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核心区的建设思考

2018-01-22 19:31李长萍
投资北京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学城中关村双创

李长萍

海淀区按照《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全力以赴推进顶层设计、战略谋划、空间优化、项目落地、功能完善、环境营造等各项工作,中关村科学城主体框架逐步确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2017年1-10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总收入1.47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的40%左右,同比增长16.6%,高于示范区增速1.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突破2万亿元;企业内部日常研发经费支出700.7亿元,占示范区的55.0%;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1.65万件,占全市的44.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0件,是全市的2.8倍、全国的27倍,接近硅谷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1016.7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区上市、挂牌企业1000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124家,数量居全国地市级市之首;独角兽企业37家,约占全市的52%,占全国的25%,总估值接近1500亿美元,海淀成为全球仅次于硅谷的独角兽最密集区域。近期一项专题研究表明,海淀园符合新经济特征企业占比达73%,新经济企业总收入占园区总收入比重达76%,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具体工作上,重点聚焦六个方面。

聚焦科学城工作机制和顶层设计。一是搭建组织架构。按照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一处七办”架构,联合中关村管委会等市级部门组建中关村科学城专项办,由主管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区委书记、区长与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兼任专项办主任,专项办内设四个工作组,区政府三位副区长分别担任负责人,形成了高效有力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二是完善实施机制。按照量化、细化、具体化、项目化的要求,制定《中关村科学城重点建设方案》,将37项重点任务(项目)落实到位;强化重点任务(项目)推进机制;依托相关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搭建创新主体需求发现和服务平台,构建重大项目储备库,形成创新需求发现对接机制和重大项目动态更新机制。三是优化顶层设计。会同中关村管委会编制《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提升规划》,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形成规划的初步框架,基本确定以中关村大街创新主轴、西山历史文化带以及中关村科学城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为基础的创新城区格局。

聚焦创新链优化布局。围绕着力拓展中关村科学城前瞻性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技术创新布局,积极承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先后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国家实验室、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落地,支持中船重工承接“深海空间站”2030重大项目。引进顶尖机构、顶尖科学家设立贯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全链条的新型研发平台,推动清华大学与盖茨基金会合作建设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支持中科大北京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建设;联合市科委等部门引进硅谷知名华人科学家,筹建北京国际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中关村新材料前沿技术研究所等。探索市场化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引导新机制,设立并运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大力支持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做实做强,全面推行电子化协同创新券,持续完善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引导优势科研力量瞄准基础前沿和海淀优势产业持续开展源头创新活动。

聚焦高精尖产业组织。一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轨道交通、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百度和数码大方分别获批筹建国家工程实验室,佳讯飞鸿与北交大共建智能科技研究院,神州高铁、纵横机电等龙头企业搭建轨道交通运维仿真平台。小米发布首款自主研发的中高端芯片“澎湃S1”,成为全球第四家手机、芯片自研“双全”企业。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挥优势,宣布开放自动驾驶技术平台并发布“Apollo”新计划。二是着力提升区域的产业链深度影响力和高端价值掌控力。百分点集团自主研发BD-OS大数据操作系统,与华为、阿里等企业产品通过《国家大数据系统规范标准》测试。中科慧眼的双目机器视觉产品全球率先量产,第四范式和易捷思达分别推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应用者开发平台和人工智能混合云产品。云知声搭建了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语音公有云平台,柏惠维康的神经外科机器人是国内机器人第一次成功应用于临床的项目。三是着力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发挥驻区部队、军工企业聚集优势,加快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示范区,着力打造以北理工军民融合创新园、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玉泉慧谷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为核心的军民融合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军民融合重大项目落地。积极搭建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创业、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军民融合展示交流等平台,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挖掘释放军民融合创新潜力。

聚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结合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以中关村大街为主轴,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智造大街等重点区域为核心,全力打造高端双创集聚示范区,同步协调推进清华、中航科工等高校、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双创基地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三位一体双创示范基地新格局。一是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目前,海淀区已形成了以105家市级众创空间、69家创新型孵化器、21家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创业服务载体,总孵化面积达260万平方米,涌现了天使孵化、股权众筹、创客孵化、创业社区、创业媒体等典型孵化模式。以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为契机,全方位发展科技服务业。中关村创业大街进行新的升级,中关村智造大街逐渐形成特色服务链。成功承办“创响中国”北京站、全国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等活动,掀起新一轮双创热潮。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海淀名列第一。二是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示范城区建设。成功举办2017年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新设20个“专利运营办公室(OPT)”和10个“北京创客知识产权托管工作站”。实现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探索建立面向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三是深化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与组织部等区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推进中关村大街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不断健全高端人才服务体系。加快实施战略引才,强化项目引才育才,新认定一批“海英人才”。推进中关村创客小镇建设,加强对青年创业人才的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1040人、北京市“海聚工程”319人、中关村“高聚工程”222人,分别占全市的70%、36%、69%。

聚焦京津冀等跨區域协同创新和全球联动创新。结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海淀园秦皇岛、溧阳、齐河、赤峰、丹江口等5个分园建设和发展,打造跨区域同创新先行示范区。紧抓冬奥会、世园会等筹办机遇,联合延庆区等启动共建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密切对接昌平、门头沟、房山等市内兄弟区,做好对赤城县和易县产业帮扶、科技帮扶工作。参与筹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积极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结合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推动全球联动创新,由海淀区发起成立的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目前已覆盖企业242家,与“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进行了对接,成为政府服务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平台;同时,通过海外创新母基金纽带,依托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硅谷分院、核心区驻香港创新驿站、“环球商机”等国际化平台,加快构建全面开放创新网络布局,中关村科学城全球创新联动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聚焦非公党建。发挥民营企业高度集聚优势,坚持服务创新、服务企业、服务党员理念,通过选树基层党建典型、建设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建立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数据库等,持续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径,助推非公企业创新发展。目前,海淀园工委管理的基层党组织如小米科技公司党委、新奥特集团党委等总数超900个、党员2.8万余名,纳入党内统计的园区非公科技企业达3000家,其中85%的企业由园区工委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近五年,在园区企业发展1000多人入党,培养积极分子近5000人,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园区健康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作者: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海淀园工委书记、海淀园管委会主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城中关村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怀柔科学城公司竞得陈各庄共有产权房地块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怀柔科学城亮相科博会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中关村
怀柔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签署怀柔科学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神秘的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