相背离,很难有更广的发展空间。此外,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上,目前的茶歌艺术都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展示空间。因此,茶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会举步维艰,也是可想而知的。

3 我国茶歌传承和发扬策略

3.1 强化茶文化交流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茶歌发展的土壤,在茶歌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各地的文化、教育部门都应大力推广和普及茶文化,诸如在基础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中,逐渐引入茶歌、茶文化,完善茶歌与教育的结合。

在这一方面,安溪的做法值得借鉴。针对安溪茶歌传唱人少、新鲜血液不足的状况,当地文化部门牵线搭桥,把茶歌传唱的种子撒播到校园中,培养新生力量。诸如,安溪茶歌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学唱茶歌。此外,学校还把安溪茶歌列为研究课题,挖掘安溪茶歌的文化底蕴,丰富其时代价值等。这样的结合,不仅传承了茶文化、茶歌艺术,还促进了当地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典范。

茶文化中,除了茶歌外,还有茶道、茶艺等。茶歌可以与茶道、茶艺相结合,诸如可以将茶歌作为茶道表演的背景音乐,既能彰显茶文化特色,也便于被受众接受。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选择接受程度较高的茶歌,促进不同产茶区之间的茶歌相互交流和结合,以达到茶歌传承和交流的目的。

3.2 与通俗音乐相互结合

受产茶区的地域影响,我国的茶歌多以地方语言演唱,甚至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语言演唱。尽管这样原汁原味的茶歌,更贴近茶歌的田园特征。但来自语言上的障碍,同样制约了茶歌的传承和发扬。在这一点上,茶歌不妨借鉴我国民歌的传承和发扬模式,在保留地域特征的前提下,对传统茶歌进行通俗化处理。

在某种意义上,对茶歌进行通俗化处理并非是对茶歌的破坏,而是对茶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使得茶歌更符合现代人对音乐的感知,从而更具传承的生命力。目前,我国各地有很多传统民歌,经过通俗化处理后被经久传唱成为经典。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当属《茉莉花》了,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百年民歌《鲜花调》,后经由军旅作曲家何仿汇编整理而成。在中国和国际上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3.3 积极迎合现代传播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也是阻碍茶歌传承和发扬的因素之一。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茶歌应该改变口口相传的传统,积极靠拢现代化传播方式,迎合当下受众人群的对艺术的获取习惯,才能够在传承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3.3.1 茶歌与互联网音乐结合

互联网音乐为音乐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传播过程中,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还具有共享性等特征。而茶歌在传承过程中,缺乏有影响力的推广和普及方式,恰好,互联网音乐能给其提供有利的补充。两者同为音乐艺术,都是将人民生活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在其传承过程中,都需要融入文化内涵,这就是双方结合的基础。在结合过程中,要选择适合两者有效传承的策略,还要考虑到受众接受度和关注度,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尤其是市场因素,不容小觑,可以说,市场因素就是它们的生命力。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融合创新中,必须要对传统茶歌进行改造、创新,具备传承价值才行。

3.3.2 茶歌与声乐舞台结合

随着市民文化消费观念的提升,声乐舞台艺术市场日渐活跃,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对于缺乏良好展现载体的茶歌来说,可以将声乐舞台艺术市场,作为艺术传承的新载体,新途径,从而促进茶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两者结合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茶歌要符合声乐舞台表演特点,这就要做到:在展现时,需要准确把握茶歌的思想价值和情感理念,因为没有真情实感的声乐表演,就没有生命力,也无法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观众需要通过形体语言来了解表演者的情感表达,将茶歌与声乐舞台艺术相结合时,需要表演者对茶歌的创作背景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通过形体语言进行准确表达;最后,无论是茶歌,还是声乐舞台艺术,它们都是通过演与唱进行展示的,这就需要表演者,具备专业、扎实的表演技能和素质,还要对茶歌艺术的内涵进行准确认知,这样才能有效结合,使得茶歌在新时期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4 结语

茶歌产生并流传于茶区,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是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茶区文化不断交流,使得茶歌也得到了融合发展。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茶歌的发展与传承呈现出新特点,面临着新问题。这需要我们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各地的茶文化交流,引入现代文化元素,并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从而让茶区茶歌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猜你喜欢
茶歌茶区安溪
董长贵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预防病毒
广西茶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研究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茶歌艺术的声乐属性与演唱表情探究
福建安溪茶歌的形态特征分析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
中国茶的四大茶区
安溪寿星爱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