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女孩在网上抱团,只为等待高墙后的那个他出来》

2018-01-22 03:00
南都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恐高墙分贝

年度第11期,P.38

《这群女孩在网上抱团,只为等待高墙后的那个他出来》

“等待还是放弃?在这个贴吧里,有人每天坚持发帖倒计时,也有人默默淡出再也不出现。”

@憐雨:作为里面的管教员,看着她们寄来的信件,再看这篇推文,感觉很想给里面的人看看。

@LAO HUANG:怎么说呢 也不是说这样一定不好。况且好不好这都是她们自己的人生轮不到旁人置喙。但是这些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应该都是或多或少被其他家庭成员轻视的人。

@勉族:每个年龄段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同,大部分人必须经历时间才能长成所谓的成熟。

@L:一部分不否认是真爱,一部分无非是觉得对方入狱前对自己好,自己应该报答他,还有就是幻想自己的付出在对方出狱后能感恩自己,另外还有圣母心作祟……人都是在追求幸福的,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她们坚持幻想,坚定自我信念的时候,她们的内心没准正幸福感爆棚。

年度第11期,P.12

《听力受损比你想的容易,而且只需要一瞬间》

“超过75分贝的噪音均可能损害听力。”

@Bag heart fish:那我们这些经常去蹦迪、去电音节的小伙伴,真的没救了。

@刘晶晶:感觉现在耳机声音开大也是一种社交态度,这样就可以说自己没听见,暂时不理会不想理会的人或事,尤其是上下班路上以及被逼参加各种团体活动的路上。

@美霖:某些消炎药抗生素增加耳毒性,吃药造成耳鸣十年且每个月耳鸣分贝递增的人现身说法:别滥用抗生素,其实有时候也不是滥用了,而是有些药本来就有致残的可能性,运气不好就遇到了,摊手。

年度第11期,P.13

《女人不愛炫富男》

“尽管财富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但人们似乎都无比清醒地知道,有多少钱跟愿意在其他人身上花多少钱,并不是一回事儿。”

@紫外线画家:遇到不少,喜欢观察他们的装,有的还装得不露声色呢。找对象肯定不会找这些人的。

@Tan:看来,所谓理智与疯狂不过是“激素”的结果。基因决定的,所以不要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也不用为自己的“无趣或者没有吸引力”而烦恼,一切都是天生的……很多兄弟姐妹从小条件都一样,为什么就有的孩子是学霸,有的却是学渣?基因组合的结果!

年度第11期,P.14

《职场人的“社恐词典”》

“问一个社恐平时怎么维护社交关系?社恐人大概会回答:开玩笑吗怎么社交?当然是拒绝社交啊!”

@ Monroe:特别不喜欢打电话,每次拨号前都得进行无数次心理建设,心累累的。

@墨水点:重度社恐的我,最怕朋友打电话喊我逛街。

@Simpl:本来不是社恐,后来毕业了跟同事搭话,发现他们根本不在意我说的什么,总是一边看着手机一边敷衍我……就这样硬生生被改造成了社恐。

@年年有妤:社恐本恐,马路上看见认识的人,如果还有段距离,会当没看见,怕站住强行尬聊。

猜你喜欢
社恐高墙分贝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你有“社牛症”或“社交恐惧症”吗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三十四)
自称“社恐”的你,真的“社恐”吗?
Loud Volumes Can Harm Your Hearing
挖墙角
春风册
小分贝上街“不讲话”了
MP3使用不当  听力易受损
声的单位——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