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 鞋 底

2018-01-22 12:35王述辉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糨糊棉鞋鞋底

□ 王述辉

对生活在新时代都市里的年轻人来说,纳鞋底这个词是非常陌生的,但对于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那是深藏在记忆里割舍不断的乡愁。从我记事起,每年的农闲时节,年轻的母亲和我或叫大娘或叫婶子的妇女们聚拢在一起,边拉呱边做针线活,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纳鞋底、做鞋子。

在那个年代,物资极其匮乏,没有像今天这样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鞋子,所穿的鞋除了黄胶鞋,其他基本上都是手工做的,纳鞋底就是做鞋子的一个必备环节。母亲第一件要做的事叫打硬布衬,就是把和好的玉米糨糊涂抹在表面平整的桌子四边,把事先准备好的布料平铺上去,尽量铺平并固定好,然后在这层布的表面均匀地涂抹糨糊,之后再铺上一层布,再涂糨糊,直到第三层或第四层。如果是做单鞋,那铺到三层即可,做棉鞋的话,再加铺一层。等糨糊晾晒干后,从桌子上揭下的那张直挺挺的布就叫硬布衬。做鞋子的时候,根据脚的大小找出对应的鞋底样,合在硬布衬上沿边剪下,那就是鞋底的最初模样。

纳鞋底离不开两样工具,针锥和顶指子。因为结合了糨糊的硬布衬已经很厚,还要在上下两面再衬上布,必须先用针锥将它扎透,再用顶指子顶着大洋针将麻线穿过,并用力紧,然后才能进行第二针、第三针……这样做出的鞋才够结实。如此反反复复,最终,鞋底上布满了一行行密实而匀称的针脚。一双鞋底纳成,少说也得纳上上千针。两针一线,往来穿梭,着实劳神费力。鞋底做好了,再把事先做好的鞋帮鞋跟缝合上,一双鞋子才算完工。手艺好干活快的,要做成一双成人穿的鞋子,怎么也得花上两天时间。

母亲手巧,干活麻利。从小穿母亲做的单鞋、棉鞋,如果鞋子破了,她很快就能做出一双新的。小的时候因为长身体,每次做出的鞋子总是比脚要稍大一些,刚开始穿还不大合脚,但也不会掉鞋,等穿上一阵子,随着脚在长,就大小合适了。这主要还是母亲心细,这样既可以多穿一些日子,又不至于挤脚。因为母亲鞋子做得及时,天还未冷,新的棉鞋已经做出来了,所以从小就没有受过冻脚的罪。那个年代,乡里乡亲的,如果谁家的媳妇针线活不行,到了该换季的时候孩子的衣服鞋子换不上,尤其是冬天,那是很遭罪的。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挤时间赶做一双,解决人家的燃眉之急。

穿母亲做的鞋子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九十年代初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式的商品也多起来,包括鞋子。从那个时候起,逐渐地不再穿母亲手工纳制的鞋,主要是那个年龄更喜欢运动鞋,也有爱美的因素,毕竟手工的鞋没有机器生产的鞋更好看。

再往后,母亲也不怎么再做鞋子了,既费工夫,眼神也不好,关键是都不穿了。不做鞋子了,但针线篮子还在,鞋样子还在,空闲的时候还纳上几双鞋垫。回老家时,母亲还时常地塞给几双。

现在在老家,几乎见不到手工做的鞋了。回想过去母亲一针一线纳鞋底做鞋子的情形,让人感慨万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一针一线所凝聚的,都是母亲对子女的爱。

咏 竹(外二首)

□ 焦守进

破土立人间,傲霜排万难。

修身持劲节,洁体抗冰寒。

寒暑不变异,易地颜照全。

迎难耸翠身,万绿不等闲。

访贫问苦

踏雪访贫不觉寒,赤忠民生不计年。

倾心解困情似水,立志为民责如山。

从政唯重察民意,谋事尤恐失清廉。

坦荡立身为国事,霞披万里写风范。

朔风寒吹下银沙,轻若鹅毛似梨花。

娇如柳絮满天舞,雪瑞年丰乐农家。

猜你喜欢
糨糊棉鞋鞋底
玩雪
除旧迎新 贴“桃符”
画与理
除旧迎新贴“桃符”
一种全自动鞋底清洁机的设计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让阳光躲在棉鞋里
鞋底防滑
世界上最黏的糨糊
“棉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