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政治观的思想渊源探析

2018-01-22 18:45张燕萍
法制博览 2018年27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心

张燕萍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本文主要从政治观的狭义方面讲什么是政治的问题?这是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许多政治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不同的政治观,使其含义形成了不同的解释,但这反而加深了人们对政治的认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贯穿于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与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国家的权力“来源于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反映得更为具体。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政治观的思想渊源进行探析。

一、植根于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化基因

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它不是自发生成的,而是植根于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化基因中,其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特点对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政治观的产生与发展起着一定的传承作用。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文化在古代政治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淋漓尽致,虽说表述不同,但却都指向“民”。历代明君也都十分关心天下苍生疾苦,常微服出访体察民情、聆听民声,施政治理国家。早在商朝就已出现重民思想的雏形,在《尚书·盘庚》中,盘庚在告诫群臣时说到:“施安德于民”、“无总于货宝,式敷民德,用屑一心”。意在说明应摒弃私心,给臣民们实在的好处。不要中饱私囊,要怜悯抚恤百姓,与民同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也说明“得民心”的重要性。“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这正是习近平对传统思想政治文化的肯定。

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历史与实践证明,历朝历代政权更迭,国家的兴盛与危机都与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得民心阻碍政治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虽产生于封建社会,但是在否定其不合理的同时也应肯定其仍有时代优越性,应辨证地认识,萃取其精华服务于新时代治国理政,体人民之苦,靠人民之力,护人民之益。

二、内涵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实践的主体,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实践参与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内涵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在遵循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不可分离,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解放全人类”。[2]旨在说明共产党是为多数人谋利益的。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立足于人民群众观,在互联网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创新“网络群众路线”,解人民所需,利于提升其政治参与意识能力。

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3]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指明了党的根本价值取向,说明人民群众是党取得伟大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启示党应植根于人民,争取人民的拥护;依人民之智,推动政策的科学制定;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创造伟大事业。

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改革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归根于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纵观党95年的历程,自成立到毛泽东带领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独立,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邓小平“经济政治观”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总体小康梦;江泽民的“人民群众利益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政治观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的论断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根据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将“中国梦”与“人民梦”相联系。此外,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众多惠民举措。通过法治建设保持政治生态文明、以“发展为了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政治理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关注人民的利益诉求,落实政治行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总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进一步升华。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