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超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2018-01-22 08:06李嘉温本郑文滔倪薇薇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存率肺癌病灶

李嘉,温本,郑文滔,倪薇薇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肿瘤科,广东 湛江524000)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加重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放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在中晚期患者及拒绝手术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有研究[2]指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易发生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转移,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加速超分割放疗为相对常规放疗提高放疗频次,缩短放疗疗程,本研究探讨其与常规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抽取患者就诊号法分为观察组 (20例)和对照组 (20例)。纳入标准:根据纤支镜、穿刺等病理检查,患者均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炎;患者无手术治疗指征或拒绝行手术治疗,经评估后均有放疗指征;患者及家属在医师告知下自愿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癌症或肺部其他类型癌症患者;精神疾病、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放疗患者;恶病质,或预期生存期不足1个月患者。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3~76岁,平均 (56.3±5.5)岁;TNM分期:Ⅱ期4例,Ⅲa期10例,Ⅲb期6例;病理类型:鳞癌11例,腺癌6例,腺鳞癌3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4~79岁,平均 (56.5±5.8)岁;TNM分期:Ⅱ期3例,Ⅲa期12例,Ⅲb期5例;病理类型:鳞癌10例,腺癌6例,腺鳞癌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分组有可比性。

1.2 放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案,放疗当日于放疗前1 h给予顺铂注射液,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给予6 mg/m2剂量静脉滴注,采用深部X线放射源或6 mV X线放射源,根据CT提示病灶位置,对原发病灶及同侧肺门、纵隔、淋巴进行照射,DT 1.6 Gy/次,2次/d, 每两次照射时间间隔>6 h,每周照射5次,总DT剂量为42~44 Gy,后避开脊髓,将照射视野缩小,对原发病灶和周围1.0~1.5 cm位置进行照射,3~4周完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方案,放疗前用药、放射源、照射靶区同观察组,DT 2.0 Gy/次,1次/d,连续照射 5次后休息2 d,总DT剂量为65~70 Gy,6~7周完成。放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前半年每2个月复查1次,后2年内每3~4个月复查1次,2年后如无症状则每半年复查1次。

1.3 观察指标 ①近期疗效:治疗完成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 (PR)、稳定 (SD)和进展 (PD)。首先测量肿瘤病灶并划定基线,根据治疗后病灶进行判定[3]:CR为所有目标病灶消失;PR为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PD为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SD为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有效率 (%)=(CR例数 +PR例数 +SD例数)/总例数 ×100%。②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放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③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期间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 α = 0.05。

2 结果

2.1 两组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95.00%vs.65.00%, P <0.05)。 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2.2 两组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的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比较 [n(%)]

2.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放疗为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放疗杀灭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生长,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和目的。但临床研究[4]指出,放疗治疗周期较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易发生淋巴、远处转移,影响患者的放疗效果及预后。有研究[5]指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部复发、转移率可达到30%~70%,放疗如不彻底可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另有研究[6]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失败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肝肿瘤细胞在放疗过程中加速再增殖为影响放疗失败最主要原因。

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法,将放疗频次增加,快速完成目标放疗剂量,相对常规放疗方案能显著缩短放疗时间,进而有效抑制肿瘤再增殖和复发,提高对肿瘤细胞控制效果。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放疗后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加速超分割放疗相对于常规放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 (P<0.05)。有研究[7]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同样采用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案,显著提高了对肿瘤的控制效果,并有效降低了远处转移及淋巴转移发生率。张正[8]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采用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治疗,通过比较肿瘤体积变化,结果显示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法能显著控制肿瘤体积。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结果显示加速超分割放疗患者6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放疗患者 (P<0.05)。同时,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放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证实加速超分割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对常规放疗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同时不增加放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1] 慕德功,皇甫玉荣,王斌.常规放疗对比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J].中国老年学,2017,37(3):642-643.

[2] 尤静,于会明,宋马小薇,等.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EP方案化疗的剂量递增Ⅰ期研究 [J].中国肺癌杂志,2017,20(1):55-60.

[3] 魏建宏,乔丽平.连续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 [J].中国老年学,2016,36(7):1634-1636.

[4] 刘丽华,蔡君东,刘艳琴,等.周剂量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87-90.

[5] 孙力人,何士方,王锐.超分割后加速放疗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9):1540-1543.

[6] 李有强,王武峰,彭少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晚期下咽低分化癌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0):3367-3369.

[7] 叶伟军,曹新平,欧阳翼.局部晚期宫颈癌三维CT引导下加速超分割后装治疗临床观察 [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8):626-629.

[8] 张正.不同分割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近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7):759-762.

猜你喜欢
生存率肺癌病灶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