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工作队文化扶贫反思

2018-01-22 07:37张君良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扶贫文化

张君良

摘要:在伟大的扶贫战役中,宁夏文化系统派出的扶贫工作队员大多服从领导,吃苦耐劳,但却无所适从,表现平平,很少建树主动和创新的扶贫作为。可以说,扶贫工作像一根标杆,反过来衡量着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通过对“文化扶贫”工作的反思,从审视“文化”的视角来观照文化系统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反哺意义。

关键词:文化扶贫;文化化扶贫;文化+扶贫;文化扶贫+;扶贫策划

一、文化工作者在文化扶贫中暴露出的先天缺陷

(一)传统认知模式下的“文化”与扶贫工作需要的“文化”的脱节

上上下下的很多文化扶贫工作者认为“文化扶贫”的本质就是送“文化人”、送图书、送文艺节目、送教育、送生产生活资料、送娱乐活动的扶贫。

“文化”工作者感觉自己的“文化”与通过致富实现脱贫的距离太远,因此就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等领导怎么说”:领导说的就是唯一的工作内容。结果,不同层级的领导、不同方面的领导太多,说得内容并不一致,最终导致一筹莫展;“靠政策干事”,有什么政策才去做什么事情。可是由于自己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对有些政策又执行不到位,就造成了工作断层。例如:“产业化扶贫、市场化扶贫、组织社会力量精准扶贫”……一涉及到这些政策便束手无策。从上级要来多少钱(或项目给多少钱)就定向地做多少事。尽管有些钱并没有起到“真扶贫”的作用,只能当做“业绩工程”摆在那里。

最终导致“文化扶贫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又不是财政厅的,也不是民政厅的,更不是扶贫办的,我们文化厅本身就是没有钱的厅,拿什么扶贫呢嘛”。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平时从事的“文化”与“脱贫致富的群众文化”之间有着这么远的距离!这个距离差的本质是“文化”在市场经济和“脱贫致富的群众文化”面前变成了象牙宝塔。这样的“文化”值得我们反思。

(二)现行的文化体系,及为群众文化服务的机制与社会发展,及“文化扶贫”工作的脱节

1.现行的文化体系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缺陷值得我们反思

现行的文化体系首先是将“群众文化(包括‘扶贫文化)”、“产业文化”、“文化产业”、“经济文化”、“文化经济”等完全割裂开来,使其形成条块分割管理体系。条块分割后的“网格”管理单位之间的职能少有侧重而是多有矛盾,相互掣肘,难以形成文化体系的整体发展。

第二是造成对“文化”自身体系认知的混乱。有的部门仍将“文化”视为“意识形态”的范畴与工具;有的部门将“文化”视为“文化事业单位的专利”;有的部门将“文化”视为“征服市场和经济的最后力量”……文化系统对“什么是文化?”的基本认知本身也因此陷入混乱。

上述文化体系暴露出来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以3例为证:

例1:在新时代以前,中国的“非遺”素材“花木兰”故事,被西方国家的“文化…‘开发性保护”成为赚取几十亿美元的全新“文化(创意)产业”形态。而我们的“文化”对此却“望尘莫及”。“熊猫”,也遭到同样命运。

例2:由于对文化体系认知的混乱,至今文化系统的众多工作者对自身“文化自觉力”、“文化力”、“文化+”、“文化化”、“文化TRIZ”技术创新,甚至何为“先进文化”都处于陌生状态。

例3:宁夏文化系统派出的“文化扶贫”工作者僵硬地举着“文化”的牌子而排斥“市场”、“科技”、“整合资源、优化资源”等形成“文化扶贫”的扶贫工作的主要规律,最后,被动地只剩下“等靠要”的扶贫方式了。

2.为群众文化服务的机制与社会发展,及“文化扶贫”工作的脱节

“文化扶贫”应属于“群众文化”的范畴。纵观宁夏文化系统对“群众文化”服务的职能主要以“文娱活动”、“非遗整理”、“教育培训”等内容为主,唯独缺乏“管理、统筹、联络社会文化的职能”。因为“社会文化”与文化单位认为的“文化”并不相融,在这种职能基础上形成的扶贫机制是完全脱离社会、经济、市场、产业等内容的机制。而“扶贫脱贫”工作又是一个“政策、产业、市场、经济、科技、产品”等要素有机孵化的工程。如果“文化扶贫”中的“文化”不能满足政策落实的实践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文化、科技应用转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经济文化等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那么,缺少“文化”的扶贫就是缺少灵魂的扶贫。

二、究竟什么是文化扶贫及湾掌村的“文化扶贫”实践

(一)为了弄清“文化扶贫”这一概念,我们需要重新认知“文化”及“文化体系”

1.我们需要捋一下“文化”这个概念了

(1)我们对“文化”传统的认知模式

我们对“文化”这一概念传统的认知模式主要由3个层面的内容构成:

第一层面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二层面是特指同一个历史时代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第三层是俗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例如“文化水平、学习文化”等。

由这三个层面构成的对“文化”的认知模式代表了传统的认知模式。而传统对“文化”的认知模式又是改变了对“文化”本源性认知的一种认知模式。

(2)我们对“文化”认知的偏差

我们对“文化”认知的偏差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对文化的传统认知模式让我们丧失了对文化本源性的认知;二是我国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对“文化”的认知模式完全被打乱。曾几何时,我们也将“文化”视为代表意识形态的产物。这种认知的孑遗对现代社会的生活影响仍然十分巨大。例如:“文化产业”应受市场的主导,而我国从体制上依然保持着意识形态主导的体制;三是大众对文化的认知是丧失了自我意识的认知。很多从事文字运用的人,或综合知识水平高的人,或从事文艺的人,或在“文化事业单位”的人才自认为自己是“文化人”,而大多数不在上述范畴的人很难认定自己是“文化人”。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到底什么是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厘定清楚,“群众文化”这个概念,甚至“产业文化”、“文化产业”、“经济文化”、“文化经济”等等概念都变成了无本之木。

2.从文化的本源入手重新认知今天的“文化”及“文化体系”

(1)“文化本源”探索

“文化”一词源自《周易》,原文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在这里是指自然界或人的行为活动的某些现象,也指事物或社会发展到较高或更高阶段时表现出来的状态。

“化”往往可以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为某种性质或状态。这里的“化”跟在“文”的后面是表示事物或人向更高阶段进化转变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或状态。

关键是“文化”构成的内在逻辑是“观乎”、“察”、“变”。这种促使事物或人向更高阶段转变的内在逻辑揭示了“文化”一词的本源意义——即:通过探索发现并遵循事物的规律做事(内在逻辑),使人或事物处在一种智慧生存或发展的状态(结果),就是“文化”。

正因为“文化是一种智慧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所以,文化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所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是有文化的人,或日:“文化人”。

(2)重新认知今天的“文化”及“文化体系”

文化是一种“智慧”地生存与发展状态。所谓“智慧”是指“发现、了解到事物的规律,并按照其规律去做事的一种行为或状态”。

“智慧”的能力体现在该“文化人”的文化底蕴、经验学识、创新思维与操作能力等方面。经验学识是实践和形成智慧的先决条件;创新思维是实现“智慧”的途径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也是一种修养体系。从“文化”一词的由来中我们已经知道人之所以被“进化”成人,关键是“观乎”。“观”是通过对人或事物的观察、了解,认识到关键的“智慧点”,遂产生看法、观点的意思。“乎”,则是表示疑问、反问;表示选择的疑问或揣度的意思。人在“观乎”的过程中“智慧”起来。“智慧起来”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内容。

因为“文化”是一种智慧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所以说“文化”是一种修养的体系。这种修养通过认知、理解、实践、审美等“智慧化”的过程而得以实现。

文化作为一种修养的体系,主要包含了文化本身、文化自觉力、文化力、文化化、文化+、文化TIRZ、文化供给侧改革等等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文化体系”。

“文化自觉力”是一种自省能力基础上的自觉能力。文化自觉力是通过有所认识而由迷惑走向明白;由模糊而醒悟和清醒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发展过程是使自己走向智慧的过程。

“文化力”是引导自己和他人走向智慧生存与发展状态或道路的能力。这是人之所以成为“文化人”的内生动力所在。

“文化化”是指任何人或事走向文化道路、呈现文化状态的方法、过程、实践内容、实践结果等的“文化体现”的结果。

“文化+”是指让任何人或事用“文化的方法”去孵化“文化状态”的内容、方面、领域和过程。通常也指用文化去武装某一产(事)业,使该产(事)业变成文化产(事)业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文化服务的多元化、文化管理的社会化、使经济生活呈现出文化状态的文化化、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文化+”耦合化、文化引导的价值化、文化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文化服务方式的特色化等“文化力”的工程建设——在“化成天下”的过程中向社会公众有效地提供所需的文化服务的内容、方法和过程,被称之为“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过程则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过程。

(二)对文化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1.探索文化扶贫

(1)什么是“文化扶贫”

找到并遵循扶贫工作的规律,能够引导或促使贫困户的脱贫工程建设呈现出智慧状态的扶贫工作谓之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的标准只有一个:是授之以渔的扶贫,还是授之以鱼的扶贫;是仅仅遵从领导意思开展工作的扶贫,还是以遵从脱贫工程建设规律为主的扶贫;是不仅仅按照眼前的考核要求去做的扶贫,更是实事求是将可持续脱贫工作做实做好的扶贫,一句话:是真扶贫,还是假扶贫。真扶贫,才是文化扶贫。

(2)文化扶贫工作有哪些内在规律

①让脱贫工程建设符合5个走向的规律

符合政策发展走向;符合经济发展走向;符合市场发展走向;符合产业发展走向;符合文化发展走向。只有建设出符合上述5个走向的脱贫工程建设,才能使扶贫工作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走向。

②扶贫工作要符合“有机地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孵化资源、提升资源价值”的扶贫工作规律

顶层设计,省市级部署,全社会动员,工作队进驻,小康社会目标,脱贫攻坚战役,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完善,建档立卡制度,脱贫标准设定等“政策化扶贫”的本质是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规律。

集体经济、众筹经济、共享经济、电商经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绿色农业经济等“经济化扶贫”的本质是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律。

在集体经济建设的平台上,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等工作,將预期可以带来收益的各类资产分类或打包整合,折股量化到合作社集体或农户。用村民的土地、承包地、宅基地、种植养殖等自然资产及权益类资产,形成特色养殖(种植)+融资资金股权+企业主导的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合作社集体经济独立运营、或合资运营、或委托运营、或经营权置换等资产运营模式;形成村民参与经营和股权收益,实现就业增收与资产收益双赢的收益模式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模式,最终形成合作社集体资产收益体系。

在合作社集体资产收益体系壮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贫困村各类资源要素潜能,创新财政涉农扶持资金使用方式,按照“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加分红”方式,将符合条件的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财政涉农资金、其他扶持资金和农户权益资本化、股权化,开展资产股权与收益量化分配,赋予社员更多财产权利,以经营主体为纽带,以经营项目为载体,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资产性收入较大幅度增长,让社员分享资产收益红利等等“产业化扶贫”的本质是开发利用贫困村原有潜能资源的规律。

让脱贫者不但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产业,而且在进入市场中学会游泳,掌握“市场形态建设、市场通路建设、市场终端建设、利润来源系统建设、赢利模式建设、CIS系统建设、品牌建设、市场传播系统建设、营销管理系统建设”等市场规律的“市场化扶贫”的本质是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律。

让贫困村的集体经济走向创新创业的道路,走向“双力大解放”的道路,走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建设“农附旅型”的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发展道路,走向“脱贫、致富、创业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化脱贫道路等“文化化扶贫”的本质是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律。

上述仅举的5个规律,是扶贫工作者必须了解和遵循的规律。只有符合上述规律的扶贫,才是一种智慧的扶贫工作方式或状态,这种扶贫方式或状态,就是形成文化扶贫的内在规律。

组织社会力量精准扶贫是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文化扶贫方式。

2.湾掌村文化扶贫的实践

驻湾掌村的扶贫工作队在文化扶贫实践中构建起了文化扶贫体系。见下图:

为了进一步描述“文化扶贫体系”的具体内容,试以“文化扶贫”中的二种文化形态详释加以说明。

(1)关于村域“闭合模式形成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文化扶贫实践模式

以湾掌村作为一个“闭合模式”的建设单位所建设的“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村的文化形态见以下4例模块。

模块一:“闭合模式”形式:

模块二:湾掌村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建设溢出效应所形成乡级的绿色生态农业经济形态

①村集体资产收益发展模式是湾掌村有机化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②建设包含了市场链、文化链、产品链、政策链、创新链、生态链、管理链等内容在内的产业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

③以该基地为基础建成“有机产业”孵化中心,向各村推广。各村按照自己的种植、养殖特色依托湾掌示范村的方式开展“有机化工程建設”。

模块三:湾掌村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坏经济产业建设最终形成“使生活、生产、资源、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发展模式

模块四:“湾掌村牵住”闭合式生物化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和集体经济这2个“牛鼻子”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径与方法

(2)关于保障湾掌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的全产业链体系建设的文化扶贫实践模式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扶贫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证监会“扶贫”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