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头溢液疾病286例分析

2018-01-20 02:12郜玉书王鹏飞朱建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6期
关键词:溢液囊性乳头状

郜玉书 王鹏飞 朱建波

乳头溢液是乳腺导管内疾病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具有指标性意义, 原因很多[1], 本研究对286例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参考有关文献[2-7], 探讨选择性乳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疾病诊断价值、乳头溢液原因、乳腺导管内疾病X特征、乳腺导管癌早期X表现, 旨在提高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早认识、早诊断、早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溢液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已婚, 有哺乳史, 年龄22~77岁, <40岁89例(31%), 40~65岁175例(61%), 66~77岁22例(8%);浆液性溢液多呈微黄色稀薄透明183例、水样溢液为无色透明56例、血性溢液呈深浅不一红色暗褐色25例、黏液性溢液9例、脓性溢液为黄色乳黄色13例(其中3例带有血丝)。

1. 2 方法 患者均行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诊断。常规无菌操作, 明确溢液导管开口后将自制穿刺针旋转、捻动插入该乳腺导管0.5~1.0 cm深, 注入碘佛醇2~3 ml压力中等, 手感有阻力或患者感胀疼为止, 封闭乳头, 快速摄CC、MLO、放大片, 以多角度清晰显示各级乳腺导管呈树枝样、达到诊断目的为止。

2 结果

乳腺导管正常29例(10%), 其中干型2例, 支干型5例,支叶型22例。乳腺导管扩张61例(21%), 可发生在各级导管,其中56例(91%)发生在三级以下导管。乳腺导管增生并炎症34例(12%), 均发生在三级以下导管、呈多分枝改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96例(34%), 其中多发16例, 微小乳头状瘤12例;主乳腺管至分叉间52例(54%), 分叉下至2级导管33例(34%), 三级导管11例(12%)。纤维囊性变48例(17%),均发生在末梢导管。乳腺导管癌18例(6%), 其中浸润导管12例, 占乳腺导管癌的67%。

3 讨论

3. 1 乳头溢液检查方法 乳头溢液检查方法很多, 有红外线热图、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 其特异性不高, 乳导管镜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临床主要依赖于乳腺导管造影检查, 本组患者均能清楚显示导管内病变部位、乳腺导管内疾病X线特征、邻近导管壁改变及周围结构情况, 特别是乳腺导管癌的早期X线表现, 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疗依据和治疗方案。

3. 2 乳头溢液原因 本组患者中生理性溢液29例, 其中双侧性溢液25例、临床多见于终止妊娠后、多为水样无色透明或黏液性液体[1,4,9,10];病理性溢液257例, 多为单侧单支性溢液[7-9], 共195例(76%), 单侧多支20例(7%), 双侧单支25例(14%), 双侧多支17例(5%)。血性溢液25例, 包括乳腺导管癌16例、乳头状瘤5例、乳腺导管扩张2例、乳腺导管增生并炎症2例;浆液性溢液108例, 其中乳头状瘤74例、乳腺导管扩张17例、纤维囊性变15例、乳腺导管癌2例;水样溢液50例, 其中乳头状瘤13例、纤维囊性变17例、导管正常20例;黏液性溢液79例, 其中乳腺导管扩张15例、乳腺导管增生并炎症30例、乳头状瘤4例、正常30例;脓性溢液24例, 其中乳腺导管扩张22例、乳腺导管乳腺增生并炎症2例。

3. 3 乳腺导管疾病的X线表现 ①乳腺导管扩张:本组26例发生在乳腺终末导管, 呈柱状扩张, 部分呈蚯蚓样迂曲,发生在终末导管呈杵状, 边缘光滑, 走行自然。②乳腺导管增生并炎症:导管粗细不均, 边缘光滑、扭曲变形常累积多支导管, 病变范围长。③纤维囊性变:三级以下小导管扭曲、呈串珠样改变, 牵拉移位, 周围腺体呈纤维样增生。④乳头状瘤:呈圆形、卵圆形、半圆形充盈缺损, 边缘光滑, 近端呈杯口状(35例、占36%)、部分患者近端轻度扩张、多由于瘤体较大造影剂阻滞所致, 乳头状瘤多发生在分叉以上主输乳管(52例、占54%), 与文献报道相符[1,2,3,8];微小乳头状瘤9例, <3 mm, 呈小米粒样, 常邻近一侧管壁, 多角度立体观察无移动、无变形;⑤乳腺导管癌:乳腺癌中最多见,呈菜花样充盈缺损, 边缘不规则, 造影剂截断、偏流。特别是浸润导管癌, 乳导管末端呈鼠尾状残缺, 管壁不光滑僵硬,周围结构聚集、部分呈潭湖状(3例), 呈微小点状、针尖样钙化、密度较低(12例), 与文献报道相符[1,2,5,7], 其中6例聚集成簇状;散在者多为沿着乳叶分布。

3. 4 乳腺导管良恶性肿瘤鉴别 乳腺导管内肿瘤在乳头溢液性疾病中占相当比例, 文献报道[2,5,6]占40%, 其中恶性占3.6%~17.0%, 本组114例、占40%, 恶性16%, 与文献报道相符。良性溢液多为浆液性和水样黏液性, 多发生在2级导管以上;恶性多为血性溢液深浅不一、多发生在三级以下导管、特别是浸润性导管癌、本组占66%, 年龄在40岁以上, 本组占88%;由于乳腺导管纤细, 个体差异较大, 同时受造影技术等外部因素影响如、压力、气泡, 摄片时间等, 临床工作者应综合分析、多角度立体思维、对比临近导管的走行、充盈,边缘及乳腺导管周围结构情况结合病史及间接征象是能够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

3. 5 乳腺导管癌早期X线表现 乳腺导管呈鼠尾状残缺,管壁欠光滑呈虫蚀状改变, 管壁僵硬, 周围结构聚集, 潭湖征, 簇状微小针尖样钙化是浸润性导管癌的早期表现[10]。

综上所述, 乳腺导管造影术侵入性小操作安全无并发症,能很好显示乳腺导管内病变, 故乳导管造影在寻找乳头溢液原因、诊断乳腺导管疾病中有非常重要价值。只要严格操作、综和分析、立体思维、排除人为因素影响, 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溢液囊性乳头状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乳头溢液啥情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乳头溢液小心这几种乳房疾病
绝经后乳头溢液为哪般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