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生涯 始于大学

2018-01-19 11:55
大学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乒乓外交人民日报社读研

Q:钱老师您好,您参加高考时是怎样的情形呢?

A:1977年是12届学生同时高考,所以考试那天阵仗特别大。我所在的农场开出了3辆大卡车,将连我在内大约150个人一起送到县城去参加高考。最后揭榜,只有3人考上了大学本科,还有2人考上了大专。我成为内蒙古师范学院1977级529名学生中的一员。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激动得双手颤抖。我真切地感受到崭新的生活要开始了。

Q:大学时您做过采访之类的事吗?

A:我在大学时就开始了人物采访写作。第一个采访对象是蒙古族小说作家玛拉沁夫先生。在征得先生同意后,我采访了他一个半小时。之后我把采访资料整理出来写成文章,抱着尝试的心态向内蒙古杂志投稿,结果刊发了,那时候我觉得特激动。后来我也被人看作是研究玛拉沁夫的第一人,这是我没想到的。

Q:新闻专业研究生是怎样读的?

A: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后,我去了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实习。我在研究生院的导师林钢先生,正是人民日报社记者部的主任。导师强调说,要将读研期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采访相结合,多采访多写作,向记者部里的优秀记者前辈们学习。

我虽然之前有采编经历,但新闻业务能力还是不足,只要时间不和课程冲突,我就会去听记者部的例会。导师的指导和记者部的群英荟萃,让我大开眼界。在导师的要求下,我读研期间的采访实践相当充实,有大量稿件得到了导师的批改。这些都是我新闻生涯起始階段宝贵的积累。

Q:您在1985年曾以实习记者的身份采访尼克松,这是许多在职记者都得不到的机会。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把握住这个机遇的呢?

A:我在读研究生时,开始了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采访写作,中美“乒乓外交”是我的采写方向之一。因为这个外交题材事关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我一度怀疑自己拿不下这个题目。但导师坚定地鼓励我,说这个题目真的很适合我。

若干天后,美国前总统的尼克松来中国访问,其中一项日程是去对外经贸大学访问和演讲。活动当天,人民日报得到两张现场记者证,一张给了国际部,另外一张给了我。

至今我还记得那一天,1985年9月4日,我在对外经贸大学对尼克松先生进行了采访。虽然时间并不很长,获得的素材也难说丰富,但它对我之后的采访与写作生涯十分重要。它给了我信心,让我能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保持一名记者应有的冷静。它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新闻人,不要惧怕高职务者,因为他们正是公众和历史监督的对象。

Q: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做起,到成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您在记者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什么?

A:我小时候家境困顿,加上幼年曾患重疾,曾一度非常自卑。面对不熟悉的人,我会自信不足,这对记者而言几乎是致命的。但也因为如此,我在每次采访前都会做充分的资料准备,在采访过程中努力保持平静和专注,把精力放在如何获得自己需要的新闻材料上。

对刚接触新闻采访的新手来说,坚持也非常重要。为了能让自己的第一本书《乒乓外交始末》顺利出版,我一个接一个地去寻找当年“乒乓外交”的当事人,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的秘书和翻译等人。找到他们并请他们接受我的采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坚持了下来,并在一次次的采访中坚定了自己做新闻的信念。

Q:您有什么想对新生代新闻人说的话?

A:身为记者,用心倾听,忠实记录,是我们的本分。每个人都有对这个世界发表看法的权利,无论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如何,我们都应给予他们平等和尊重,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声音。

猜你喜欢
乒乓外交人民日报社读研
“乒乓外交”
就学类型如何影响读研计划?
——九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
小球推动大球:“乒乓外交”亲历
大学生读研择校外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
从人民搜索离职自主创业
PIGSKIN IN PEKING
永远的遗憾——深切怀念不曾谋面的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
读研值不值,是一个早就应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