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广泛思想共识 构筑坚实精神支撑

2018-01-22 15:54■文/呼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群众

■文/呼 和

兴安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动兴安盟新一轮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凝聚最广泛的思想共识,构筑最坚实的精神支撑,讲述好兴安故事,传播好兴安声音,为“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建设文化强盟”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

一是抓好学习培训。抓好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培训,深入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全面把握报告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研讨交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努力做到学深吃透、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二是抓好理论宣讲。进一步完善盟、旗、乡三级联动的宣讲机制,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活动,阐释好党的十九大报告,宣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全面开展“草原儿女心向党”宣讲活动,选好载体、创新形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探索解决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组织“草根”宣讲员、义务宣讲员、文艺小分队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基层宣讲,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

三是抓好新闻宣传。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建设“五个兴安”、推动“十项工程”、促进“五城同创”以及脱贫攻坚、全域旅游、民族团结进步等重大主题宣传;组织开展好“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报道方式,多用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推出更多鲜活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注重媒体融合,充分运用网络、“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网上强音。

强化教育引导,营造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铸魂工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贯彻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发挥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价值观传播主渠道作用,充分用好网络新媒体,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舆情研判和正面引导,在宣传报道中体现正确导向,在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舆论监督中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自信心、自豪感,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

二是培育文明乡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成村规民约、三字经、家风家训、文艺节目等,使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深受感染和教育;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围绕“遵规守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尊师重教、脱贫致富、邻里互助”,在各地开展创评活动,引导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系列宣传教育,以良好的家风支撑起良好的乡风。

三是强化榜样引领。通过群众推举、媒体挖掘、社会评议,形成较为健全的身边榜样挖掘网络,选树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榜样,以“草根榜样”的精神风采和榜样教育感染广大群众,引领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担当,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守弘扬中国革命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事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和群众火热生活,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汲取充沛的营养,静下心来、深入下去,拿出“十年磨一剑”的艺术定力,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沾染泥土气息、体现本土特色的艺术精品。

二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观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三是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组织开展民俗文化展演、乌兰牧骑惠民演出、民间文艺演出等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乌力格尔、小戏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文化艺术形式进行“烹饪”,演绎清新亮丽的“变奏曲”,创新艺术表达,反映鲜活实践,让群众乐意听、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从而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接地气,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兴安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汇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群众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