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塌陷地 奔向新生活

2018-01-22 08:48吕洪荣
红土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整村谢家山镇

吕洪荣

走进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谢家邦新村,只见一排排统一规格的白墙住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七个台阶上;距离村口不足百米,就是村办公大楼,楼东侧是新村休闲广场,几个村民正在锻炼身体。再向东约150米是即将竣工的两栋村民公寓。上百米的文化长廊上,版面图文并茂,简洁生动,既帮助村民了解安全防火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又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村部一楼的农家书屋,五六个村民正在安静地翻阅书籍。

走进思源路69号村民林添欣的家中,只见客厅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室内装修考究,窗明几净。他家4口人过去住在不到35平方米的老宅里面,道路难行,用水困难,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自从搬进新村,住进了这85平方米的房子里,有水、有电,出门也很方便。村民为了感谢各级政府,一致要求当地政府把门牌改为“思源路”。

谢家邦村是革命基点村,搬迁前,由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个小山村曾一度令人羡慕至极。然而随着煤矿的过度开采,导致村里大部分群众房屋开裂,地基下沉,经有关部门专家鉴定结论,全村所有房屋均为危房,作为矿区,村里的土地已无法重建新房。1996年,新罗区、铁山镇政府会同谢家邦村两委提出整村搬迁、建设新农村的想法,并得到村民代表大会的同意。此后,村委会着手开始实施“造福工程”。在国土资源、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谢家邦村在铁山镇所在地的洋头村首期申请了45亩的山坡地,按每户85平方米,统一标高三层半,规划出68套村民住宅。2012年3月,村委会根据本村实际,又在新村周边征用了20亩山坡地,并采取施工单位垫资代建的方式,实施造福工程搬迁项目。该项目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930平方米,新建起4栋16层共248套公寓式套房,是龙岩市目前最高的电梯安置房。每栋大楼地面16层,地下还有两层车库,主要户型有87平米和125平米两种,同时针对一些贫困户、五保户和低保户,还设计了8套50平米小户型房屋,由村委会廉价出租,做到“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

据了解,谢家邦新村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由村委、上级政府部门和村民自筹。村民还可通过“造福工程”、旧村地质灾害、退宅还耕等优惠政策获得一部分资金补助,从而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

搬迁搬得出,如何才能留得住、能致富?近年来,整村搬迁后的谢家邦村两委把富民产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充分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苗木种植及果蔬产业,或进城务工。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又将原有的土地统一流转给本村村民创办的乡间果芙家庭农场,发展以种植葡萄、红心火龙果和蜜雪梨等优质水果,农场吸纳村里的计生户、贫困户走脱贫致富共同发展之路。

在农场可以看到,葡萄长廊叶绿果香,鸡鸭鹅舍内热闹非凡,大棚里火龙果花含苞待放,鱼塘里鱼儿欢快地游弋。“农场占地1586亩,是2014年创办的,目前已投资了近千万元。”农场主林熙翔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截止目前已实施土地整理300亩,林地套种林下经济作物360亩。今后将继续完善农场的基础设施,修路、种花草,改善环境,建成可观赏、采摘的农家乐旅游地,提高综合开发效益。

昔日贫穷落后、致富无门的矿区群众,如今通过易地整村搬迁“迁出”了新生活、“点亮”了新希望,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整村谢家山镇
仁化红山镇白毛茶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
喂,不准偷听我许愿
春 归
看图画 写一写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农村商业银行整村授信实践及其问题与对策
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调研报告——以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为例
吕梁石楼金融扶贫出新招
扬帆远航正当时——记龙江县白山镇中心学校校长 王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