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的临床研究

2018-01-21 07:59李长慧崔光豪王艳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0期
关键词:腰骶部性疾病压痛

李长慧 崔光豪 王艳萍*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指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在患病初期未得到重视和及时医治,导致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表现为组织受损、粘连、增生及形成瘢痕,发展为慢性盆腔痛,表现为盆腔及周围部位非周期性疼痛,如腰骶部、臀部或腹部疼痛,其疼痛无特定规律,且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1-2]。本院基于对祖国医学各文献的总结和多年来的临床经验,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经中医辨证诊断为湿热瘀结型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0.5~9.5年,平均病程5年;对照组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年。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长短、疾病程度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6个月以上盆腔炎性疾病病史;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并在劳累后加重,倦怠乏力,月经无规律,白带多、有异味,个别伴有低烧。妇科检查:子宫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子宫肌炎,子宫按压有痛感;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单侧或双侧触之有片状增厚,伴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变粗、触之有硬感;输卵管炎,输卵管呈条索状增粗,手触有压痛感;输卵管积水或卵巢囊肿,活动有阻碍感,伴压痛,手触则在盆腔侧有囊性包块。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检查。

1.2.2 中医诊断标准。主症:下腹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有异味。次症:月经紊乱、经期腹痛加重;长期低热,头困身重;大便溏泊,小便黄赤;舌质暗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符合以上两项主症,两项次症即属湿热瘀结型。

1.3 病例纳入标准:患者第一诊断必须为盆腔炎性疾病,并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结合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湿热瘀结型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患者没有或虽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过程中不须特殊处理。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中药方剂组成为,败酱草、酒白芍、薏苡仁、党参、茯苓各20 g,牛膝、白术、三棱、莪术、车前子、桂枝、当归各15 g,黄芪25 g,鸡血藤30 g,土鳖虫10 g;随症加减,舌红苔黄者加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蒲公英及金银花各12 g,经期腰腹疼痛加重者加杜仲和菟丝子各15 g,经期下腹冷痛加重者加香附和乌药各15 g,小便黄赤、带下色黄异味者加黄芩和黄柏各12 g。用法:以上中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 mL,水煎前浸泡30 min,水煎后过滤去渣,合并水煎液,浓缩至100 mL,药液温度保持在35~40 ℃,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侧位而卧,臀部垫高,腿微屈,肛门用石蜡油润滑,准备好的一次性灌肠器肛管前端也用石蜡油润滑后,缓慢插入肛门中,深度10~16 cm,将药液缓缓推入,在15~20 min内灌完,嘱患者侧卧位休息,保留药液2 h左右排出。中药保留灌肠每天1次,1个疗程7~10 d。注意治疗期间避开生理期,生理期结束3~5 d后进行灌肠给药。

1.4.2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L,每天2次,静脉滴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判定:主要指标为缓解盆腔疼痛的效果。①痊愈:经治疗后下腹坠胀及腰骶部酸胀、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常规妇科检查无压痛、按之无包块;②显效:经治疗后下腹坠胀及腰骶部酸胀、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妇检压痛不明显,盆腔炎性包块较治疗前明显缩小;③有效:下腹及腰骶疼痛有所改善,妇检有压痛,盆腔炎包块较治疗前有缩小;④无效:下腹及腰骶部疼痛较治疗前无改善,妇检压痛明显,包块没有缩小[3]。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2 疼痛程度评价: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价疼痛程度,以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0为无疼痛,10为剧烈疼痛。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由患者选择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水平的数字填写: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4]。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A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N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未得到有效治疗后的遗留性病变,其导致的慢性盆腔痛常在机体抵抗力低时发作,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因会导致下腹部长期坠胀疼痛,及腰骶疼痛,病情反复,且在劳累后加重,所以严重困扰着女性的生活。有些女性认为妇科疾病羞于启齿,只能默默忍耐,从而引发情绪波动,急躁、易怒,或者抑郁。情志不畅反过来又加重本病的症状,因此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婚姻质量,甚至家庭稳定,并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对于本病首先要正确认识它,妇科疾病只是一种疾病,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要积极的与医师沟通,配合治疗,遵从医嘱。

本法利用女性盆腔特殊的生理结构,直肠通过静脉丛与盆腔器官交互吻合,经直肠给药,能使药物直达患处,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降低了肝脏及胃部的代谢负担,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液温度接近体温,可对盆腔局部产生温和的刺激,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状况,并能抑制组织粘连和软化瘢痕,消除炎症,改善疼痛。从中医脏腑学说来讲,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主治节,肺与大肠相表里,中药保留灌肠经大肠吸收,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将药液随气血输布全身,发挥整体治疗作用。

因本组病例为湿热瘀结型,所以治疗应清利湿热,消痈排脓,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中薏苡仁、车前子、白术、茯苓能清热利湿、利尿通淋;败酱草、土鳖虫消痈排脓、逐瘀通经,三棱、莪术祛瘀止痛,牛膝、鸡血藤活血调经;酒白芍缓急止痛;当归活血行气,党参益气养血,黄芪大补元气;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以上诸药合用,使湿热从小便排出,体内痰湿消除,并升腾体内气机,温经通脉,使气血通畅,则疼痛得以改善,诸症消除。

综上所述,本法根据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经验,组成中药灌肠方剂,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经直肠给药,来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经期疼痛,调整月经周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骶部性疾病压痛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PARthanatos在神经损伤性疾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