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内蒙古的刘巧芝,从小就迷恋像砖头一样的厚书。但那些书在白天轮不到她看,只有到了晚上,她才能凑近煤油灯,似懂非懂地默读。她的作文,从小学到高中时常是班里同学争相阅读的佳作。随着阅读层面的拓展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她有了文学梦。
不幸的是,她在高考中以微弱差距落榜,只能像所有农家子女那样,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这段时间的磨砺,使她对生活与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每天,放下镰刀和锄头,她就伏在炕桌上奋笔疾书。其间,她写出了4万多字的中篇《探险》;另一部《麦收时节》,也是她对农村苦寒生活的真情抒写。1989年,结婚之后,她与普通农妇一样辛苦劳作……尽管如此,执拗的她依然不改初衷,继续挑灯夜战,写出许多“如山涧泉水,极富音乐感的”文字。1998年秋天,她和丈夫辛勤耕耘的麦田被一场雹灾击毁,被迫举家西行,落足乌海,开始了坎坷的打工生涯。工作之余,她不断写作,给《北方作家》《乌海日报》投稿。她每天除了出去干活和一日三餐的打理、洗洗涮涮,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写作。1998年到2008年,她创作了约22万字的长篇小说《猫眼》、中篇小说《林婵》及短篇小说《丁香之死》《花落花开》等。
她是打工女,她在竭力謀求生计之余,尽心编织着自己的作家梦。她说:“文学这条路,我要一直走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