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农业供给侧改革助农业现代化强盛
——学习习近平“三农”思想体会之六

2018-01-23 06:23
上海农村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三农供给总书记

■ 本刊记者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农业既是一个产业,更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重农固本一直是重中之重。为了仓廪足实、天下常安,无论是在任地方,还是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他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毋容置疑,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粮食供应由长期的短缺发展到总量的基本平衡、丰量有余,彰显了党和政府率领“三农”干部群众积极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在我国“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相对于其他“三化”来说,一直是基础弱、发展慢,至今仍是国民经济的突出短板。例如,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超过进口价格;产业功能单一,层次低,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农业和二、三产业关联不够,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区域之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从陕北高原走出的习近平,始终和土地、人民最亲最近,他一系列深接地气的农业发展论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为农业走向强盛、实现现代农业、从根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指导。

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也累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实质上是优质、绿色、安全的产品数量少),农产品结构升级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新时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发展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市场缺、销路好、质量高的农产品生产,调减滞销品种生产;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度。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发力,推升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门槛,形成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讲话中一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我国农村地域广大,资源及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实践证明任何对农业“一窝蜂”“大呼隆”“一刀切”的命令式做法都是十分有害的。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特别强调中国农村的情况复杂多样,南北差异非常大,东北大平原万里无垠,一眼望不到头,他们实行现代化的机械耕作在福建是行不通的。他根据当时福建的农业农村情况、资源禀赋、生态气候,提出福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走特色现代农业的道路。2017年,他在参加四川省人大代表团审议时说,“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强调规模经营,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家庭规模的经营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在浙江、福建很多地方都是分散的、零碎的,有的梯田叫斗笠田,一个斗笠就能盖住。青蛙一跳过三丘,一跳跳过三块田。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做细做精农业。”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经营结构,把促进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和带动一般农户增收结合起来,正体现了我国农业决策的科学性。

三、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2017年他视察广西时提出要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并特别强调,“要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同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可见,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要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需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要推进产业发展体制改革,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效应;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依据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拓展农产品增值空间;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推动“互联网+”,依靠农村电商、农业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四、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

现代农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但我国农业科技短板问题还比较突出。无论是关于原创性品种与栽培技术等的科技成果,还是技术推广服务建设的力度,我们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同年,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舍得下力气、增投入,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问题,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考察时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践中,必须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快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要在普查农艺制度、农民需求以及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农业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大力推进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品种改良,大力开发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促进农业节本降耗、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科技研发重点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倾斜。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在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他提出要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影响农民收入的前提下,开展轮作试点和休耕试点,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稳定农民收益等等重要“三农”思想。

猜你喜欢
三农供给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