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得小气

2018-01-22 18:50王锦思
创造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气扇子日本

王锦思

日本人有岛国心理,固然有时狭隘,但也使得他们即使收入高居世界前列,仍然俭朴务实、精打细算。如果说日本人是富得小气,中国人则是穷得大方。中国人大度有余,精细不足,认为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还抱怨日本人抠门、小气。

日本家庭主妇的家计簿有工资记录、开销计划等栏目,当家理财认真考虑,量入为出,以便达到收支平衡。中国人一斤、半斤地买蔬菜,“斤斤”计较;日本人却“两两”计较,“克克”计较,买菜买肉多以100克计,小分量小包装。

日本人信奉“每一粒大米里有一个观音菩萨”,十分珍惜,吃多少买多少、做多少。厨房有计量器,放作料也量一下。中国人则不加注意,常常造成浪费,食堂、饭店更是如此。

有的日本人趁大减价时,买足一家老小一年四季的各式衣服。穿旧的浴衣改为睡衣,再裁成尿布、抹布,最后用作拖布。有人一家4个小学生没有书桌,图书是捡人看过的,玩具是用废物自己做的。一中年男子月薪60万日元,却自己动手盖了二层楼,认为“越是应该花的钱越是不花,这种吝啬才有价值”。

日本还搞吝啬鬼大赛。有个电视节目给每人1万日元生活一个月,剩下钱最多者获胜。通常参赛者都会剩下3000日元以上,最少的只用了3000多日元,相当于200元人民币。有个参加比赛的青年男子不吃饭不吃菜,只用口香糖泡水拌着吃。

一个说日本人的笑话更是离奇:某人说他的一把扇子用了20年,扇子分成4份,一份用5年。另一人说一把扇子可用一辈子,用扇子时才打开,把脑袋放在扇子前面晃。

日本工业发达,产品更新换代快,修理业薄弱。一台彩电仅相当于三四天的工资,一旦损坏,从检查到修理,和生产花钱不相上下,得不偿失,搬家时嫌麻烦、运费高,于是扔掉了事。企业回收处理二手家电,居民也捡垃圾用。中国人以捡垃圾为耻,有留日的中国人往往在半夜兴奋紧张地捡拾有用的东西。

日本一些政府官员和富翁、大企业无疑在勤俭节约上做出了表率。二战后初期,大藏大臣池田勇人访美,住最低档的旅馆,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咸菜:石油危机期间,为了节省燃料油,马自达汽车公司职工用手推车;最近几年来,为节约能源,日本人上至首相下至职员在夏天里开始不穿正装,只穿短袖衬衫;电梯除了供残疾人使用和用于搬运贷物外,其他人员上三层楼以下尽量自己走。

小泉纯一郎下野后,带着行李搬进了被列入废弃建筑物的破旧的众议员集体宿舍,每月缴纳大约6万日元的房租,变成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前些年,有一位来长春访问的日本内阁大臣就餐后把一盘土豆丝打包带回,让陪同的中国人惊呆了。

富可敌国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了节约用水,往马桶的水箱里放上砖块;笔记本正面用完再用背面做便条,甚至回收废纸;手套坏一只换一只,不换一双;经理也擦地板,不雇专门清洁工;橡皮也严格控制,一次只能申请一块,还切成两半使,用完为止;一次使用手纸不能用两格。这一系列近乎想从干毛巾里挤出水来的做法令人惊叹:这些东西都能省,还有什么不能省?!

猜你喜欢
小气扇子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老师
这些都是扇子吗
糖?扇子
小气的梨树
《黄金时代》日本版
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