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前外固定术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的影响分析

2018-01-22 05:40贾淮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有效率

贾淮海

骨盆骨折属于常见的骨科疾病, 主要是在由于高能量暴击等引起, 其中多表现为不稳定骨折,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因为疼痛严重、大量失血等出现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目前对骨盆骨折可选择手术复位治疗, 然而传统切开复位术虽然能够稳定骨折端, 减轻血管压迫, 但固定性较差,且术后恢复较慢。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骨盆前外固定术受到重视, 其能够在增强固定性的同时, 加快康复速度, 且手术安全性较好[2]。为此, 本次研究骨盆前外固定术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骨盆X线及CT检查确诊。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2例。对照组男24例, 女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65±8.02)岁;交通事故15例, 高处坠落10例,重物砸伤7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43±8.08)岁;交通事故16例, 高处坠落10例,重物砸伤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治疗。术前检查, 常规输血、补液及抗休克治疗。给予硬膜外麻醉, 协助取仰卧位, 选择耻骨联合上方切口, 弧形2 cm, 分离韧带, 神经, 暴露骨折部位, 利用Weber复位钳进行骨折复位, 在耻骨联合上方放置重建钢板, 做好固定。若伴随骶髂关节脱位, 则应延长髂腹股沟切口, 暴露骶髂关节, 再实施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缝合切口, 留置引流, 给予抗感染治疗。

1. 2. 2 观察组 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术前检查, 常规输血、补液及抗休克治疗。给予硬膜外麻醉, 协助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明确骨折位置, 选择髂脊正中位置切口, 组胺开髂骨翼的骨皮质。在进行手法复位后, 选择椎弓根探子插入髂骨翼, 深度为5 cm, 选择外固定螺钉选入髂骨内, 并利用多功能夹进行骨盆固定, 连接多功能夹后, C型臂X线机下观察复位情况, 选择螺钉对固定杆固定。留置引流,给予抗感染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康复效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①康复效果指标包括拔出引流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肿胀消退时间。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重度疼痛等。③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下肢逐渐恢复正常, 步态正常, 无疼痛感;有效:下肢逐渐康复股但肢体不等长<2 cm, 不太正常;无效:下肢旋转<15°, 肢体不等长≥2 cm, 且伴随疼痛症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拔出引流时间为(1.32±0.25)d, 骨痂出现时间为(30.51±4.22)d, 肿胀消退时间为(5.46±1.01)d;对照组拔出引流时间为(2.24±0.32)d, 骨痂出现时间为(38.01±4.19)d, 肿胀消退时间为(9.48±2.04)d。观察组拔出引流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2、7.13、9.99,P<0.05)。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22例(68.75%), 有效9例(28.13%), 无效1例(3.13%), 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术后发生切口感染0例、肺部感染0例、尿路感染1例及重度疼痛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治疗显效14例(43.75%), 有效11例(34.38%), 无效7例(21.88%), 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2例及重度疼痛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4、4.27,P<0.05)。

3 讨论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病情多样性特征, 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障碍、疼痛等症状, 且常伴随多种合并症, 很容易引发盆腔脏器受损, 给治疗增加较大的难度[3]。由于骨盆骨折会严重影响骨盆的稳定性, 因此治疗需确保骨盆解剖结构的康复, 提高骨盆固定性[4,5]。传统对骨盆骨折治疗可选择切开复位术, 虽然能够有效解除周围神经、血管等压迫, 并对骨折端起到具有的固定效果, 但由于固定效果不佳, 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危害康复效果, 延误康复时机。为确保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加快康复速度, 需加强对其他复位和固定治疗方法的研究, 其中骨盆前外固定术可起到与传统切开复位术相同的疗效, 且可进一步增强骨折端稳定性, 确保骨盆恢复期降低其他危害因素的影响[6-8]。盆骨前外固定术治疗可确保固定可靠性, 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 利于骨折端生长, 且可预防反常活动引起的凝血块破坏现象, 避免骨折端出血, 并维持正常的应力, 利于肢体尽早康复。而且外固定方式具有操作简单, 去除方便等优势, 但为了确保固定稳固,在治疗时确保外固定螺钉充分置入骨质深度, 避免反复穿针,预防外固定螺钉的松动[9,10]。术后需指导患者做好早期功能锻炼和并发症预防。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拔出引流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2、7.13、9.99,P<0.05)。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可尽快康复速度, 快速减轻患者各种不适感, 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27,P<0.05), 表明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提高下肢活动能力, 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选择骨盆前外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能够在加快康复速度的同时, 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保证恢复期间的舒适性,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18-01-26]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骨盆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很有效率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不同密度梯度的多层流体界面上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