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2018-01-22 12:08冉启蕾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8期
关键词:河村梁家政绩

□冉启蕾

纪实文学《梁家河》真实、全面地记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落户七年的知青生活。

笔者看过不少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留下的印象是:知青是被耽误了的一代,是蹉跎了岁月的一代,是令人同情的一代。那个年代总是让人落寞惆怅,甚至让人心生怨气。但看了《梁家河》一书后,给人以振奋、激动、感动,使人斗志昂扬,心里敞亮。《梁家河》字里行间充满了正能量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更让人感触颇深的是,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落户时还不到16岁,小小年纪的他,就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能与当地的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写入团申请书和入党申请书分别写了20多次才获得批准,可见他是多么执着和富有勇气。在那个极为艰苦的地方,习近平开始萌发了为民造福,追求真理的理想和抱负,20岁就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为改变梁家河村的落后面貌,他带领乡亲们修坝造田,打出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建起了铁业社……习近平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就是在梁家河村慢慢开始形成的。

伟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往往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才成长起来的。

习近平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梁家河精神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耕地急需来一次“深耕”

如今,在许多地方,拖拉机在田野里深耕的场景已不见了。 江苏省沭阳县吴旭认为,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首先要让耕地 “生态”起来,在农作物换茬的时候,广大农民朋友要适时对耕地来一次深耕,让耕地变得松软、“有机”、有营养、有活力,这也是为子孙后代着想。

留住乡愁就是“请”回妖魔鬼怪吗?

在甘肃省一重大项目的奠基现场,出现了供品祭天、道士作法的荒唐一幕。山西省阳城县刘国信认为,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开发乡村旅游中,不仅大建人造景点,而且将大量资金投到了建庙宇、设厅堂、修门楼之上;同时,推出的所谓旅游节庆活动名曰传承保护、留住乡愁,实则是为烧香拜神提供方便,不仅违背了乡村振兴的本意,而且在大肆宣扬封建迷信思想。他们的穿着打扮横看竖看都不像是去劳动的,反倒有点像去乡村游玩或者走亲戚。

党员干部义务助耕的做法,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但助耕大军中有的西装革履,有的涂脂抹粉,有的脚上怕粘泥戴上鞋套,手上怕受伤戴上手套,头上怕日晒戴上遮阳帽。四川省南部县张海燕认为,这样的助耕本质上就是形式主义,与作秀没有多大区别,这样劳民伤财的“帮助”不要也罢。

如果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不流于形式,而从扶贫实效出发,以群众满意度为基础,重“里子”而轻“面子”,重长远而轻当前,这些基层干部还会去搞什么“过度兜底”吗?

如今,个别地方“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导致怪相频出,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河南省内乡县盛会认为,一些地方对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错位是重要原因。在那些不合理的扶贫考核机制下,很多基层干部面临考核压力,索性就举债修建起一些能凸显政绩的面子工程,表面上政绩是有了,最后自己也升官走人,却把一屁股烂债丢给当地百姓。

猜你喜欢
河村梁家政绩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走进梁家河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
正确对待政绩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