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2018-01-22 17:35吴家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创造 2018年9期
关键词:制度化党中央从严治党

吴家骥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三个“更加”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13”重要讲话精神的逻辑延伸,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要思考和研究“两个规律”,即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和党治国理政规律,真正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门科学来认识;要思考和提高“两个水平”,即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切实按照党章规定和制度规范要求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思考和贯彻“两个法规”,即《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最强大的党”,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一、研究“两个规律”,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

研究“两个规律”,即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和治国理政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把这些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和党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要在“五个深化”上加大认识和研究的力度。

(一)深化对执政地位的认识和研究,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

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党的领导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们决不能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治党,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加强党的领导视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把抓好党建视为最大的政绩。

(二)深化对执政基础的认识和研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深化对“两个规律”认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重要论述,使我们党对如何赢得人心、巩固执政基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深化对执政风险的认识和研究

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是增强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前提,也是深化对“两个规律”认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应对执政风险。

(四)深化对执政体制的认识和研究

这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领导核心的关键问题,也是深化对“两个规律”认识和研究的着眼点。要从相互衔接的三个层面来把握。第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第二,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是全党的核心。在“四个服从”中,最关键的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各个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第三,习近平同志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和研究的深化。

(五)深化对执政目标的认识和研究

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政治信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深化对“两个规律”认识的关节点。明确执政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才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力量。火爆网络的“‘红军之问’:人民当家做主了吗?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吗?还有贪官污吏吗?还有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吗?我们还在受外国人的欺辱吗?中国人真正的站起来了吗?我们的党还记得我们对人民的承诺吗?还有纠正错误的勇气吗?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还有人站出来吗?还有人像我们一样,愿意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吗?”这十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应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必答题”。

二、提高“两个水平”,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严密

提高“两个水平”,即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从严治党起着根本的作用,党建出问题,改革发展建设都无从谈起。全面从严治党,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必须要以问题和矛盾为导向,在思路举措中思考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严密。

(一)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要做到党的纪律与国家法律相结合,纪律在前

党纪严于国法,两者不能混同。法律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而且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严格。一名党员的错误行为虽然不违法,却为党规党纪所不容,必须要接受党纪的处罚。

(二)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要做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制度在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二者一刚一柔,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从目前全面从严治党形势来看,制度建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具有更加迫切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向着“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战略目标加速推进,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依据。我们要认识到治理主要靠制度,治理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更大的、更有效的教育。

(三)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要做到普通多数与关键少数相结合,少数在前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决定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落实,不抓好领导干部,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受到伤害,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社会公众就会陷入“塔西陀陷阱”,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被历史所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四)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要做到责任担当与免责意识相互结合,担当在前

有的领导干部打着“免责”的旗号,遇事不负责、不担当,“宁可无功,但求无过”,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责任和担当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要求。

三、贯彻“两个法规”,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有效

贯彻“两个法规”,即《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准则》的核心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条例》的核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有效,关键是把《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贯彻落实好。

(一)用理想信念引领党内政治生活

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魂,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坚守理想信念,经受实践磨砺,做到以信仰、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二)用政治纪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做到思想上衷心拥护、政治上坚定维护、组织上坚决服从、行动上始终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使各项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三)用党内政治文化支撑党内政治生活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抑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以良好的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用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内政治生活

完善党委(党组)工作规则和党委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切实履行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

(五)用优良传统传承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

(六)用监督执纪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全面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践“四种形态”的指导意见》,特别要把运用“第一种形态”作为党委(党组)的经常性工作,让约谈函询、“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猜你喜欢
制度化党中央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东周时期男尊女卑制度化的生物考古证据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探讨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学习中央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