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育课程研究

2018-01-19 11:48黄洁
青年时代 2018年28期

黄洁

摘 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要求高校顺应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寻求更好的发展。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非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育也面临的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把握机会,努力完善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以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非学历留学生;汉语课程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学习热潮持续。“一带一路”为汉语“走出去”提供了桥梁,不管是语言学习者还是文化体验者,不论是宣扬中国文化还是学习他国文化,通过这个桥梁,学习者们沟通,学习,联系;从而能够知华、友华、爱华。作为民族普通高校,拥有独特民族特色文化,在汉语“迈出去,走进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对外汉语发展不仅仅对高校的教学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能够提高高校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地位。

一、非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一)非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定义

来华留学生主要分为学历留学生和非学历留学生。 非学历留学生主要分为语言学习者,短期项目访学者。根据非学历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其汉语教育定义结合国际汉办汉语水平测试等级分类,可以理解为学习者能理解有关个人或日常生活的基本语言材料,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词句复述、背诵及抄写。掌握基本句型,可以造一些简单的句子,对事物作简单的描述,可以做日常的语言交流。

(二)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特点

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其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育特点主要体现为留学生学习动机的多样性;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差异性和汉语教学情况的主动选择性。通过对中南民族大学的100名非学历斯坦共和国留学生调研显示,学习动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喜好性动机,即单纯的喜欢汉语,渴望学习汉语,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此类动机的学生有20人,占20%;生存性动机,即希望通过汉语学习,拿到汉语水平测试成绩,能够回国找到更好的工作,为自身的职业规划增添筹码,此类动机的学生有45人,占45%;两类动机都占有的有35人,占35%。通过调研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的非学历汉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回报性,通过汉语水平测试,拿到证书对于继续汉语学习或者找到一个好工作都至关重要。

二、非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情况

(一)课程设置

结合留學生喜好性学习动机和生存性学习动机的特点,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学历生的课程设置略有不同。考虑到学生“非学历”,“短期”等特点,应该侧重学生对于汉语的语用功能的学习,尤其是听、说技能的掌握。同时要更加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和维持。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做出灵活合理的安排。

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00-11:40开设汉语课程,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在这三个级别中又细化为每个级别两个班,基础较差的班级主要开展听、说、读、写基础课程;基础较好的班级除了基础课程,还增加了中国文化。通过班级的细化来降低学生因为汉语水平差异造成的学习障碍。

(二)特色课程

开设有武术、剪纸、民族文化、民族艺术、音乐等选修课程。留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相应课程。教学活动上主要是定期开展文化之旅、博物馆参观、汉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选择

短期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非学历”、“以学期为学习单位”的特点,虽然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相对集中,但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还是应该自成体系,有始有终。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该校选用的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发展汉语》系列。通过选取贴近留学生生活、学习相关学习背景及话题,促进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语用性、场景化、趣味性是非学历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模式。

1、语用性强调技能教学:指侧重听、说、读、写某一个特点的技能的教学训练。通过各课程各侧重教学的展开来锻炼学生的汉语语言运用能力。

2、场景化教学:通过生活,学习场景模拟再现,围绕生活学习中的某个话题教学。

3、趣味性:即游戏教学,或者活动教学。围绕一个学习重难点知识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或开展某个活动,以“玩”促“学”。

三、非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发展机遇

(一)政策的支持

“一带一路”的提出,得到60多个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汉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必要语言辅助。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不断的建立,“汉语”在国际语言的地位越来越显著。非学历留学生不仅仅是来华留学生的主体人群,海外各国各地区的汉语教学大多也属于短期的非学历汉语教育。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才能造就留学生汉语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精品化。

(二)研究本体的发展

留学生汉语教学,即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二语习的的一个学科,在学科建立和学术研究上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对于汉语本体研究的发展,“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建立,给了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研究本体一个名正言顺的学科归属。同时,依靠汉语语言学科的研究,结合留学生汉语教育的实际特点和规律,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参与到了学科的研究中,比如李泉提出了对于“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建立不能仅仅是“默默的学术研究”,更要找条件,找机会,将这个学科写进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现在这个观点的提出已经得到了实现。

四、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笔者就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希望以此来获取非学历留学生和汉语国际教师对于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各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为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育建设提供参考。

(一)调查概况

1.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次调查分为两次,一次针对留学生,主要调查留学生学习动机、对课程的看法、学习效果及学习方法的适应程度;另外一次调查是针对汉语国际教师进行,采用了电话或网上调查的方式。共有来自于武汉各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30位教师参加调查,其中中南民族大学国际汉语教师18位,调查内容涉及教师对所属学校课程设置的意见、对教学对象的态度、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教师觉得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2.调查对象概况

(1)参加调查的留学生。一共有160余人,其中150人为非学历留学生,10人为学历留学生。他们来自于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斯坦共和国留学生最多,为100人,占总人数的62.5%。102人填写了性别,其中男生60人,女生42人。学习汉语的平均时间是一年左右。

(2)参加调查的老师其中男老师8人,女老师22人。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65岁。30个老师中,毕业于对外汉语专业的有18人,毕业于其他文科专业的6人,毕业于外语专业的4人,毕业于其他专业2人;受教育程度本科5人,研究生16人,博士9人;有13位老师有海外任教经验,有28位老师现在大学任教。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其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具体数据上文已提到), 并且在留学生对中南民族大学汉语教育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可以对发现,有92个学生学习效果满意,所占比例为57.5%;有58人对学习效果比较满意,觉得汉语有点难,所占比例为41%;还有比例为1.5%学生觉得汉语太难,没意思,没有效果。在具体汉語课教学的问题体现上,62.5%的学生觉得听不懂汉语,记不住;6.2%的学生觉得教材不好;9.4%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够好;还有21.9%的学生觉得老师教的方法无法接受。

通过对留学生的调研数据表明,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相对合理,但是但是缺乏趣味性,有点难是留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2.教师的问卷中针对课程设置的反馈大部分教师觉得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但也有老师提出课程设置缺乏趣味性;少数老师提出课程设置过于繁琐,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

五、对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育课程的建议

(一)非学历汉语教育的精品化

非学历汉语教育对比学历汉语教育,常常会被忽视。非学历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过多的强调学历教育的“全面性”,或者是非学历教育的“时效性”都会对非学历汉语教育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

笔者认为通过对非学历汉语教育的重视性,加强对高校的语言教育基地的组建,根据非学历汉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课程设计,提倡同学历教育一样的精品化教学。不但促进了非学历汉语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便于更多的招收优秀的国际人才。

(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汉语结合,寻找新思路

根据留学生非学历汉语教育学习目的的特点,高校应该把非学历汉语教育当做“一扇门”,通过与学历教育的联系,这扇门即宣传了高校自身,也引进了想来中国,想学汉语,想看文化的国际人才。能够把想要留下来的国际人才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汉语教育的接轨,留住人才,为高校,为中国做贡献。

(三)教师队伍的发展,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师队伍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学习更多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体验,建立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多参加行业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泉.关于建立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J].世界汉语教学,2007(3):399-413.

[2]冯胜利.论汉语二语教学的独立性[A].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

[3]王瑞烽.初级汉语读写课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方式[J].语言教学研究,2010(1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