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葡萄产业考察后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2018-01-19 17:53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棚架主蔓树形

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610066)

【导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与葡萄生产强国相比,我国葡萄产业效益相对较低。今刊发此文,意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国外葡萄生产情况的窗户。

2017年9月初,笔者先后考察了日本山梨县的笛吹市石和町、甲州市胜沼町等葡萄基地,拜访了志村葡萄研究所、日本国立果树研究所东广岛分部,实地了解日本种植鲜食葡萄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以及日本开展葡萄选育种的目标、技术路径及方法等。此外,还参观了东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著名的筑地市场,以及当地的一些水果零售商店、农资销售商店,了解了日本葡萄及其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这次考察对笔者触动很大,有一些心得体会,供有兴趣的产业界同仁参考。

1 大树形整形方式占据主要地位

山梨县的几个葡萄主产区,树形均采取大树形的整形方式。葡萄主干高约2 m,1~3级主蔓均匀分布于平棚架面上。其中一级主蔓为一字形,即主干以上一边一个一级主蔓,长度约23~25 m;二级主蔓依次垂直分布于一级主蔓两侧,呈鱼骨形,并且靠近主干附近的二级主蔓一般往主干方向折返回来,折返点距离一级主蔓约2.5 m,尽量均匀地占据整个架面;三级主蔓一般较短,也均匀地分布在二级主蔓上。大树形一般经过5~6年的间伐逐渐成形,每株葡萄占有的架面呈长方形,长约46~50 m,宽约9~10 m,平均每667 m2最终只保留了1~2株葡萄树。这样的树形使得葡萄树势得到了极大缓解,因为无论哪个品种,结果枝粗度均与筷子相仿,结果枝上面的副梢仅仅能抽出2~3片叶。反观我国各葡萄产区,尤其是南方温暖湿润的产区,花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枝梢管理上,如枝梢固定、结果枝摘心、副梢的反复处理等。

2 平棚架是葡萄的主流架型

日本山梨县和东广岛市的鲜食葡萄栽培架型基本上是平棚架,甲州市胜沼町栽培的大量酿酒葡萄品种也基本采取了这种架型,连绵0.2万hm2的葡萄平棚架布满整个山谷。日本葡萄主产区与我国南方类似,夏季高温高湿是优质葡萄生产的两个主要限制因素,而平棚架能使园区有效降温排湿。主干2 m以上的平棚架,通风带宽阔,空气流通顺畅,降温排湿效果最佳。我国南方不埋土区域,关于葡萄架型还有很多争论,但从降温排湿效果来看,平棚架毫无疑问是最好架型。从大树形的整形要求出发,平棚架也是唯一比较适宜的架型。平棚架面上的叶片(包括较小的副梢叶片)基本是朝上的,而且都有一个朝上的倾斜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平棚架可以分离叶幕和果穗,生长后期悬垂的果穗通风良好,遮阴适度,有利于果穗管理和病害防控。干高2 m以上的平棚架,也有枝梢与花果管理操作上的不便,但是日本山梨县的一些产区为田间操作人员配备有便携式站立台,由铝合金管焊接而成,非常轻,呈四方形,边长80 cm,高度40 cm,一个角上有把手,便于田间工作人员携带和移动。

3 中长梢修剪是主要的修剪方式

在大树形和平棚架栽培模式下,日本葡萄产区大多采取中长梢的冬季修剪方式。一般来说,每个三级主蔓构成一个枝组,自成体系,能够自我更新。该枝组发出的结果母枝均留6个节位修剪,这些结果母枝呈扇形分布,尽量均匀地占据一定的架面空间,类似于将传统的扇形整枝技术平放到平棚架上。长梢修剪,可以起到缓解树势的效果,而6个节位的结果母枝,保留顶端抽出的结果枝不进行摘心处理,令其无限延长,又使得后面5个结果枝在摘心以后也不会生长过旺,因为即使肥水偏多,也被顶端的第6个结果枝消耗掉。长梢修剪及保留延长枝,使得树势进一步得到缓解。5个摘心的结果枝,一般都是在果穗以上留6叶摘心,这样主梢叶片10枚,加上副梢叶片约12枚,一个果穗有将近22枚叶片,营养有了充分保障。

4 精细化整形与膨大处理是主要的花果管理方式

由于日本葡萄主产区大多是多雨潮湿之地,因此各产区一般都选择欧美杂交品种为主栽品种,虽然近年来阳光玫瑰的发展呈明显的上升之势,但巨峰系仍然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当地消费习惯偏好大粒型品种,栽培上追求两点:一是严格控产,将果穗修得很小而单个果粒尽量最大化;二是不限制使用赤霉素等天然植物激素的次数和浓度,进一步促进果粒大型化。田间考察得知,当地葡萄管理成本主要是人工对花穗的整形和果穗的疏果。我国南方地区也大量种植欧美杂交品种,技术上也向日本学习,但是由于受到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膨大副作用的影响,粗梗、掉粒等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导致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和果粒膨大上心存顾虑。根据日本种植巨峰系等葡萄“枝条做到极弱,果粒做到极大”的经验,我们的核心问题还是树势过旺,因为每667 m2只种1~2株葡萄时,树势将极大缓解,结果枝非常纤弱,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穗的副作用也就相对较小。日本的葡萄育种专家志村富男和佐藤明彦均提出大粒型品种是他们选育新品种的主要目标,其中志村富男提到他主要以自己选育的魏可为亲本和对照品种,追求选育出能超过魏可的新一代品种,无论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都可以,并且他还特别关心我国大粒型品种的选育情况,询问是否有单粒重超过雄宝的品种;而佐藤明彦也提到日本国立果树研究所的葡萄选育种第一目标就是以巨峰为对照,要求新品种新材料的单粒重必须超过巨峰,否则毫不犹豫地予以淘汰,他还提到,目前风行于亚洲地区的阳光玫瑰当年选育出来时,由于单粒重不如巨峰,差一点就被淘汰了。

5 机械化耕作是土壤管理的常规操作方法

日本葡萄园的极端稀植模式,为土壤及根系管理实现机械化操作提供了便利。据日本葡萄种植专家介绍,土壤每年秋季施1次农家肥,大概每667 m2用量为1 t,以牛粪为主,通过旋耕机翻入土壤,土壤机械耕作层厚度约10 cm,不会对根系造成损害。在生长季节,每隔一段时间轻度旋耕一次土壤,一般是当地面杂草高度约10~20 cm时进行旋耕粉碎,让杂草还田,保持地面干净和通风。此外,每个关键的物候期地面撒施化肥,然后通过贴近地面安装的旋转喷头洒水,帮助化肥溶入土壤,促进根系吸收利用。由于绝大部分葡萄园都是露地栽培,霜霉病防控压力大,葡萄园使用波尔多液的频次和数量较大,葡萄园面临着土壤铜含量超标的风险。日本大部分耕地都是由火山灰积淀而成,土层比较深厚,土质也比较肥沃,排水良好,因此葡萄长势良好,这是该国发展葡萄种植业的主要优势。

6 套袋及定期喷药是病虫害防控主要措施

由于日本主产区的葡萄园采取了极端的稀植模式,合理的平棚架型,以及枝梢生长势的良好控制,葡萄园病虫害发生率大为降低;大多数葡萄园又位于丘陵或河谷的缓坡地带,土层比较深厚、疏松,因此排水条件比较好,这使得葡萄裂果现象大大减轻,果实病害发生率也明显较低。此外,花穗与果穗修剪得当,穗型都比较小,因此果粒生长发育空间有保障,不仅裂果少,喷药保护也比较容易到位。果穗二次膨大以后,一般要喷药保护和套袋,随后以喷施波尔多液预防霜霉病为主。田间叶片、树干、枝蔓、果袋等都能看到蓝色的波尔多液,可见该药剂用量不小。预防鸟害主要以防鸟网为主,有的则在果袋上加一张硫酸纸防止鸟害。喷药关键物候期为:3~4 叶、6~7 叶、9~10 叶、12~13 叶、15~16叶、套袋前、套袋后等,每年喷药7~8次。

7 鲜食与酿酒兼用葡萄品种的发展丰富了都市观光葡萄产业内容

山梨县的胜沼町是日本较著名的都市观光葡萄区,当地连绵0.2万余hm2的葡萄园蔚为壮观,种植了较多的鲜食与酿酒兼用的葡萄品种,如甲州、蓓蕾玫瑰等。观光区的核心区域,还建立了规模较大的葡萄酒专卖店,店内展示了各家各户出产的葡萄酒,数量、种类十分多样,高、中、低位价格的都有。创新的酿造技术和包装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此外,当地还开发了众多与葡萄产地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如葡萄串开瓶器、葡萄钥匙扣、葡萄藤拐杖等。以鲜食葡萄和葡萄酒为核心产品,加上多样化的旅游附属产品,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流连忘返,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相比我们国内的都市观光葡萄园区,尽管品种很多,但大多数都只销售鲜食葡萄,基本没有葡萄酒这个产品类群,即使有零星自酿葡萄酒销售,其品质和质量也有待提升;附属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缺乏创新,使得整个产业竞争乏力。

8 通过市场拍卖会推广发布葡萄新品种新产品,提高其竞争力

东京筑地市场是当地著名的农场品批发市场,考察发现许多优良的葡萄品种和产品都是在这里通过市场组织的拍卖会进行推广和销售,如当地稀有的和表现很好的罗马红宝石、长野子等新品种,拍卖过程中都曾经创下销售价格的新高。这些颇具轰动性的新闻极大地提升了这些优新品种的宣传效果,也为卖家和育种家带来了很好的收益。从目前当地鲜食葡萄的销售价格来看,阳光玫瑰应该是一个突破性的葡萄优新品种,单价远远高于其他葡萄品种,每穗(500 g左右)单价都在 1 000~5 000 日元(约17日元折合1元人民币),其余品种每穗单价基本都在1 000日元以下,差异明显。

猜你喜欢
棚架主蔓树形
猕猴桃棚架上篱架及围裙栽培法
运营铁路移动防护棚架吊装数值模拟分析*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桃树几种树形的特点及整形修剪要点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空间网架螺栓球结构棚架施工图优化设计
棚架梨树整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