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课堂 有声有色

2018-01-21 09:24李刚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

李刚

[摘 要]南京市在2014年体育中考中加入了实心球这个考试项目,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这个课题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成绩。模拟上课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较新的教研形式,它是一种将个人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研活动,把传统的说课和上课合二为一、浓缩并结合,展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更适合当前的教改趋势。

[关键词]模拟上课;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31-03

我们区为了培养、锻炼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師的专业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举办了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这次活动采用“模拟课堂”的形式,要求全区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及部分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我属于青年教师,于是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

由于南京市2014年体育中考已加入实心球这个考试项目,当前中学体育教师十分关注实心球教学的教材教法,因此我以“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这个课题内容参加区赛课。

这次“无生课堂”的赛程,仅有短短的15分钟,赛后评委说我这节课很成功、很精彩,被评为区赛课“一等奖”。这给了我很大鼓舞,我感觉自己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磨炼和成长。

一、教学主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水平四),第一次课。

授课对象:初二1 班(共40名学生)。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学会正确的握球、持球方法与预备姿势,持球后引形成正确的满弓姿势,体会重心位置的变化。(运动技能)2.发展腰腹与上肢力量,提高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身体健康)3.学会捡球的正确方法,养成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教学重点:握球、持球手形与预备姿势。

教学难点:持球后引形成满弓姿势。

二、案例描述

各位评委下午好!接下来我开始上课,全体同学听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同学们好!”(鞠躬)“稍息——”。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今天是这个内容的第一次课。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初步了解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学会正确的握球、持球手形与预备姿势,持球后引形成正确的满弓姿势,体会重心位置的变化。而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握球、持球手形与预备姿势,难点是持球后引形成满弓。实心球练习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学们在练习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按照老师的统一口令、统一指挥、统一要求进行练习,严防伤害事故发生!有没有见习生?见习生请出列随堂见习,认真做好听、记、学!

好!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热身运动。全体同学听口令,“向右转——”,前两排男生跟着我“跑步走——”,后两排女生跟上,“1—2—1,1—2—1”……“1—2—3—4—”……“便步走——”,“立定——”,“向左转——”,“成体操队形散开——”,前后左右间隔一臂,拉开距离。接下来我们做一个辅助练习,第2、4排的同学向后转,前后两个同学双手上举,手拉手,向后弯腰,我们看哪一组两个同学组成的图像更像一个圆形或者说像“O”。“鸣哨——”停!

1、3排的同学每人到后面的竹筐里拿一个实心球,然后回到原位,我们做三个熟悉球性的练习。第一个练习,双手手指弹拨球。在学习篮球的时候我们做过双手手指弹拨球这个练习,那么如果把篮球换成更重的实心球,你们还能做到吗?首先看一下老师示范……将掌心空出来,用手指弹拨球,左右手模仿练习10次。1、3排的同学练习完后将球交给2、4排的同学练习。第二个熟悉球性的练习,单手抛接球。首先看老师示范……高度不要超过下巴,手臂离开身体,防止球掉下来砸到脚面。2、4排的同学“预备起——”,左右手各练习10次,练习完以后将球交到1、3排同学手中……好!停!第三个练习,单手抛、抓球练习。这个练习虽然有点难度,但对练习手指抓握力量非常有帮助。首先看老师做……1、3排的同学“预备,开始——”,不要只练习右手,左右手各练习10次。注意手臂离开身体,不要砸到脚。好!停!2、4排的同学“预备,开始——”,好!停!

同学们,经过刚才专门的准备活动,我们已经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下面我们就进入主教材的学习。

第1排男生“向右转——”,第1排女生“向左转——”,“齐步走——”,走到你们前面那面墙前的标志线上,标志线上有标志点,每个人占一个标志点,2、4排的同学跟1、3排的同学面对面间隔10米站立。首先看一下老师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完整动作(正面示范),接下来老师再做一遍侧面示范,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可以概括为4句话,请同学们认真听并理解记忆,“肩髋正对投掷方,抬头挺胸手后举,重心落在后腿上,蹬地送髋手前抛”。接下来我们将从5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逐一掌握这节课的要点。

第一个要探究的问题是握球和持球的手形,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首先看一下老师的正面示范,你们在看老师示范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模仿练习。(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双手放在实心球的侧后方,食指相对,拇指相对,成“八”字形,将球卡主,中指、无名指、小指把球抱住,掌心空出来。再看一下老师的侧面示范……注意看一下你们每个人的实心球上有4道标签,上面2道长的红颜色的“八”字形标签上放你们的食指,下面相对短的2道蓝颜色的“八”字形标签上放你们的两个拇指。(这时巡回纠错)“张某同学,你的手放在球的侧方不对,应该放在球的侧后方,注意手指贴到实心球的标签上”。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站位姿势。我们是前后站位扔得远呢还是左右站位扔得远呢?好,接下来我们每个人用两种不同站位方法各体验一次,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扔得更远,用哪种方法发力更顺畅、更连贯。第一次左右站位,“预备”,“哨声”!记住你们的落点。第二次前后站位,“预备”,“哨声”!比较过后,大部分同学认为前后站位扔得更远,发力更顺畅、舒服,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练习都采用前后站位投掷实心球。

第三个要探究的问题是预摆次数问题。我提出3种假设请大家思考,第一种“不预摆”、第二种“预摆1—2次”、第三种“预摆多次”,大家感觉哪种预摆方法最合理,最容易获得好成绩呢?下面给大家分别自主体验3种不同的预摆次数。好,停!经过刚才的自主体验,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预摆或预摆多次扔得最近,预摆1—2次扔得更远。

第四个要探究的问题是满弓姿势(拉背弓),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首先给大家举个“弓箭”的例子说明一下大家就清楚了。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就相当于弯弓射箭,实心球相当于箭,身体满弓相当于弓,弓拉的幅度越大,箭就射得越远,同理,满弓越充分,实心球就投得越远。大家的身后都有一面墙,接下来我们借助这面墙进行练习以解决这节课的难点。在练习中请大家抬头挺胸手后举,双手后引触墙,练习4次。

第五个要探究的就是实心球最后出手的发力顺序问题。请大家思考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是身体什么部位发力。李某同学说是手臂发力,其实不完全对。投实心球表面上看是手臂在发力,其实是全身在发力,借助腿蹬地的力量,将力量传递到腰腹,然后再传到胸,最后以胸带臂,将实心球投出,所以发力顺序是自下而上的,不能只用手臂发力。接下来我们分解练习2次,“1弯腰”、“2预摆”、“3‘哨声向前投出”……为了让发力更连贯和顺畅,我们把口令“2”和“3”连接在一起,把动作分解为“1”“2”两个口令,完整练习8次,“1弯腰”、 “2‘哨声向前投出”。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接下来我们请两位同学一起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请张某同学和李某同学出列。“张某同学动作连贯,发力顺畅,很漂亮!”“李某同学握球正确,发力顺序也很正确,满弓幅度很大,值得表扬,请大家鼓掌!在今后的练习中大家要向这两位同学学习。”

同学们,本次课到此结束!请同学们将实心球放到竹筐中,体委将实心球归还到体育器材室,同学们再见!

三、赛后探讨与反思

1.赛前模拟最重要。以我这次赛课为例,我先选出主题、设计教学,尔后写出教案、赛课讲稿(或称为提纲),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反复地进行赛前模拟。赛前我根据《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讲稿在我家客厅里模拟了一遍“无生课堂”,在学校办公室里又一个人表演、模拟了第二遍“无生课堂”,这样对整个课堂流程就相对比较熟悉了。比赛的那天早上,我坐在办公室的座椅上,用秒表计时,闭目回忆了一下整个赛课讲稿(或称为提纲),最终用时14分多(要求15分钟以内)。经过这样的三次模拟训练,应该说胸有成竹、轻车熟路,对这次赛课做足了功夫。

2. 模拟上课和真实课堂是有区别的,有没有可见的教学对象是模拟上课和真实课堂的最大区别,教师选手能够营造出“假设有学生的场景”, 在模拟上课比赛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模拟课堂毕竟不是真实的课堂,在真实课堂中存在着教学管理这个难题,俗话说义务教育是“三分教学、七分管理”。模拟课堂是没有学生的课堂,是理想的課堂,看不到学生的表情和课堂的秩序,目标的达成度和任务的完成度是理想中的100%,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机的变通,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在“模拟课堂”中没有学生,但要胜似有学生。在模拟上课比赛中要把“有学生”的状态呈现出来,通过提问、互动、指导、纠错的方式让评委产生真实课堂的感觉,这样“无生课堂”就变成“有生课堂”了。

3.准备活动(也称为热身导入部分)中的辅助练习对基本部分教学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除了起到热身作用还要在技术上起到承前铺垫的作用。本节课我设计的辅助练习(背弓手拉手组成一个“O”,看哪一组更像“O”)针对性强,对于学生学习“持球后引形成满弓”这个难点起到了很好的技术上的承前铺垫作用。

4.重视导学、把握环节、流程清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了导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5个探究环节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逐步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记忆更深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5.突出主题、把握重点、解决难点。采用在实心球上贴标签让学生来抓握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握球、持球的手形;采用了“持球后引触墙”这个方法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持球后引形成满弓姿势。

6.善用术语、言简意赅。专业动作用专业术语表达体现了教师的语言基本功。赛课过程中,我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讲解。我在课前总结了四句话——“肩胯正对投掷方,抬头挺胸手后举,重心落在后腿上,蹬地送髋手前抛”,便于学生课上理解。

7.调动激情、自问自答、示范正确、营造真实。“模拟课堂”是一个人的课堂,这节课上有没有气氛全凭任课教师有没有激情。有激情的教师,课就上得活跃、精彩,自然能够感染评委,在真实的课堂中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然是“模拟”就要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课堂,模拟得越像真实课堂就表明教师的水平越高,就越能打动评委。教师在“模拟课堂”中的示范也应尽可能地真实,最好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8.以赛带教,促进成长。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应该多积累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在比赛中历练自己,在比赛中成长,在比赛中进步!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宁波.模拟上课的概念界定与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53-56.

[2] 贝跃超.模拟上课,一种正在悄然兴起的新型赛课形式[J].新课程(中学),2013(8):181-182.

[3] 杨伯明.模拟上课:体育教研活动新形式探析[J].体育教学,2013(10):50-51.

[4] 廖士军.体育模拟上课关键点的认识和把握[J].体育教学,2013(8)38-39.

[5] 吴健.优化体育模拟上课的策略与注意事项[J].体育教学,2014(7):49-50.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
外研社选修六Module 3 Roy’s story教学案例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探究
OOAD与MVC模式在软件工程教学案例中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和教学效果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