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莫大于和
—— 说和德

2018-01-22 12:35任松峰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晏婴张英孔子

□ 任松峰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故宫中有三大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每个大殿的名字中间都有一个和字,充分展示了封建帝王的心愿,祈望四海升平、无为而治。其实,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汉儒董仲舒就说:“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在董仲舒看来,和是天地间的终极理想状态,和德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是最高、最大的德目。2000多年来,和睦、和平、和谐、协和万邦等和的理念已经浸润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成为炎黄子孙的共同价值追求。

和范畴起源尚早,与原始先民的生养蕃息紧密相连。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字,而和字则最早见于金文中,有“史孔乍和”之据。商周时期,和字的使用已十分广泛。那么,和的含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口部》中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广雅·释诂三》中言:“和,谐也。”此外,《玉篇·言部》中又言:“谐,和也。”大致可知,和有“调和”“和谐”之义。其实,在中国古代早期思想家那里,对和的思想之阐释,其初始之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调和之味“和”,二是声音相和之乐“和”。其后,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和的思想内涵进一步丰盈,兼具价值观、方法论等多重意蕴。

以和为贵

和为贵一说是由孔子的弟子有子提出来的。《论语·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儒家认为,礼的应用以和谐为最可贵,但是,和固然重要,却不能仅仅为了和而和;和虽然可贵,但也不能将和完全绝对化了,和的实现必须遵循“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和为贵”的思想是孔门弟子对孔子和谐思想最为精当的概括,也是对孔子政治理念的准确总结。

孟子在接续孔子和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和”思想。在孟子看来,战争中尽管有适宜作战的时令与气候,但远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而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远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如果将战争中“人和”思想进一步推及到国家治理中,“人和”也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够得人心者,就会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反之,如果失去人心、人心相悖,就会不攻自破。商汤伐夏桀,夏桀因残暴而失道,寡助而亡;商汤顺乎天而应乎人,得道而多助,取得汤武革命之成功。

庄子在继承老子的“和合生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的“天和”思想。庄子这里所讲之“天和”,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能够和谐共生、和睦共处。在庄子看来,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是因为人类生存于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类能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是事物协调完满、充满生命力的最佳状态。正是因为和谐得以保持,所以世界才充满生机;反之,如果和谐受到破坏,事物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无论生态、世态,还是身心状态,都会因此而失调、失序、失衡,影响其发展与进步。

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篇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好的君子,善于协调各种分歧,而不是去盲目地附和,能够在各种分歧中达成共识,使一切事物都能够做得恰到好处,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而小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矛盾,只会盲目地苟同,不善于协调,形成不了新的和谐。这里,孔子把和与同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

关于和同之辩的问题,其实在孔子以前就已存在着,并一直伴随着和范畴的发展过程。西周末年的史伯,在与郑桓公的一段对话中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和谐才能使万物生长,不同的因素相互协调平衡就叫作和;而同是单一的因素简单相加,这样就不会有事物的发展。此外,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对和与同的区别也有深刻的见解。有一次,齐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梁丘据马上跑来问候。齐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是真的和谐啊!晏婴却反驳说:梁丘据与您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算得上是和谐呀?齐景公说:和谐与相同难道不一样吗?晏婴回答说:不一样。晏婴又用肉羹的烹调来比喻“和谐”。晏婴说:和,就像调配汤羹,用水、火、酱、醋、酸梅等烹调鱼肉,用木柴炊烧,厨师调和,按照口味调剂,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人吃了以后,才能心气平和。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也曾对和与同的区别概括道:“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譬如一道好菜,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味道调和起来,成为一种统一的新的味道;一首好乐章,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

其实,不仅是烹调肉羹或演奏音乐需要“和而不同”,人际关系尤其是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处理更需做到“和而不同”。在长篇历史官场小说《大清相国》里,高士奇、明珠等人“同而不和”,凡是皇帝认为需要严办的,他们赶紧附和,定会严惩;凡是皇帝认为需要奖赏提拔的,他们赶紧附和,抓紧办理。如果皇帝圣明,做的决策是对的,那他们只是毫无意义地助推了一下;如果皇帝的决策是错误的,那他们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推进错误。可以说,这种“拍马屁”式的做法,就是晏婴所说的“以水济水”“以盐济盐”之做法,对工作、对政事是百害而无一益的。相反,陈廷敬则不然,他秉持的是“以水济盐”“以盐济水”的做法。如果皇帝一直加水,他感觉太淡了,就加把盐;如果皇帝一直加盐,他感觉太咸了,就加点水。这才是人臣和君子敢负责任、敢于担当的正确态度。

中和之德

《中庸》中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子思在孔子和的思想基础上生发出了“中和”的思想。在子思看来,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等情绪发自本,称之为和。中是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君子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得到养育。《中庸》还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万物本来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世界上的道路也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在儒家看来,万物各自生育而不相妨害,不同的道路并存而不违悖趋向总体的善,这就是“中和”的理想状态。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张英的宰相,他的老家在安徽桐城。有一次,老家的邻居吴氏想侵占张家的宅边地。家人急忙给张英写信,想借张英的宰相官威压一压吴氏的气焰。张英了解到此事后,就给家人写了一封回信,其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劝说家人为了邻里和谐,要懂得“退让”。家人看到张英的诗后,主动退让了三尺。吴氏听到这件事后,也深受感动而后撤了三尺。这就是“六尺巷”的故事,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谦让”“尚和”美德。可以说,人们对这种“中和”“和谐”的不懈追求,就是对传统“中和”之德的一种积极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和的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我们今天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恰当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平衡与协调社会转型时期的各方面矛盾与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对于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际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体系中的和德,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有益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晏婴张英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让马夫当丞相
深秋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艺术百家 张英
比肩接踵
晏婴三拒齐王赏赐
晏婴换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