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并善于学习是党的制胜法宝

2018-01-22 17:35吴传鹏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育长
创造 2018年9期
关键词:全党学习型总书记

吴传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育长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共产党人能够攻无不克、永葆生机的优势所在。党的历史实践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归根结底是因为重视学习。

一、学习是我们党成长壮大的“独门绝技”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个新论断: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是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秘密所在。纵览中国共产党党史,党的学习与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直同向、同行。在一些关键时期,党的学习对革命、建设和改革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历史地看,党的学习实现了五次重大创新和发展。

一是建党初期,在迷茫彷徨的岁月里,中国具有先进觉悟的知识分子,面向世界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起家、壮大。二是延安时期,以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为标志,党的学习理论的框架、立场和方法论基本奠定,是党的学习理论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三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为标志,全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全新的学习革命。十年动乱结束,百废待兴,邓小平号召全党来一次重新学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摸着石头过河”的学习路径,它在本质上是走自己的路,学习、吸收、再创新。四是以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标志,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全党学习由“重视学习”向“学习型”转变。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型”变成了“三型”。五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一个学习大国”为标志,开启统筹全党学习和全民学习、统筹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国家建设新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

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信峰会后与外国专家座谈时,第一次提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建设学习大国的提出,是党把自身有关学习的意志和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和主张的重要体现,优化和丰富了党的学习理论的框架结构和关切领域,形成了学习在国家、政党和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多位一体、全面开展的新局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全党学习带动全民学习、以学习型政党建设引领学习型国家建设的良好形象,体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高度的学习自觉、自信和自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成熟型政党的开阔胸怀和世界眼光。

根据党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党的学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方向,但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始终着眼时代大势,始终着眼党运、国运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让学习切实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不断解决党和国家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再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形成了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

二、学习是托起梦想和成就梦想的“奠基石”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大鲜明特色。学习上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最根本的落后。未来社会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学习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所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习近平总书记是爱学习的典范,他曾说:“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梁家河当知青时,尽管学业中断了,但他对知识的渴求始终如一,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从来没有忘记博览群书。在房东的记忆中,“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晚上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一看就是大半夜,第二天早上鼻孔都成了黑的”。为了读《浮士德》这本书,走了30里路去向另一名知青借,看完又走30里路送回去。正是这种学习精神,奠定了他深厚的学识素养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讲话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妙语连珠、充满自信。他强调:“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以学习开局,以学习托举中国梦,大会结束后第三天就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截止7月24日,共组织了42次集体学习。今天,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过去,党是依靠学习克服了重重困难,今天,依然要依靠学习才能赢得未来。

当前,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的历史征程中,不论是攻坚克难还是深水跋涉,全党都必须向学习要定力、要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最大限度释放学习红利,要坚持“四以”指向:一是以学固本,本固党强,本固邦兴。二是以学立德,人以学而立,立以德为先,全体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坚定理想信念。三是以学增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努力吸收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切实提升知识总量、知识质量,不断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四是以学兴业,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指导实践,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围绕实现中国梦开展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增强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学习是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秘密武器”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西方的一片唱衰声中不降反升是依靠其超强的适应能力的话,那么这种适应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学习。专门从事政治精英研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薄智跃认为,“中国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模式。党自上而下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学习系统,使之不仅能定期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从而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勤政为民的作风,而且能迅速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措施新实践,克服“本领恐慌”,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学习”可以部分地解释党为何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民主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压力下,仍然能够保持其执政地位。党这套庞大的制度性学习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最核心的是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中间是各级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最外围的是与国内外高校合作的培训项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是胡锦涛执政时期建立的定期学习制度,其制度化程度很高。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模板,各地方和部门党委都建立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这一集体学习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就像是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地方党委版”,是中国共产党各级核心领导层进行政治学习的关键平台。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云南要与全国一道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要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任重道远,目标崇高。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从两个方面作努力:一是一定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躬身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领悟,牢记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提出的“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的发展路子来”的殷切期望和“三个战略定位”“五个着力”的工作要求,立足岗位、做好做实做精本职工作,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学习是各级党员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的需要,是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推进云南跨越发展的需要。

广大党员干部都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自觉地加强学习,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要坚持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必备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猜你喜欢
全党学习型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