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地区园林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

2018-01-19 02:48余明光
现代园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建设应用研究

余明光

摘要: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具备对当地环境极强的适应性,非常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且乡土植物独具地方特色,易于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同时乡土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具备较强抗逆性、养护成本低,大量应用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维持和增加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乡土植物必然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湖南益阳地区;乡土植物;园林建设;应用研究

1乡土植物的概念及特点

1.1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是指某种植物在经历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物种演替之后,高度地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气候及其变化,成为这个地区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

根据地理区域区划的不同,可分为地区性乡土物种、国域性乡土物种和世界地理区域性乡土物种。然而,在建设实践中,众多园林专家和工作者通过切身长期地接触和应用乡土植物,对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而将其分为2类:第1类是把当地固有的、原有的植物种类归为乡土植物,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与外来植物相对应,把那些经过较长时间的生长发育基本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外来植物称之为“归化植物”,同时,有的园林专家直接指出乡土植物就是土生土长的植物;第2类是较为广义的乡土植物概念的定义,认为只要是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可以正常地甚至于能很好地在这一地区自然生长,高度适应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便可以称之为乡土植物。

1.2乡土植物的特点

乡土植物经过长时间自然选择和物种演替,植物自身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环境条件已经很好地融合,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所以乡土植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2.1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抗性强。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或者是外地移栽且长期生长在本地,对本地形成了相当适应性的植物,高度地适应了周围环境,其主要表现有:对当地土壤、气候、海拔、生物等的适应性,和对当地暴雨、干旱、冰冻、高温等的抵抗性。其最大优势表现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极强适应性、抗逆性及抗病虫害能力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生长发育进程中逐渐筛选、进化出来适应生存的能力。

1.2.2种苗易得,价格低廉,易于管理。乡土植物是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长期自然生长、培育而得以极其适应本地环境的植物。其具备较强的生态特点——适应性、抗病虫害性,从而在后期栽培、养护与管理上相对简单、各方面的条件也相对成熟等。乡土植物在育苗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因此管理成本和苗木获得及采购价格都较经济低廉,所以说在性价比上乡土植物比外来植物更具优势。

1.2.3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性。园林植物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而乡土植物具备特定的生态习性,在当地自然环境中依靠自身生长习性优势得以长期地、正常地生长发展。并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不断地适应着新的自然变化,所以乡土植物能够较好地维持和保护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1.2.4浓郁的地域文化特性。不同地方的不同植物可以直接地体现当地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景象,所以乡土植物能够表现出每个地方浓郁的地域文化性。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与本地乡土植物在长期的接触中,会不断地对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研究,逐渐了解和掌握了其习性和特色,于是乡土植物便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与之息息相关,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这种长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便在特定地区形成了特定的“植物文化气候”。

2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优先是最基本的原则,只有在充分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来美化环境、改善环境、陶冶性情,方可实现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乡土植物是原生态土地生长的、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融入了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因此,乡土植物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乡土植物能有效地维持当地生态平衡

乡土植物经历当地长期的历史演变,对当地的恶劣环境条件形成了较强的抗逆性,并且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海拔、生物等形成了平衡而稳定的状态,创造了一个合理、和谐的空间。同时乡土植物和周边的植物通过竞争与选择已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由这些适应了当地环境的乡土植物形成的森林群落,林分结构稳定,树木生长旺盛,抗逆性强,又由于具有多样性的物种特点,物种间的相互制约完善,病虫害不易暴发成灾,即使发生也因存在大量天敌而相比外来植物更容易进行有效控制,可以规避毁灭性灾害。因此,在园林建设中乡土植物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2.2乡土植物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乡土植物的抗逆性强、易于栽培与养护管理、成活率相对较高、具有很好的独具特色的观赏价值等特点,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苗木产自本地,种苗易得,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路途运输距离较短,运输成本也随之降低,并且移植前后氣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变化小,成活率也能得到极大保障。这些都能很好地体现出多用乡土植物所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

2.3乡土植物能体现当地城市文化内涵

乡土植物有着浓重的群众基础,是乡土文化的重要构成,以乡土植物为基础营建的园林,当地文化性更丰富厚重,生命力更旺盛。乡土植物不仅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也能彰显城市文明。产自不同地区的植物能反映出各异的文化内涵,比如竹子枝干挺拔坚韧,寓意着高风亮节的精神,“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既为对一种不为世俗束缚的表白;梅花于寒冬孤傲绽放,是不畏困难、坚贞不屈之精神的完美体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也是洁身自好的完美诠释;齐整的松柏象征着庄严肃穆的氛围;生于幽谷的兰花象征着才华横溢而不张扬的隐士精神等等。

3乡土植物在湖南益阳地区园林景观营造

3.1努力打造乡土植物与地方特色结合的园林景观

乡土植物其特点、功能以及所营造的园林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地域性。而植物形象的地域性可以造就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因此,园林工作者在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自然景观特色,以展示地方植物特色为目的,以生态平衡为标准,构建适合在当地生长发育的乡土植物群落。而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主体的乡土植物,创造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城市人居绿化环境,营造出以乡土植物为核心的地方特色园林景观。比如,益阳是全国知名的“竹子之乡”,在城市园林景观营造中,充分挖掘竹子的观赏价值,打造了特色“竹子”景观“百竹园”等。

3.2充分发掘乡土植物与地域相结合的文化景象

通过运用乡土植物进行植物造景,塑造当地特色文化,体现植物景观设计的艺术价值,因得益于乡土植物的融入,当地的景观形象更是充满活力。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有着本民族独特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取向,人们赋予及造就出当地乡土植物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乡土植物与地域文化景象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植物配置和搭配其他园林建筑与设施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富有当地个性的民俗民风,展现当地历史文化,营造健康园林绿化模式。20世纪初一曲“最美桃花江”唱响国际,“桃花江是美人窝”蜚声国内外,如在植物景观营造中,充分结合“桃花”与“美人”2个显著地域文化特色元素,打造出了结合“桃花江美人窝”生态公园的以桃花为主景的桃益大道等。

3.3极力规避外来植物在园林生境中对乡土植物的侵害

乡土植物的应用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也能造就地方特色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景象。然而,合理的、适当的外来植物的引种可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绿地景观的异域性。但在选择外来植物种类时,首先应选用已经经过严格科学驯化的外来植物,其次在引种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安全性问题,以免造成大规模的外来植物入侵,而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侵害,规避比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等引种而带来的失败案例。

4结语

在当前城市园林建设中更好、更广泛地利用乡土植物,既推广了乡土植物的应用,又节省了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大量经费,最为重要的是乡土植物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抵御外来植物的大规模入侵。基于乡土植物的这一系列重要作用,政府部門和园林工作者应该大力开发、研究和利用乡土植物来营建更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适度配置一定的合适的外来植物与其和谐共生,共同营造植物丰富的多样性景观,使城市绿化显现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能更好地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因此说,乡土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至关重要,一定要把乡土植物作为城市园林植物选择的首选和主体。

(收稿:2017-05-12)

猜你喜欢
乡土植物园林建设应用研究
当前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分析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园林工程管理的研究
加强园林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