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01-20 02:12贾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6期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出血量

贾傲

消化道息肉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病症, 以胃息肉最为常见, 手术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 传统直接息肉切除术因对机体损伤程度较大而慢慢被弃用, 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轻微、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 因此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1]。基于此,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消化道息肉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筛选出本科室2017年1~12月收治的8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研究, 并对比传统直接息肉切除术及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本科室收治的8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内镜组, 各42例。传统组:男24例, 女18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7.3±12.8)岁;息肉大小1~4 cm, 平均息肉大小(1.6±0.8)cm;单发息肉31例, 多发息肉11例;发病部位:胃部18例, 食管12例, 十二指肠6例, 结肠6例。内镜组:男25例, 女17例;年龄16~81岁, 平均年龄(47.6±12.7)岁;息肉大小1~4 cm, 平均息肉大小(1.5±0.9)cm;单发息肉30例,多发息肉12例;发病部位:胃部19例, 食管11例, 十二指肠6例, 结肠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息肉大小、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空腹心电图、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机制以及血小板计数等。传统组行传统直接息肉切除术治疗。内镜组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 主要步骤为:①提醒患者视手术需求变换体位,确保息肉同邻近组织充分接触;②自活检孔置入圈套器, 助手轻轻将其收拢, 息肉变成暗紫色时将圈套器外套管与息肉紧密贴合;③调整内镜距离, 打开电源开关, 电极金属头靠近息肉, 视息肉大小调节功率, 开始进行射频治疗。无蒂或粗蒂息肉先电凝再电切;长蒂息肉先电凝再电切, 同时进行反复、间断通电治疗;息肉>2 cm且无蒂以及宽基底息肉者,先向息肉底部注入浓度为1∶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再行电凝电切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胃镜检查提示息肉彻底切除;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胃镜检查提示有息肉残留[2]。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腹痛、腹胀、出血、穿孔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传统组患者治愈33例, 无效9例, 治愈率为78.6%;内镜组患者治愈40例, 无效2例,治愈率为95.2%;内镜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6±5.9)min、(47.2±9.3)ml,内镜组分别为(25.8±4.1)min、(10.5±2.6)ml, 内镜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传统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3例, 腹胀3例, 出血1例, 穿孔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9.0%(8/42);内镜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1例, 腹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2);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 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黏膜出现局限性隆凸, 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胃部、食道、十二指肠、结肠等, 以胃息肉的发生率最高[3]。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 导致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不自知, 一般在健康体检中被检出。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大小>2 cm的消化道息肉, 尤其是宽基底息肉和腺瘤型息肉,发生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4-6]。

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手段。传统术式未借助内镜, 直接行息肉切除术治疗, 因此对机体的损伤较为严重, 不仅手术操作时间较长, 患者术后恢复也较久。随着内镜技术的慢慢成熟, 其在消化道息肉的手术治疗中获得了广泛运用, 也取得了良好疗效。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优势主要在于:①可借助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息肉组织蛋白变性、凝固、脱水、坏死;②手术视野清晰, 可精准确定息肉的位置, 因此安全性更高[7-10]。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传统直接息肉切除术及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 内镜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 内镜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 说明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直接息肉切除术。

综上所述, 消化道息肉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较少,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消化道息肉出血量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