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十九大精神与大学思品课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8-01-22 10:25甘晓涌
文教资料 2018年28期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有效融合

甘晓涌

摘 要: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其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能够彰显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要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办社会、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思想品德课应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方面是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另一方面是将大学思想品德课理论知识与十九大精神进行深度融合,让十九大精神走进课堂,使学生深入理解与领悟十九大精神。

关键词: 十九大精神 大学思想品德课 有效融合

大学思想品德课要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发展目标,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一步完善大学思想品德课理论体系,使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课堂是办好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高等教育要充分利用思想理论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变化的成长需求。因此,将十九大精神与大学思想品德课有效融合,让基本原理变成更加生动形象的道理,使其贯穿思想品德学科体系之中、学术之中、话语之中,从而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建立新时代大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新格局

(一)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打造全程育人体系。

大学是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坚决不可以将教书与育人两者区分开来,要坚持用辩证思想对待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同样需要通过教书才能实现。如果要全面提升大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则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理念,并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任责任,应该主动积极承担起重任,并完善高等教育育人体系。

(二)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全面实现全员育人。

大学生是大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做好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因此,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建立新时代大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新格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以紧紧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对大学生群体基本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为大学生量身设计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最好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理论知识,从而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及精神面貌[1]。

(三)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促进全方位育人的实现。

大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做好大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做到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像“盐”一样,在各种精神食粮之中进行溶解;同样,思想品德课也需要将十九大精神像“盐”一样融入各种理论知识体系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大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开展,而且可以让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在实际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规避“千人一面”,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做到统筹兼顾,使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实际生活更加贴近,重视心理疏导,不断深化大学生对十九大精神的认识与学习。

二、十九大精神与大学思品课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明确十九大精神与思想品德课融合的逻辑点。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及规律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完善;第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辩证统一的结合[2]。倘若要找到十九大精神与大学思想品德课融合的逻辑点,则需要对大学生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十九大提出的观点判断、思想理论及方针政策是大学思想品德课理论教学的最新内容及指导思想,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非常緊密的关系。十九大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及世界观,这是教材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因此,将十九大精神与思想品德课融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另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观点、理论及思想,都可以直接作为“概论”进行讲解,当中蕴含的国情观、中国近代史观及党史观都可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纲要”课进行学习,将十九大对历史变革、历史事实、历史事件的分析与判断融入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史、党史及国情,从而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历史观。

(二)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逻辑体系。

将十九大精神与思想品德课融合,需要做到坚持问题导向,对问题进行广泛的收集。在实际教学中,以十九大精神为主题,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课堂问题、作业等方式,收集与十九大密切相关且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集中整合与分析,进而了解大学生对十九大精神内涵认识的真实状况,比如兴趣点、疑惑点等。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应当按照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六个聚焦”的基本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价值塑造与理论宣传充分结合,对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甄选。最后,结合教学主题,构建问题体系。关于问题的设置要紧紧围绕十九大精神,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样的新思想?具有什么样的内涵?有着哪些方面的突破?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逐渐掌握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点。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到底“新”在何处?该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各种突破,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次创造性的提升。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十九大精神的内涵,并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及贡献,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三)注重思想品德课的艺术性,使其学习能够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往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跟撒盐一样,但是不能只吃盐,最好就是将盐溶解到各种各样的食物当中,使人能够慢慢地吸收。”从这段比喻看,大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注重思想性,而且要注重其艺术性,即要学会“放盐”,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调整方式方法,尽量接地气,讲艺术,切忌“大话”、“空话”。在与学生谈话时,内容要联系实际情况,触动学生的内心。因此,应该结合教育育人的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融入一定的“艺术性”,多讲身边的事,而语气应该去理论化,多融入一点接地气的风格,使道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理论方法变得更加实用。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多结合生动的案例,不能大把大把地撒盐,但也不能不放盐,更加不能乱放盐。总体来讲,要让食物有味,但是不能看到盐的存在[3]。

(四)强化思想品德教师政治素养。

提高大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优秀师资力量的支撑,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只有自己才能使教学有序开展。因此,大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将“四个自信”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将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作自身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信念。如果让理论功底深厚、学识渊博、信念坚定的教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便会更加容易地将这一“自信”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信道、明道。”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而教师自身素质则直接与该课教学质量挂钩,因此,必须强化小时的政治素养。

三、结语

大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贯穿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与思想品德课进行融合,通过理论融合、艺术性讲解及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方式,构建新时代大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新格局,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覃勇.如何将十九大精神贯彻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J].法制博览,2018(14):246.

[2]黄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48-50.

[3]华洪军.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1):53-55,119.

猜你喜欢
十九大精神有效融合
凝心聚力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期下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研究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