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ESP教学中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

2018-01-20 14:58杜娟
现代交际 2018年22期

杜娟

摘要:跨文化语用能力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效果,本文就大学英语ESP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此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综合语用教学法来增强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成为跨文化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ESP教学 语用教学法 跨文化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020-02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涉外交流频繁,即使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多种职业进行英语沟通的几率增加。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充分理解跨文化交际的英语运用过程中各个重要因素,从而加强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让学生能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毕业后职业英语的要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大学英语的教学诟病。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对英语语言方面重视是不够的,因不同专业的学生会因为认为语言规则和语言細节不实用于今后的工作,而消极怠学,产生抵触情绪,妨碍了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实践。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和阐述形式方面也存在多年积累的问题:往往更为注重的是语言教学、文本教学,没有更多地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地域文化等进行了解,导致学生的厌学,更导致教学研究的不细致、不深入。

(2)大学英语ESP教学的趋势。蔡基刚[3]在阐释ESP教学的理论基础中,列举了外语界以及汉语界的专家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对大学英语在完成基础英语的教学后的主要方向为ESP的教学的观点。世界英美国家对于留学生和外语教学的趋势以及其他地区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侧重都在于ESP教学。

在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已有很多教师在探索语言教学与大学生的主修专业课程进行具体的教学结合问题,从而形成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的教学实践与尝试。从这种教学模式整合了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的资源,融合了各自的优势。

(3)大学英语ESP教学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大学英语的ESP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是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设置、综合型人才目标实现的有效尝试。但具有对应非英语专业背景知识和大学英语教学经验的师资并不能胜任ESP教学,如此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的学习和就业后能否有效地用英语汲取信息和有效沟通的综合能力培养是有阻碍的。这种现状更需要在大学英语ESP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多的思考,由此进行跨文化语用的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二、跨文化语用学在大学英语ESP教学中的重要性

(1)语用能力与跨文化语用能力。语用学为语言学中的一大分支,在于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其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何自然[4]指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由此可知,学习一门语言可以看作培养这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语用能力的简化过程入手,引导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能做深化练习。更重要的是,中国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过程以及就业后在职场使用英语的过程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一方面需要了解英汉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运用英语汲取专业相关信息,从而能在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这都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英汉跨文化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即跨文化语用能力。

(2)跨文化语用能力与大学英语ESP教学。大学英语ESP教学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还需要构建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体系,需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多种思维、不同方位的培养,推进整个实践体系的建设。这个体系中需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内容在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英语功用与人文性以及英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具体关系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提出一系列的课上、课外学生进行英语文化学习的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逐渐树立语言、文化平等观念,消除当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具体影响,树立学生进行跨文化语用的自觉意识,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综合语用教学法对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

(1)交际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对大学英语ESP教学进行跨文化语用的内容设计,以增加交际的真实和有效性,通过这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内容与理念的植入,提供或是模拟各种各样生动的工作真实场景,将本来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内容植入学生关注的领域,呈现教材中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学习者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对语言结构的理解。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堂活动开展中正确地、流利地使用语言,通过真实的交流,解决场景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用英语语言完成语言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提高语言的跨文化运用能力,从而高效率地获取语言与自身主修学科领域的综合文化知识。

(2)认知法与任务教学法。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中,针对教学理论、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语用综合素养以及教学实践中关于内容的比例和呈现模式等方面的传统问题进行改革。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任务教学法,设计出结合具体专业且可操作的双人或小组形式来实施具体的教学任务,如表达、交涉、解释、询问或沟通等多种语言活动,来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同时以认知法促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到位的语法讲解,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情感态度进行重新认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正确和得体地掌握语言。以此推动大学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中对内容的多样性、学习手段的多样性的探索;打牢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基础,同时解决当前大学英语ESP教学理念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3)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ESP课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教学法,对比分析英汉文化差异,针对大学中英语教学环境的不足、改变学生以往受应试教育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具体针对中西文化差异、中西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深层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等,对跨文化语用内容进行不断的修订,解决教学中文化内容欠缺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面向中国高校中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进行跨文化语用视野的培养。在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大学英语的语言课程体系知识授课时,高校英语教师在第一阶段中以共核的语言和宽泛的英语文化知识基础为主要授课内容和活动、文化情境植入学生群体,以完善大学英语ESP教学内容和模式;第二个阶段的ESP课程设计中,需要强化专业性,进行“专门性”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贯穿于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主线,形成更高阶的ESP课程。

四、结语

以跨文化语用推动大学英语ESP教学,并努力完善,推广普及新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以共核的语言和宽泛的英语文化知识基础为主要授课内容和活动、文化情境植入学生群体,以完善大学英语ESP教学内容和模式;强化专业性,进行“专门性”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贯穿于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主线,形成更高阶的ESP课程。从而提高对大学英语ESP教学中的跨文化语用的重视,促进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适应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Mey Jacobl.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In J..Pride&J.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1972:269-293.

[3]蔡基刚.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