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叮咬的应急措施及防治

2018-01-19 16:44杜恒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口器涂抹伤口

杜恒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皮肤科,湖北 宜昌 443000)

引言

蜱虫属于吸血类的昆虫,没有吸血的时候体积非常的小,在吸完血之后,身体就会不断的增大,甚至可以达到小手指甲盖儿那么大。一般来说公的蜱虫不吸血,都是母的蜱虫吸血。母蜱虫吸血是为了孵化下一代,这种现象与蚊子存在相似之处。蜱虫本身不存在致病的微生物,但因为蜱虫会吸食不同动物的血。如果蜱虫在吸血的过程中,这些血液中存在病原微生物,那么在吸人体内的血液时,就会将这些病原微生物传染到人体之内。蜱虫可以传播的疾病非常多,但是在被蜱虫叮咬之后,发病的人却比较少。因为只要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理,就可以避免传染疾病[1]。

1 蜱虫叮咬的应急措施

蜱虫经常附着在人类的头皮区域和腰部区域以及腋窝、腹股沟和脚踝下方等区域。一旦发现蜱虫叮咬现象,或者蜱虫钻入皮肤。就要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如果临时找不到酒精,可以选用一些乙醚或者松节油,涂抹在蜱虫的头部。也可以在蜱虫旁边点燃蚊香,在把蜱虫麻醉之后让蜱虫松口,然后对伤口进行处理。也可以用液体的石蜡和甘油,涂抹在蜱虫的头部,让蜱虫窒息或者头部放松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不能生拉硬拽,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导致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之内[2]。

如果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自身存在蜱虫叮咬的现象,就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且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将蜱虫逼出体内之后,才能对叮咬的区域进行局部的消毒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居民要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的观察,如果叮咬部分出现发炎或者产生红斑,自身存在发热等现象。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以免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对伤口进行处理时,不能在被咬过程中用水冲刷蜱虫,这种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会加重病情[3]。

在被蜱虫叮咬之后,一定要将蜱虫的口器完整的拔出来,防止蜱虫将吸食的血液过多的倒流回人体内。因为这些已经吸取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一些致病微生物。蜱虫的口器上存在倒刺,在对蜱虫进行处理时,生拉硬拽无法完整地拔出蜱虫的口器,甚至会将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内造成感染。直接将蜱虫拔出来,不仅会将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之内,还会因为挤压蜱虫的身体,导致蜱虫已经吸食到的血液倒流到伤口中,会对伤口造成损伤,而且存在感染疾病的风险。所以在对蜱虫进行处理时,可以在伤口的周边注射利多卡因,等待几分钟之后,用镊子夹住蜱虫的头部,轻缓地将蜱虫拔出来。在被蜱虫叮咬之后,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才能对传染疾病进行预防,避免因为采用了不当的处理措施感染疾病[4]。

2 蜱虫叮咬的预防措施

2.1 公众的预防 实际上在对蜱虫进行处理时,预防蜱虫的叮咬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居民要想对蜱虫的叮咬进行全面的预防,就要在出席野外活动时,在自身暴露的皮肤上喷涂一些驱蚊液,因为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和树林中,因此在参与户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免在野外的草丛中长时间的坐卧。蜱虫还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和腰部等部位,在参与野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区域进行全面的排查,然后对发现的蜱虫进行处理。如果居民的家中养狗,这些狗狗又喜欢钻草丛。那么在狗狗回家之前。要对狗狗的全身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蜱虫。如果发现了蜱虫就要对其进行处理,因为这些蜱虫可能会从狗的身上跳到人体上[5]。

预防蜱虫的叮咬,可以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医疗人员应该指导大众对蜱虫的叮咬进行预防。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要减少接触蜱虫的几率,或者尽量避免接触蜱虫。如果居民存在蜱虫的叮咬史或者开展野外作业的次数比较多,一旦自身出现了疑似症状,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就诊治疗,并且告知医生自身的暴露史。在存在蜱虫的区域进行作业时,工作人员应该对自身是否附着蜱虫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发现身上附着蜱虫,不能对其进行用力撕拉。防止撕拉的过程中,导致蜱虫的组织或者口器折断在皮肤中,进而引发损害。应该立即采用镊子等工具将蜱虫拔除,或者采用烟头烫的方式,让蜱虫脱离体表组织。因为蜱虫体内含有的液体,一旦接触皮肤的破损处,就会导致传染性病原体的侵入。因此在发现蜱虫之后,不能用手摘除蜱虫,也不能用手指捏碎蜱虫。如果居民发现自家的宠物体表存在一些蜱虫,应该减少与宠物的直接接触,以免发生被蜱虫叮咬等现象[6]。

2.2 灭杀蜱虫 在对蜱虫进行预防时,还要全面灭蜱。一些草原区域经常存在蜱虫,可以采用牧场轮换或者牧场隔离的方式,对蜱虫进行全面的剿灭。自然界中的一些蜱虫,可以采用局部火烧或者化学防治等手段。对其进行全部的灭除。在对室内的蜱虫进行消灭时,首先要对来源进行消除。要将家中动物的住处。设置在远离住房的区域,并且经常对各个区域进行打扫。同时还要对动物活动区域进行喷药处理,防止蜱虫侵入室内。还可以将一些松香涂抹在长纸条上,放置在门窗附近,对蜱虫进行粘杀。

2.3 个体的预防 居民在进入存在蜱虫的区域进行作业或者开展活动时,应该做好自身的防护。居民要穿戴一些紧口的浅色光滑衣服,尽量穿带长袖的衣服和长裤子,减少外部裸露的皮肤。居民穿戴浅色的衣服,比较容易发现蜱虫。这些光滑的衣服可以防止蜱虫的叮咬或者附着,也容易甩掉附着的蜱虫。居民还可以在领口位置和袖口处涂抹2%的敌百虫水溶液,在裸露的皮肤处涂抹一些避蚊胺。如果居民在开展作业时,区域内的蜱媒病比较流行,那么作业人员应该尽量少接触一些杂草。在休息时也要通过彼此的脱衣检查,对蜱虫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被蜱虫叮咬之后,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体内不含致病微生物,那么蜱虫在叮咬了这些动物之后再吸食人体的血液,也不会导致人体感染传染病。蜱虫在对人体进行叮咬时,人体的患病必须满足以下几种条件,也就是说致病微生物在动物身上可以共存,蜱虫叮咬了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动物后,继叮咬人体,并且将足够数量的治病微生物注入人体内。人体的免疫力无法杀死这些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所以只要做好蜱虫叮咬的预防,并且采用正确的处理措施,就可以避免患病。

猜你喜欢
口器涂抹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想不到吧?我会咬人
去蜱虫小妙招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脱口而出战队谁家“变形”更高怪
涂抹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巧贴吸盘挂钩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